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寓言故事三個
最短的寓言故事篇1:馴化獐子
侯子為獐子造了間房子,開始馴養它。獐子的情緒很不穩定。它一會兒低聲呦呦地叫,叫過之后,就靜靜地呆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在思念什么;一會兒又嗥嗥地大叫,顯得很是悲涼。到了晚上,獐子不愿被囚禁在房子里,常常用頭去撞門。如果有人走近去看它,它就驚恐萬狀地在角落里縮成一團,一動不動地盯著來人。獐子雖然在這些方面表現得與人很相似,但還是難以將它的野性馴化。
仲鳧王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去對侯子說:“你顯然不善于馴養獐子,為什么你不把它交給我馴養呢?”侯子回答說:“你的院子里面有兩條狗,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狗,小的也是韓之盧的后代,十分勇猛。如果獐子被這兩條惡狗吃掉了,那可怎么辦呢?”王子聽了哈哈大笑,說道:“你不但不善于馴養獐子,而且也不了解我的兩條狗。我將會引著獐子去見那兩條狗,然后逐漸讓它們在一起吃食,逐漸讓它們晚上同住一個地方,逐漸使它們成為好友,而且還要讓它們的關系日益親善。我既然馴養獐子,當然只會使它的生活更安定,怎么會去傷害它呢?”侯子聽了這話,覺得有點道理,但還是囑咐說:“盡管如此,你還是派小童子看著點,用繩子把獐子拴起來,別讓狗太接近它。”王子聽罷沉思了一會沒有說話。就這樣,獐子就讓這位王子帶回去了。
過了三天,王子派人過來帶話給侯子說:“我已經不讓童子看獐子了。我的那兩條狗,看上去也很平靜、安寧,不像是想侵犯獐子的樣子。”又過了三天,王子又派人告訴侯子說:“現在我已經把繩子解開了,我的那兩條狗,也能與獐子和睦相處,很是親熱。雖然獐子還是存有戒心,但我相信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又過了三天,王子再次派人送來消息:“獐子已經消除了戒心,與我的兩條狗真的是親密無間了。”又過了三天,西旅氏狗卻趁獐子熟睡的時候,咬住了它的喉嚨,韓之盧狗也上去咬住它的兩肋,獐子就這樣被咬死了。
愚蠢的仲鳧王子不顧獐子和狗本是天敵,硬要逼它們相親相愛,當然會造成可怕的后果。我們做事也是一樣,不要違背規律蠻干,否則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最短的寓言故事篇2:獨目網捕鳥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那羅網上結滿了密密匝匝的網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
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里,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又在網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群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
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一只鳥頭只鉆進一個網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道:既然網住一只鳥只需一個網眼就夠,那干嘛還要去編結那么多的網眼呢?成百上千個網眼,難道一次能網那么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現在看我的吧。
于是他回到家里,將捕鳥的羅網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成單獨的小圓圈,然后把這些小圓圈分別系在一根長竹竿上,準備也到樹林中去捕鳥。
他把長竿靠在樹椏上,守候著鳥雀撞在那一個個的圓圈里,可是一批批的鳥飛下來,又都飛走了,他在樹林里守候了一天,連一根鳥羽毛都沒得到。
他沮喪地扛著長竹竿回家。路上別人見了都覺奇怪,問他:“你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用的?”
他回答說:“捕鳥用的。”
別人笑著說:“新鮮!還沒見過這種捕鳥的東西呢。”
他說:“這是我改進后的獨目網。一只鳥只需鉆一個網眼,我做的這個網不是比一張連結許多網眼的大羅網省事多了嗎?”
別人問他:“那你捕的鳥呢?”
他慚愧地低頭不語。
這個愚蠢的人只會片面、孤立地看問題,因此只看到了一只鳥鉆一個網眼的表面現象,卻不懂所有網眼在一起互相配合才能捕鳥的本質規律。
最短的寓言故事篇3:虛言招謗
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夜里在深山行走迷了路,看見了一個巖洞,就想暫且進去休息一下。可剛進洞就看見已故去的一位同宗的前輩呆在里面,嚇得不敢做聲,但這位前輩招手相邀十分殷切。想他一生慈善,不會有什么壞心,這子弟就上前拜見。
前輩的形態和語調與生前沒什么差別,略問了些家務事,互相感慨一番后,這位子弟問前輩說:“您的墓地在另一個地方,可為什么要在這里呢?”前輩慨嘆地說:“我在世時沒有什么過失,讀書時只是循序漸進,做官時本份供職,也沒有什么建樹。想不到在下葬幾年以后,墓前忽然樹起了一塊巨碑,上面刻的字除了我的姓名官職外,大都言過其實,有的甚至是憑空捏造,亂吹一氣。我一生樸實無為,自己已經很不安了,如今又引得游人讀了碑文后時常發出譏笑的聲音,周圍的群鬼也不時聚在一起觀看,更是嘲弄不已。我實在受不了如此多的閑言碎語,于是就躲避在這里,只有等每年祭掃之日,到原墓地去看看子孫罷了。”這位子弟婉言勸慰前輩:“有道德、守孝道的人沒有此等碑文不足以使家族榮耀。即便是大學問家蔡邕也不免寫些虛美之詞,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笑談自己靠寫溢美碑文賺過一些酒錢。古來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您老又何必如此耿耿于懷呢?”前輩嚴肅地說:“是非曲直,都在人的心中,別人即使可以虛言,自問卻很羞愧。何況虛言實在沒有什么益處,光宗耀祖主要在于子孫發跡,我等又何必再用這些虛詞來招人嘲笑呢?”說完,拂袖離去。
這個寓言故事顯然是虛構的,其意在警示活人:只有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故人,才能使人心安理得,精神也才可長存。要知道,心中的豐碑一定比豎起的巨碑更重要、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