《夜宿山寺》李白古詩
時間:
邱妹
唐詩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注釋】:
1、山寺:蔡山,現屬湖北省黃梅縣的蔡山。
2、危樓:高樓,這里指山頂的寺廟。
3、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4、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語:說話。恐:恐怕。 驚:驚嚇。
【譯文】:
山上寺院的高樓多么高,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
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在旅途中投宿山寺、登上寺樓后所作。
李白終其一生都向往游仙問道的生活,創作中好以游仙、夢境或幻境,來補充或組織畫面。在虛擬的描寫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當澎湃的詩情無法為尋常的形象所容納時,這位浪漫詩人常常會展開天馬行空式的想象,以氣馭詞,來實現藝術的變形。
《夜宿山寺》就是這樣一首既反映了詩人的浪漫情懷,又反映了崇尚莊老、超越現實,在回歸田野中獲得解放、高揚個性的盛唐時代品格。
詩人極盡夸張和想象,層層遞進,狀寫寺樓之高,表現出了詩人與天地、自然親近的超越意識。
首句“危樓高百尺”,以一個百字形容寺樓之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手可摘星辰。登上頂樓,一伸手,似乎就可以摘到星星了。
三四句則將想象推向極致“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人站在樓上竟然不敢大聲說話了,唯恐因此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原來,我們與超凡的自然可以如此接近!
本詩句句夸張,卻令人感同身受。不能不佩服李太白澎湃的詩情和奇幻的想象。這種事情與想象,體現著中國古代哲人對自然——亦即對人生自由的回歸,對逍遙自放的人生境界的審美追尋。
在中國古代哲人看來,理想的人格要實現“逍遙游”就是要回復自然、拋棄人為,與那萬古長存、生生不息的日月星辰、江河大地相感應,自我融入到無窮的造化之中,天人、物我都進入了至一的神圣境界。
《夜宿山寺》創造了這種善與美相統一的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