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一個對生命充滿好奇和熱情的人,我不怕冒險,更不怕失敗。我覺得失敗的經歷往往給了我最寶貴的經驗,讓我更清楚地認知生命的本質,然后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我們都習慣了用自己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去衡量別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機遇境況不一樣,活法當然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
身為女人我覺得千萬不要盲目地照抄別人的活法,去相信別人的話就是真理。你要在你獨立的人生世界中去思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麗,這個世界非常的美好,這個時代非常的美好,也值得我們去奮斗,去追逐更美好的自己。
女人的美麗,我覺得從來都是寬容,慈悲,內心強大,和對自身認識,進化,提升的過程。我很慶幸我生活在可以獨立,自立,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掌控自己人生的時代。同時,我也感恩生活給我追逐美好的勇氣。
我很愛生活,愛生活的本身。也希望每個女孩子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活出你自己的完美人生。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2
夢想是什么,你們今天來聽我講一講。
張桂梅一顆教子之心,在華坪縣執教20余年,節衣縮食幫助學生,哪怕身染重病,人雖然躺在醫院,但心里卻一直念著學生,因為她希望大山中的女孩可以走出深山。熊庚香夫婦一顆助人之心,支起了一個又一個爐灶,因為他們希望與他們只有一墻之隔的病人,能夠想起家的味道,體會到家的溫暖。葉嘉瑩一顆熱愛傳統的心,用自己的積蓄設立了“迦陵基金”,希望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源遠流傳。
這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例子,證明了夢想對于每一個人的重要性。夢想伴你我同行,夢想是我們前行路上的指路燈。我們應該敢于夢,應該敢于想,更應該敢于將夢想變為現實。我們不能白日做夢,而是需要有所行動,因為行動是將夢想變為現實的重要一步。一個接一個的夢想會陪伴你我成長,夢想是指路燈,可是燈下的路只需要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行動與實踐,走過去再走向另一張明亮的指路燈。
到了初三,我現在的夢想說簡單卻也并不簡單。同所有初三黨一樣,我夢想著可以自己最優異的成績,通過小中考。可是小中考這只兇猛的攔路虎卻不肯讓我輕而易舉地通過。這也讓我有所頭疼,哪怕我已經抽出了大量的休閑時間進行背誦,可一模過后的成績卻不如人意,尤其是歷史。哪怕小中考的一模的成績令我大失所望,可我依舊不能放棄,我和小中考間隔了幾座山。無論多么努力,哪怕小中考不理我,可我還是要把小中考當初戀一樣對待。我堅信只要努力和小中考之間的這座山,遲早會被我挖穿。所以我在抓緊歷史的同時,還要牢牢抓住其他學科。
由此也能知道從一個夢走向下一個夢并不容易,而在實現夢想的行動中,困難也會令我們退縮。可我們不應該害怕實現夢想的困難,既然你想了,那么你就要為這個夢付出些什么。既然你敢于去想,就要敢于去做,敢于去擔當。
夢想的確是指路燈,可是燈與燈之間總會有一些黑暗,這需要你一個人通過。所以為了夢想去試一試拼一拼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3
我有很多標簽,殘疾人游泳運動員、大眾電影百花獎新人、全國自強模范,可是如果要讓我給自己一個標簽的話,那一定就是愛美狂人。我的家里有三個房間,的那個房間是我的衣帽間,我的高跟鞋就有一百雙,我喜歡化妝,不化妝就不出門,如果實在太忙了也會涂上一支口紅,我覺得不涂口紅出門就跟沒有穿衣服上街一樣。我特別喜歡旗袍,我覺得只有旗袍才能襯托出東方女性的美,我喜歡一張一張地畫設計圖,在上百種布料當中選出自己最中意的做出各種漂亮的旗袍給自己,比如我現在身上穿的這一件。對所有的女生來說,愛美絕對是一種天性,但對我來說愛美卻是一種失而復得的天賦,沒錯,失而復得。
從小我就很愛美,媽媽也喜歡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當意外發生之后,爸爸突然拿著一把剪刀走到我面前咔嚓一刀剪掉了我心愛的長發,當時我的眼淚嘩啦嘩啦地往下流,心里滿滿的都是委屈,那是失去胳膊之后我第一次哭,對于愛美的我來說這一件事情比我失去胳膊更讓我覺得痛苦,我想把被爸爸扔到地上的頭發撿起來,當我蹲下去之后我卻不知道該怎么辦,我要用什么來撿,那個時候我真的深深地感受到了沒有胳膊給我的無助。接下來的日子里面我心愛的裙子被媽媽一件一件地扔掉了,甚至還不準我再穿短袖,當我吵著要穿我自己喜歡的衣服時,媽媽卻說你都已經沒有胳膊了,穿什么都不漂亮了還瞎折騰什么,我不知道為什么一年四季我只能留著像男孩子一樣的平頭,穿丑丑的男裝,為什么我不可以穿漂亮的裙子,不能留長頭發,為什么我不能是漂亮的,難道失去了胳膊就連愛美的天性也不能保留,連追求理想生活的資格也一并失去了嗎?可是有一天在我心里面照進了一束光,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后我從床底下翻到了一本破舊的滿是灰塵的書,書里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我覺得自己好像比灰姑娘還慘,可是如果我也能夠像她一樣保持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對生活的希望,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變得很美、很幸福。
我暗暗在自己的心里下決心,雖然沒有手了但是我還有腳,我開始學著用腳吃飯穿衣,用腳洗臉刷牙,甚至去學騎自行車、學游泳,我去做一切別人認為我不可能做到的事,每做到一件我就多了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我就覺得自己好像多了一分美麗,然后看著鏡子里的自己說雷慶瑤你一定會越來越美。14歲那年我被導演選中參演電影《隱形的翅膀》,因為角色的需要我留起了闊別多年的長發,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裙子,開始有人夸我漂亮,當我在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拿到了新人獎的時候,導演甚至還夸贊道雷慶瑤,你讓我找到了東方的維納斯。
我覺得自己更像是只蝴蝶,終于破繭成蝶,張開翅膀在天空美麗綻放,女人一定要成為一道風景,而且要努力成為最美的那道。在我看來曖昧就是愛自己,而美麗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表和美好的心靈,更是敢于向不完美人生宣戰的勇氣,不是老天給了你什么你就是什么樣子,而是由你自己來選擇你是什么樣子。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4
這是一個講鄉愁的故事,但是,我卻要從一只猴子開始說起。一只猴子?猴子跟鄉愁有什么關系?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美國有一個學者叫哈洛,他做了一個跟猴子有關的社會學的實驗。他把一群剛剛出生的小猴從父母身邊帶離,強行關進了一個冰冷的籠子,這些猴子都是被獨立關押的。一邊,哈洛給他們用鋼絲做了一個非常堅硬的、很像是猴子的一個鐵絲架子,這個架子上有牛奶瓶;在另一邊,他還給那些猴子放了一個毛茸茸的很像它猴子媽媽的猴子玩具,什么事情發生了?所有的小猴到餓得快死的時候,才到那個鐵絲的架子上去拿牛奶瓶喝奶,一旦喝飽了,會迅速的回到那個它以為是媽媽的毛茸茸的玩具身邊。雖然這個模擬的媽媽不能為它做任何事情,可是那些小猴兒卻緊緊地蜷縮在那個猴子媽媽身上。
更殘忍的事情是在后面,這些猴子后來長大了,統統都無法融入正常的猴子族群,它們就像是得了靈長類動物的精神病一樣,尖叫、哭泣、害怕、抗拒......它們只能被單獨關押,就算是后來他們用技術手段懷孕生下了小猴,這些猴子對自己生出來的生命毫無任何的感受,當生出的新生兒小猴哭泣著向媽媽身上爬過去的時候,它們媽媽做的事情是憤怒的推開他、或者是咬掉它們的手掌和頭顱。
這個實驗如此的殘酷,以至于后來在全球范圍被永久的禁止了。但是這個可怕的實驗,教會了我們一個基本的靈長類的也包括人類的心理學的常識:愛是一種能力,愛是我們大腦深處的一個原始的驅動的程序,它不會因為我們大腦健全就自然的產生,它必須來自于我們所有人的親子關系,我們親生父母的愛,和我們社會環境給我們的一個有效的良性的互動。
哈洛用一群殘酷的猴子的實驗,教會了我們這個真理。但是,這樣的不幸,可能正在我們自己的身邊,正在我們大地上發生。我給大家分享幾個就在近期震撼我們所有人的悲痛案件:廣西的一個13歲的男孩,自己離家出走,流浪的時候,把三姐弟就因為很小的事情全部殺死,尸體投進了枯井。還有去年,畢節的一個年輕的孩子,他把自己親生的弟弟和妹妹全部殺死以后自殺。然后大家聽到這種新聞的時候,所有人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們會有很多種解讀,但是如果你回到哈洛的解讀的時候,你會明白,這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是“留守兒童”。他們是從小被自己的父母拋下了在家鄉的、失去了親情和愛的鏈接的幼小的猴子,所以你怎么能指望他們用愛、用良性互動、用有序的方式去走入這個社會?你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
我曾經在一個節目的現場見過一個媽媽跟我描述她的孩子,當時他們是一對農民工夫妻來到節目現場,請求能夠支持他們回家的車票,因為春運了,他們沒有票。而他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鄉,沒有見過自己的孩子。那個媽媽擦著眼睛跟我說,她說;“三年前我離開的時候,我并沒有告訴孩子我要走,因為怕他鬧,全家都是瞞著他的。”夜里,睡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驚醒了,孩子醒著,孩子坐在她的身邊,醒著直勾勾地看著她,然后看到媽媽也醒了,媽媽睜開眼睛孩子也看著她,眼睛對著眼睛,孩子幽幽地說:“媽媽,你不要我了嗎?”我當時眼淚就出來了,天啦!這個孩子遭遇了什么?如果是我,全世界給我,我也不會再離開我的孩子。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5
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你特別趕時間的時候,走到斑馬線前,這偏偏信號燈就從綠變成了紅,這時候你是走還是不走呢?都說人從眼睛看見情況到大腦做出判斷,只需要零點一秒,于是就在這零點一秒你決定走,但是你知道嗎,很多事故其實就是這樣發生的,就是因為這零點一秒你確信自己是幸運的,你不相信你身上會發生危險,但是根本就不是什么幸運,那是僥幸啊。
今年我做十八年了,看見過很多的交通違法,闖紅燈、酒駕、超載、逆行,往往都是在你邁出那一步的零點一秒,選擇相信了所謂的幸運。20__年11月19日7點30分,在一條尚未開通的道路上一輛超載的運沙車自南向北行駛著,途中它遇到了一輛自東向西行駛的小型面包車,當時兩輛車相互躲避著,但是因為運沙車超載嚴重,它失控了、側翻了,整整二十四噸黃沙掩埋了小面包車,面包車受損嚴重,面目全非,車頂壓扁了,車門子都擠掉了,然而這輛面包車是一輛幼兒園非法營運的校車,事故發生時一輛只能坐八個人的小面包車里面滿滿當當的擠了十四個孩子,在這場事故中十一個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剩下的三個孩子重傷。這是一個由無數個零點一秒匯聚成的悲劇,校車非法營運上路的零點一秒,貨車司機決定超載的零點一秒,當他們決定走這條尚未開通的道路的零點一秒,這里面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確的選擇是什么,但是每一個人都在做決定的零點一秒,耍了小機靈,這里面如果有一個人,哪怕只有一個人在做決定的零點一秒,選擇老實一點,那么悲劇都不會發生,十一個無辜的孩子都不會死。
平常我們總說出門要小心,不要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如果孩子必須自己在家,家長一定要關好門窗,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是總有人在做決定的那零點一秒選擇了相信僥幸,那個時候我在110上工作,當我們接到報警電話說有個孩子從五樓上掉下來了,我們馬上趕到現場,一個媽媽出門買早點,在臨出門的那零點一秒她回頭看了一眼五歲的兒子,但最后她還是決定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屋里,那是我第一次看一個人而且是一個五歲的孩子躺在那兒,從耳朵里、鼻孔里、嘴里都流出血來,那一幕我至今記得清楚,是因為當時我看見他的時候,他的眼睛是睜著的,他看著我,等到120來了,等到醫生判斷孩子已經沒有活著的希望了,孩子的媽媽才提著早點回來,但當我問她你住五樓嗎,你有個男孩嗎,她的臉噌地一下就紅了,嘴唇卻越來越白,想張開嘴,又拼命地咽著口水,她自始至終提著手里的早點,她都不知道扔掉,甚至不知道先把早點放下,就那么提著愣在那兒,她茫然地看著我,嘴里反復地嘟囔著對,她是住五樓,不對,她不相信是她的孩子,她后悔,她后悔這零點一秒,因為這零點一秒,她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里,因為這零點一秒,最后讓白發人送黑發人,因為這零點一秒她選擇把孩子的命交給了僥幸,因為這零點一秒一個五歲的孩子沒了,走了。
我們的一生中有無數的零點一秒,我們可不可以不要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交給僥幸。只要在那零點一秒我們選擇笨一點,去遵守那些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規則,那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就能夠多一分幸福和平安。如果在這零點一秒里我們再用心一點,那么你就是幸運的,因為你從來都沒有選擇過僥幸。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6
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學生,學生時代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們拋出問題,有些學生會迫不及待地舉手;有些學生不等老師同意就直接喊出答案;有些學生很少主動舉手,卻可能給出最準確的答案;還有些學生更愿等待旁人給出正確答案。學生們這些形形色色的反應,投射出不同性格的行為模式,相同的年齡段,接受同樣的教育,卻需要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
過去幾年,我們與一些教育部門合作,嘗試將性格色彩用到教育實踐中,初見成效,我稱其為“因‘色’施教”,不僅可讓老師快速察覺并有效解決由性格導致的教育問題,而且能有效幫助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特點與需求,促其成長,敲開情商教育的一扇大門。
如何辨“色”識學生?
在課堂上,那些爭先恐后舉手的學生天性積極,反應敏捷,渴望通過最快速的自我表達獲得最多的關注與認可,卻常常因為不夠嚴謹細致的思維,在第一時間內給出錯誤答案。這是紅色學生的代表,他們容易在教師不斷的鼓勵與贊美中得到更多的學習動力。
那些默默皺眉思考、很少舉手的學生相對內斂,缺乏主動性,不愿受到過多關注,習慣在深思熟慮、想清所有存在和潛在問題后再確定答案。這是藍色學生的代表,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長時間的沉默后一旦被提問,最有可能給出最完美的答案。
那些不舉手就直接回答問題的學生外向主動,自信坦率,帶有明確的目標感和直截了當的行為方式,敢于挑戰,容易因為外界的嚴厲訓斥而產生強烈的逆反情緒。這是黃色學生的代表,常因教師不當的處理方式而與其發生沖突。
那些等著旁人答題的學生喜歡平靜、安寧的生活狀態,害怕被人打擾或與人發生沖突,對于教師的提問,與其努力思考或與同學搶答,不如耐心等待正確答案浮出水面后,一筆一畫地記錄下來。這是綠色學生的代表,安于現狀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在面對激烈競爭時,即使最快得出正確答案,也會本能地將機會拱手讓人。
學生性格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學生個性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因“色”施教。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關鍵看作為教者的老師你懂不懂性格。
因人而異,因“色”施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_提高學生情商的密碼,先得提高自己的情商,因人而異,“對癥下藥”。
一、紅色:外界認可是自信的原動力
并非所有紅色的學生都能呈現出外向積極一面。嵐嵐就是個看似寡言內向的學生,不愿在課堂上與師生交流。 一次語文課上,教師點名讓她表演“賣火柴的小女孩”,意外發現她的表現力勝過其他任何學生,之后在下一次角色扮演的語文課上,她主動舉手。教師察覺后問她:“嵐嵐,為什么以前上課,你都不說話不舉手呢?”“我不是不想說話,是考試的分數不高,從來沒有人注意我、表揚我,所以覺得上課挺沒意思的。長期得不到肯定與表揚,變得沉默、不自信、孤僻,遇事時無法自己做出判斷,這是紅色學生的通病。教師回想起來,嵐嵐的成績不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不好,這就說明她的天性太渴望被關注與認可,一旦受到冷遇,就容易受挫,甚至為了避免“受傷”而選擇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就是嵐嵐發現自己的優勢,并得到肯定后,與此前判若兩人的原因。紅色學生向往快樂與自由,因此容易偏科,大多數老師的傳統做法是根據不同科目成績的高低對學生給予相應的表揚與批評,這對紅色學生是一大教育誤區。對紅色的學生來說,興趣是的動力,批評與要求則是的阻力,自信心不足是潛在的性格弱點。老師要幫助這類學生提高成績和完善自我,需盡可能地給予鼓勵與認可,培養他們的興趣點和自信心。
二、藍色:需要疏導的“焦慮癥患者”
習慣深思熟慮的藍色學生對完美和細節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同時也最易患上焦慮癥。其他同學一節課時間就能完成的工作量,在藍色學生手里要耗費一個下午甚至更長時間。屬于藍色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是這樣:會獨立制訂很多計劃,并要求自己完全遵照執行;會因為沒弄懂某一個科目的知識點而感到無助,并強迫自己不斷思考直至領悟。在最后的結果出現前,內心容易產生焦慮,甚至鉆牛角尖,變得極端。這種“過于苛求”和“不善變通”兩大弱點削去了效率,又因敏感和寡言加劇了內心糾結,反而容易在不斷加重的焦慮中,以失敗告終。對此,老師首先不能因為藍色學生安靜低調的表象,而忽視他們敏感的內心和豐富的情感,也不能因為他們的自我高要求、責任心強,而放手讓他們默默地扛起一切。藍色的學生需要疏導與輔助,也需要被肯定與尊重。老師在充分鼓勵他們的基礎上,可適當地與他們共同制訂計劃,讓他們明白何為主、何為次,自己學會抓大放小,在有限的時間內靈活變通,不過分糾結于細節。對藍色的學生而言,一旦懂得權衡利弊,明白變通的意義,自然會去尋求自身性格的改變。
三、黃色:“硬碰硬”,沒好處
黃色的學生內心強大,此處提醒每個老師:切勿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小秋常在上課時看漫畫,老師每每發現后,都用沒收的方式懲罰,反倒加劇了他的直接頂撞和師生沖突。后來老師突然發現他從前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學過性格色彩后,老師決定將以往沒收的全部漫畫書都還給他,并留下一句話:“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應該懂得珍惜每一分鐘。自此,小秋的漫畫書再也沒在課堂上出現過。
天性自信、目標明確、內心強大的黃色學生需要被尊重,生就爭強好勝的個性與領導他人的本事,讓黃色不懼挑戰,不畏強權,卻容易自負、自高、自大。老師在教育犯錯的黃色學生時,首先要尊重他們,變嚴厲的批評或居高臨下的說教為平起平坐的方式,引導他們自己認清事情的正誤利弊,讓他們自發地揚長避短,向著適當的新目標前進。對黃色的學生而言,他們只有得到的頭銜,才會擁有短暫的快感,才能更好地爭取下一個“第一”。這類學生需要幫助,但老師不要讓其他學生知道自己在幫他,以免讓他“傷及顏面”。在日常相處中,老師要引導他們享受學習本身的快樂,并從中汲取營養,收獲比名次更重要的能力與知識,讓他們自己明白成王敗寇并非人生的全部,重新確立并實現自己真正該追逐的目標。
四、綠色:習慣的養成是關鍵
最聽話的綠色學生也是最讓老師無計可施的。生性平和的他們最不愿引人注意,從班級管理的角度看老師比較省心,但從個體進步和全面發展的角度,卻是有害的。對待這類學生,短期內,老師可根據他們各自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幫助他們將學習計劃分解成最易實現的階段性小目標,并時刻關注他們的成長。只要發現他們的進步,不論大小,都應不吝贊美與鼓勵,讓他們感知到老師一直在自己身邊,隨時能幫助自己解決難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前進動力。從長遠發展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綠色猶如珍寶。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有個年少的學員堅持每天按時起床,有規律地收拾被褥、整理衣服,整整一個月從未中斷和改變。詢問后得知,這個學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鍛煉他自己的起居和生活能力,久而久之便形成這一習慣。所以,老師可以參照此等妙法,引導綠色的學生養成適時分析、總結學習情況,制訂并分解學習計劃的良好習慣,以不變應萬變。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7
我知道你們可能還不太習慣我這樣子,我自己也不太習慣,我們慢慢慢慢適應一下,導演說《我是演說家》一開始,你說說表達的力量吧!
我想先跟你們說一個我的秘密,我是主持人,主持人要說話,但其實我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我不太愿意說話,可是你不要弄錯了,我不愿意說話,我不愿意表達,并不是因為我覺得說話太簡單了,語言根本就沒有分量。恰恰相反,我知道語言有多難,語言多有力量,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那樣的階段,當你突然覺得你的人生瀕臨絕境的時候,有那么一句話,把你狠狠地推向深淵,但是,同樣我們會有那樣的經歷,在我們落入深淵的那一刻,會有那么一句話幫助你,安然落地,而這就是語言的力量,語言像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子,有的時候是殺人的武器,但有的時候他是救人的工具,即便是這樣,我還是相信語言的力量,表達是有意義的。
有一個我的小朋友,曾經問過我,他說,魯豫姐,有沒有這樣一句話,在你人生特別艱難的時候,能夠幫助你安然度過,我想了想好像是有的,我經常去會對我自己,對別人說,我說我相信,我們這一生不管是誰,我們所承受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總量是相同的,這句話對我有催眠的作用,特別有意義。當我很難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其實沒什么,我這一輩子不會比任何人更倒霉,但是有時候那個不好的過程太長了,我會想天吶,什么時候才是那個底?我想要否到什么時候,極到什么時候那個泰才回來。但是這個時候,我就要相信,只要死磕,好的那一刻總會到來。
所以我相信,語言是有意義的,表達是有力量的,語言是一把鋒利的刀子,可以扎出血來,很多時候你不經意傷害我的話,會讓我害怕、恐懼,但是我們都不要害怕,都不要恐懼,都不要被別人的語言所綁架,所恐嚇。我們還是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過自己想要過的那種生活。
表達是有意義的,表達是有力量的,要表達你的愛,你的喜歡,去溫暖感動我們愛的人,喜歡的人。要表達你的憤怒和討厭,要鞭撻那些丑惡的,讓善良的人不感到寒意,要表達我們所知道的,讓更多的人都知道,要表達我們所質疑的,讓我們彼此更加坦誠,表達更需要智慧,你要運用語言的力量,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四兩撥斤的道理,去改變我們周遭的環境和社會,表達只屬于那些真誠的,有勇氣的,敢作敢當的人。
我希望我們一起在這個舞臺上,表達自己,說出你想說的,讓我們一起:敢說!敢做!敢自我! 謝謝大家!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其實我要講的,算不上是一段講演,像是個開場白,因為站在后臺我突然意識到我人生最精彩的一次講演,早就已經做完了。那是1999年10月15號,之所以我能夠把那個日子記得那么清楚,是因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和別人吵架。我是一個碰到沖突的時候,我會很害怕,會表現得有一點慫的人,我會和別人吵架,我覺得想起來匪夷所思。而且你要知道和別人吵架不算本事,吵贏了才是本事,那次吵架我贏了,大獲全勝。
那次我和我的很多同事,大概有二十個人,我們開著十輛吉普車,在那一天要從約旦通過公路進入伊拉克,在邊境的時候,伊拉克的海關工作人員把我們攔住了,從早上七點鐘查到晚上七點鐘,所謂檢查其實不過是來了一撥人,又換了一撥人,不斷地要錢,我們就一波一波打點,到了晚上七點鐘天越來越黑,有一個伊拉克人沖我走過來,我搞不清楚在那一刻,我是因為憋了一天還是憋了一輩子,反正在那一刻,我內心有一些東西被點燃,被激怒了。當時據我同事事后回憶說,在那一刻外i滿臉脹得通紅,我的手不斷地揮舞,做著各種各樣很激烈的手勢,然后我的聲音非常的高亢,我就沖著那個人,我看著他目露兇光,我說你確定嗎,我又二十個人十輛車,我數不清有多少行李多少設備,你確定你要查嗎?他那一瞬間有一些惶恐我能看到,但還是很橫,他說,要查。我說好,我以你們真主的名義起誓,今天在這里,如果你不把每一輛車每一件行李每一個設備打開一樣一樣,里里外外的仔細地檢查清楚,我告訴你,誰也別想走,你走不了,你不走我也不走。我在這陪你查,你一天不查完我陪你一天,一個月不查完我陪你一個月,一輩子不查完我陪你一輩子,在那一刻我真的是豁出去了,你要知道那一瞬間他徹底崩潰了,他大概停了有幾秒鐘,但是那幾秒鐘對我來說像一個世紀那么長,那一瞬間很像電影的畫面,周圍的一切,所有的人、景、物是凝固的,但是不斷在你身邊轉來轉去,轉來轉去,然后他突然說,你可以走了。我還是看著他,我的目光一動不動,但是那個眼是可以噴火的,我說你確定嗎?他說我確定,我還是看著他,眼光不懂,但是我的很豪邁地跟我同事說,走,我們上車。然后瞬間我們就飛快的上車,關上門,十輛車駛入茫茫的夜色當中,向巴格達方向開去。
車門砰地一聲一關上,我放聲大哭,要知道當一個人,他被置之死地的時候,他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有可能絕地反擊,而誰說這些力量不是語言帶給我們的,誰說這些力量不是表達帶給我們的。只是回憶那一次吵架,我突然意識到,只要給你一個舞臺給你一個表達的機會,在那一刻不管你說什么,周圍會有很多人在聆聽;在那一刻不管你說什么,可能聽的人不贊同,甚至不欣賞,但是他會愿意傾聽,愿意給你一個說話的機會,讓你獲得全然的釋放。
我們這一天,我們這一生會說很多很多話,我們也許會說很多讓我們后來非常后悔的,傷人的話,也可能會逼著說一些無傷大雅的假話和謊話。但是關鍵時候,語言真的能夠創造奇跡,就像在1999年10月15號那天,像我這樣一個害怕面對沖突的人,所做的那件事情一樣。
所以站在這里,今天我們會一起見證一下語言的力量,聽到很多非常出色的講演者的表達,我也希望這些講演你們聽過之后,你們內心會被感動到,會被鼓舞到,會被溫暖到。
我希望你們內心會有那么一個小小的火苗被點燃,你們突然會有種欲望說,我也想試一試,我也想說一些什么。告訴你們,這個舞臺很有魅力。我希望有機會,你,或者是你,或者是你,也或者是你,能夠站在這兒試一試,沖著大家表達你想表達的。在這里你試一試,讓我們一起,敢說敢做敢自我。
謝謝你們!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9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電視,我覺得那個小小的箱子里面很神奇,他們的生活都好精彩,唱歌跳舞演戲。而小小年紀的我,也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走到箱子里面,過著跟他們一樣不平凡的人生,后來我知道他們叫做明星。我報讀了戲劇系,一千個人當中,他們才收25個人,竟然,他們收了我。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有一個機會參演參演我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廟街皇后》,成績非常好,憑借這部電影我拿到了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獎,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我會前途無可限量,如果留在電影圈發展,我肯定可以發展得很好,可是我卻選擇了回到電視臺里面,當一個電視演員,可能那個就是(因為)我小時候的一個小小的心愿。走進箱子里面,過著不平凡的人生。
我放下了所有的榮譽,我踏踏實實地去當一個演員,不能夠當主角就去做配角,我要讓觀眾記得我每一個演的角色。
那個時候我跟張衛健是“情侶”,我們都調侃大家是“青春偶像實力派”。那個時候時間過得很快,我用了十年的時間,用配角讓大家都認識我,那個時候很開心,走在街上面大家都叫我“阿紫阿紫”。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雖然我演的是配角,可是這證明了我的實力。
然后我覺得我已經準備好了,我的時間到了,我應該可以當主角了,我應該像他們一樣做炙手可熱的明星,我應該大紅大紫。我已經準備了十年了。可是命運就這么弄人。當我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它給了我那么高的榮譽;可是當我苦苦追求了十年的時候,它沒有給我一點希望。再往后的幾年我真的很拼命很努力地去當明星,我要大紅大紫,可是無論我怎么努地力,怎么地拼命,我都沒有大紅大紫,我只有“紫”而已,所有人還是在叫我“阿紫”。我不希望我辛辛苦苦演戲演了那么多年,我才只有一個“阿紫”。而我身邊的人呢?他們已經成為了明星,成為了耀眼的主角,而我呢,我還在那里當配角。我羨慕、嫉妒、害怕、憤怒,我害怕別人在我背后談論我,我害怕別人知道我拿過獎,然后,我開始抗拒演戲,甚至恐懼演員這個身份,最后,我得了抑郁癥。
我記得有一天我拍外景的時候,突然之間我的心情就“咻”地掉下去了,沒有什么原因,我好害怕,我真想在地上面挖一個洞,把我的頭埋進去,然后我就可以不用面對外面的世界,不用面對我自己,人家也就看不到我了。我把自己鎖在房間里面,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當初你為什么當演員,那只不過是你小時候多么可笑的一個想法。我劉玉翠根本不適合做演員。”
然后我學習了很多技考、技能,我去學美容我去學醫療我去學保險,我考了地產的執照,我對所有人說我要轉行。我解除了和無線電視臺合作多年的關系,我現在不用演戲了,我自由了,可是當我真正自由的那一刻,我卻猶豫了,我問自己,你舍得嗎?好的,我再演一遍,就最后一遍。
當我用我人生當中最后一次演戲的心態走進片場的時候,我發覺一切都不一樣了,以前覺得爛爛的劇本爛爛的詞,現在背起來卻覺得津津有味,以前為了快點收工拍一次就能夠過的鏡頭,我現在多想導演能夠多拍幾遍。能夠站在聚光燈底下,跟所有的同事有說有笑的開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突然之間,我好像明白了,我是演員,我不是明星,明星是那種天生麗質,一出來就很多人關注他(的那種),可是我不是,我就是一個演員,演員的責任就是要把戲演好,把角色演好,無條件地通過劇本跟角色,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跟觀眾分享,如果演員愿意的話,可以演到八十歲。當我考進演藝學院,當我拿著金像獎獎項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我已經夢想成真了。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當我認可演員的身份的時候,當我現在快五十歲,仍然愿意重新出發的時候,我才可以跟所有人說,那天站在別人家門口,偷偷看電視的小女孩,她的演員夢想實現了。
我是劉玉翠,我是阿紫,我會演戲演到八十歲。
謝謝大家!
我是演說家五分鐘演講稿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很適合這個舞臺,我這么說并不是因為我演過很多角色,曾經說過很多到現在為止大家可能還記得的對白,并不是這樣子的。是因為這個舞臺是一個用說話改變命運的舞臺,我在我的人生當中,曾經試過很多次用說話親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歲的那一年,我加入了香港的TVB成為一名演員,當時我跟所有的年輕人一樣,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男一號,可是我日復日年復年地拍,拍著拍著差不多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回頭一看,還在演那些配角,跑龍套的角色。
有一天又到了我要續約的時候了,我就對著那位藝人部經理說,經理,可能您不知道在咱們公司里面有這個人存在,我叫張衛健,我在公司里邊已經有十年時間了,我幾乎所有角色我都演過,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紅了,現在我只是欠缺一個機會,一個當男一號的機會。如果您能給我這個機會的話,我肯定將來我一定可以幫TVB賺大錢的,他直直的看著我,眼睛里邊寫著兩個字,“白癡”,接著我就說如果你問我續約之后我要求的工資是多少,我無所謂真的無所謂,你隨時給我一份合約。上面沒有填工資的,我先簽,簽完之后您拿回去再填。因為對我來說,今天我要的并不是鈔票,我要的是機會啊!經理!我余光看到他盯著我的頭頂看,當時我還是有頭發的,抬起頭來我看到他的雙眼,有寫著兩個字“感動”,他被我深深的感動到了。
果然,三個月之后,第一個演男一號的機會終于來臨在我的身上了,很快第二個第三個第四部第五部,我演的電視劇的收視率一部比一部好,終于我可以在香港嘗到紅的滋味了。來時拍電影,票房相當不錯,我發唱片銷量非常高,在努力之下我終于可以存夠錢,買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房子。我記得那一天,我第一步踏進這個房子的時候,是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家,遠遠我的媽坐在沙發上跟我說,怎么了兒子,還滿意嗎?咱們的家哦,挺好的嘛,行啊!不過我們很快就搬了,發什么神經啊,才搬進來怎么又搬呢?媽,四個字,如日中天,您兒子現在的事業可是如日中天,能不搬去一個更大的房子嗎?
萬萬沒想到,一年時間不到,我有一部電視劇播出,收視率很差,接著下一部更差,再下一部依然差,電影的票房一個字“爛”,唱片的銷售量地的不能再低。那一刻我承認了我的事業正式踏入了寒冬,完全掉進了谷底。我默默地跟自己說,如果有機會給我,再一次爬回去的話,我以后不要再做一個那么驕傲的藝人。我要做一個踏踏實實謙虛的人,終于機會再一次來臨到我身上了。我接到一通從TVB打來的電話,他們問我有沒有興趣回去履行跟TVB最后一部戲的合約,可能大家沒有辦法想象,當時我是多么地渴望工作,多么地渴望再一次站在鏡頭前面演戲,所以我就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拍了這個戲,而這個戲的名字叫《西游記》,我演的角色是孫悟空,戲播出收視率打破了香港電視界很多的紀錄。
我再一次在香港起來了,接下來我選擇了離開這個讓我長大的母校,我希望出去闖一闖,試試看自己的實力。當時我碰到一位香港的制作人,他找我拍一部戲,讓我開一個價錢,我就給了他一個很合理的價格,然后他是這么跟我說的“多少錢?衛健,你不要以為你演完孫悟空,在香港很紅,我告訴你,你在中國內地的知名度是零,送你一句話吧!記住,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
聽了這句話之后,我感覺好像有把刀插進我的心臟一樣。我就馬上收拾行李毅然離開香港到了北京,成為一名北漂。我跟自己說:放下!放下你以前在香港做出的一切的成績。以前——你是一個腕兒,現在——不是;將來——不知道。如果你想再一次成為一個腕兒的話,現在你要做的事只有八個字,就是努力努力努力和努力!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第三個年頭,一個被譽為北京四十年來最熱的一個夏天,我拍了一部戲叫《少年英雄方世玉》。(記得嗎?)接下來等著我的,并不是最熱的夏天,而是四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北京,我演了一個角色叫韋小寶。(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記得嗎?)
接下來我的事業,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穩定期。突然有一個晚上,我想起當年那位制作人跟我說的那句話——“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
行啊,那么就從現在開始我不再粘毛。我不只不在粘毛,我就連頭頂剩下的那幾根,我都先把它剃光。我要證明給你看,我的臉上一根毛都沒有,我還是可以爬回去的;我就要證明給你看,我的臉上一根毛都沒有,還是可以有那么一點點價值的;我就要證明給全世界的人看,一個男人頭頂一根毛都沒有,都可以很有魅力的。
我相信我能做到了,我能做到你們也能做到。所以在這個舞臺上,我很期待,期待著一幫年輕人,帶著你們的激情,憑著你們的勇氣口才與智慧,挽起你們的袖子——來,咱們大干一場,用說話改變你們的命運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