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搞笑寓言故事大全(2)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后,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欲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里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后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么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于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里以后,就什么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著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中國搞笑寓言故事篇4:乘涼避露
盛夏時節,酷暑難耐。太陽像個大火爐般掛在天上,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人們的衣衫都汗濕了一遍又一遍。樹上的知了扯開嗓子拼命叫著:“熱啊、熱啊!”讓本來就熱得不行的人們心中更添了幾許煩躁。
有個鄭國人,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樹。于是他就卷了草席帶著蒲扇到樹陰下面去乘涼。從早到晚太陽慢慢地移動,樹影也跟著移動。鄭國人發現了這個現象,就也跟著樹影不停地挪動他的席子,好總是處在樹影中,以免被太陽曬到。隨著太陽漸漸居中、偏西,樹影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到了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樹影又重新到了樹底下,那個鄭國人也就跟著回到了樹底下。
夜幕降臨了,月亮升上了天空,又在樹下投下了一片陰影。鄭國人又出來乘涼了。他想,晚上有露水,要是被露水沾濕了衣服可怎么辦呢?接著又轉念道:不怕,還是用白天的老辦法,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于是,樹影緊隨著月亮的移動而移動,鄭國人則緊隨著樹影的移動來挪動他的席子,滿以為這個可以用來躲避太陽的妙法子也一樣可以用來躲避露水。可是卻沒料到,他和樹影一起移動得越來越遠了。一夜下來,他的衣服和席子都被露水濕透了。
這個愚蠢的鄭國人,沒有想到太陽和月亮運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就生搬硬套白天的老經驗。我們可不能學他,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好問題。
中國搞笑寓言故事篇5:團結的力量
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斗,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后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于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中國搞笑寓言故事篇6:磬鳴有因
在洛陽的一座寺院里,有一只磬(qing)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出響聲,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又沒有人去敲擊它,它總是這么自己響起來。僧房里的僧人對這只會自鳴的磬十分恐懼,總以為是鬼怪在作祟,時間長了以后,這位僧人因驚恐而嚇出了病。寺院里上下都有些惶恐不安,他們請來許多術士、法師,讓他們施展出各自的高招,也沒有一個人能制止這只磬的自動發聲。這件事搞得僧人坐臥不寧,惶惶不可終日。
僧人有個好朋友,名叫曹紹夔(kui),他聽說僧人病了,便前往寺院探望。這一天,曹紹夔來到洛陽的這座寺院,見到自己的朋友面目憔悴,眼神惶惑,很是同情,便詢問病情病因。僧人把磬自鳴的情況和自己的懷疑都告訴了曹紹夔。正說話間,寺院里敲起了齋鐘。忽然,那磬又自己響起來了。僧人一聽到磬又響起來,自然是嚇得臉色慘白,跳起來一把抓住朋友的衣袖,哆嗦著說:“你聽……你聽……”曹紹夔已基本明白了磬鳴的原因。他見朋友嚇成那個樣子,不覺笑了。他對僧人說:“這樣吧,我能替你解除磬自鳴的侵擾,你明天擺好豐盛的酒宴等著我!”
僧人迫不及待地央求道:“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今天不行嗎?”
曹紹夔神秘地笑了笑說:“我必須回去拿一樣東西來才能解決問題。”
僧人以為朋友跟自己鬧著玩,不大相信他說的話,但是,還是抱著一線希望,為曹紹夔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宴席,第二天,曹紹夔果真來了,僧人十分高興,招待曹紹夔吃過飯,便一同來到那只會自鳴的磬跟前。只見曹紹夔不慌不忙從衣兜里掏出一把銼刀來,在磬上連銼了幾下,就告辭走了。
說來也怪,打這以后,這只磬真的再也不自鳴了。僧人不解其中奧秘,便專門找到曹紹夔,問是什么原因。曹紹夔笑笑,解釋說:“你僧房里那只磬和你們寺院里那口鐘有相同的頻率,那邊敲鐘,鐘一響就引起磬的共鳴,于是磬也就發出聲響,哪來什么鬼怪作祟!我只不過將磬銼幾下,破壞了它原有的頻率罷了。”僧人聽了,如釋重負,病也很快就好了。
凡事只要懂得它的科學道理,就能掌握它并改造它,而不致于疑神疑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