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游子吟有感400字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絡收集整理的讀游子吟有感。
讀游子吟有感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讀著這首詩我眼里就浮現出一位慈愛的母親,為遠行的兒子飛針走線趕制衣服,針針線線密密結實,擔心孩子長年累月在外受涼。這首詩以樸素的詞語歌頌母親,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母愛的真實寫照。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唱著這首歌,母愛在我心里歷歷在目、無處不有。至今讓我永不忘記的是在那個安靜的夜晚,我因咳嗽而發燒,全身滾燙,媽媽摸到我的身體滾燙,立即起床,趕緊給我喝了一點家里平時準備的退燒藥,背起昏昏沉沉的我就往樓下飛奔。瘦弱的媽媽平時是背不動我的,更不要說飛奔。媽媽背著我攔了一輛出租車,“師傅,到一醫院,快點兒!”媽媽心急如焚地對司機說。很快就到了醫院,掛了急診,媽媽背著我來到醫生面前,醫生詢問了病因并給我做了檢查,醫生夸媽媽處理得非常好,沒有加重病情。醫生說:“小孩子半夜發燒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后果將不堪設想。”醫生給我開了幾天的藥,在媽媽的精心護理下,我一天一天得好了起來。出差在外的爸爸天天都往家里打電話,問家里都好嗎?媽媽都是一句話,放心,家里很好。
讀完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讓我受到極大的震撼。想起平時在家的情形,看著媽媽在家忙碌的身影,自己做完作業坐在沙發上嘴里吃著零食,悠然自在地看著電視,卻對媽媽的忙碌無動于衷。有時媽媽實在忙不過來,叫我幫她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還對她討價還價,要給一點金錢獎勵才肯去做。做錯了事情,媽媽批評我,我還跟她頂嘴,常常惹媽媽生氣、傷心。我從未深深體會到母親的愛是那么無私,母愛從未計較過對兒女的付出要收取回報。在這里,我要對我親愛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我不會再惹你生氣,我要讓你覺得有我的日子會更開心、更快樂。”
我在媽媽的身邊,被媽媽精心呵護著,像小鳥一樣快樂成長。愿天下做兒女的都能讀懂媽媽的心,媽媽的愛。
讀游子吟有感二
從小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經典詩文,如《登鸛雀樓》、《憫農》等,這些古詩教會我們許多道理。我最喜歡孟郊寫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首千古名句。是呀,鮮花感謝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們成長,父親、母親,我要感謝您們,因為—
母親,您的愛就像那從天而降的雨露,而我更像那幸福的花兒,吮吸著露水的甜蜜。母親,您對我總是放心不下,時常“審問”我:“最近學習怎么樣?今天聽懂老師的課嗎?”您恨不能把我“透視”清楚。母親,您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您給我講的故事卻總能給我啟發: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長大了才會有出息。您用愛心使我懂得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謝謝您!
父親,您在我心目中和母親一樣重要,也是我喜愛的人。您的愛就像那筆挺的大樹,我就像那弱小的幼苗,您為我遮風擋雨,讓我茁壯成長。您總對我說:“您已經長大了,遇到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解決了!”為此母親總說您懶,而您卻愿意花一個上午的時間為我做一頓飯。您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和我一起練毛筆字。父親,我和您之間是默契的,已經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來表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親、母親,您們的愛不正是春天里的陽光嗎?而我沐浴在陽光下的小草,是無論如何也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讀游子吟有感三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耳熟能詳的優美旋律不經意間又在腦海浮現。從古至今,母愛在文人雅客筆下永遠是那么的無私。在高官名流心中永遠是那么高尚!
的確當代詩人孟郊并沒給世人流下多少詩篇,可惟獨他的《游子吟》卻廣為流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首詩表達出了世間母愛的偉大,同時也是所有人的心聲啊!
母愛有如空中那輪明月般皎潔;有如田間的溪水般清澈,有如千萬簇的花朵那般香醇!有多少的例子想我們完美的展現了這一點!
2008年,汶川大地震來的是那么的突然,在頃刻間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在解放軍的極力營救下,從廢墟下挖出了這么感人的一幕:有一為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將孩子緊緊的樓在懷中,等到挖開廢墟是,母親的脊背早已被壓的畸形了,而懷中的孩子卻依然面色紅潤的酣睡著。地震的力量固然是強大的,可在母愛面前這有是多么的渺小啊!
曾聽過這么一則報道:有一母親買菜回來,在自己家的樓下卻恰巧目睹自己的兒子從是樓的窗臺落下。那一瞬間,母親扔下手中的菜,拼了命的跑到樓下,結果竟出人意料的成功接住了孩子。據測算,若按百米沖刺的速度,這足以創下世界記錄!
這是一種力量,一種母愛的偉大力量!
然而母親給予我們的愛,將我們緊緊的包裹住。而我們有將怎么樣去回報母親呢?世間有太多關于母親如何愛子女的感人報道,卻又有幾篇是寫子女關愛母親的呢?相反卻有很多人虐待老人,遺棄老人,有的甚至為了區區的幾萬元錢就對老人不擇手段。我的心不免有些觸動!
當母親產下我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著母親必將傾畢身心血于我們身上。是的,他們確實做到了,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我們呢?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可這一國家無論是人均經濟、人口素質、科學技術水平都遠遠超過我們這個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的大國。為什么?因為他們懂得“孝”。在中國,孩子們總認為在自己生日那天,父母便理所當然的應答應自己所有的條件。可日本的孩子則不然,在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辛辛苦苦十月懷胎聲下我們,難道她們就是希望產下一個不孝子嗎?
早在五千年前,中國的大學問家孔子便提出“百善孝為先”。他們對母親又是何等的尊重啊!是啊,試問一個國家如果連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那么這個國家又如何去談人口素質!一個連自己的生身母親都不懂得關愛的人又如何去愛別人?那么這樣的國家還談何發展?一切的規劃都將知識天馬行空!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母親讓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而我們最值得做的就是尊重、孝敬母親!
如果母愛如月亮,那么我們就是星星,永遠陪伴她左右;如果母愛如清泉,那么我們便是樹苗,永遠得到她的滋潤;如果母愛如大海,那么我們就是小魚永遠離不開海的懷抱;如果母愛如花朵,那么我們就是她周圍的青草,永遠襯托這神圣、偉大而又無私的紅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永遠不過時!
讀游子吟有感四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春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游子吟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兩句更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這首詩講的是:慈愛的母親穿針引線,手中托著兒子時常穿著的衣服。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細細地縫補衣服,擔心背井離鄉的兒子遲遲不歸。像小草一樣的兒女即使用一生的情誼,也無法報答有如春暉一般偉大的母愛。也就是說父母的恩情重如泰山,作為子女的我們難以報答。作者幾句平實而又強有力的詩句連接著母子兩顆心。
這首詩為什么幾千年來經久不衰那?我想,很多人都沒有深深思考過。因為這首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還表達了詩人懂得自己這一生恐怕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情了。如果我能像詩人的一半我都會樂不思蜀,能理解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供我上學,。關愛父母不僅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更是義務,從這點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一個孝敬長輩的人,才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人說,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就是金錢,可我說母愛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金錢有價可無私的母愛是無價的,在有生之年愛護我們的母親吧!這才是美的開始愛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