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寓言故事
古老的寓言故事篇1:梓慶制鐻
梓慶是古代一位木匠,他擅長砍削木頭制造一種樂器,那時人們稱這種樂器為鐻(ju)。
梓慶做的鐻,看到的人都驚嘆不已,認為是鬼斧神工。魯國的君王聞聽此事后,召見梓慶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制成鐻的?”
“我是個工匠,談不上什么技法。”梓慶回答說:“我只有體會,在做鐻時,從來不分心,而且實行齋戒,潔身自好,摒除雜念。齋戒到第3天,不敢想到慶功、封官、俸祿;第5天,不把別人對自己的非議、褒貶放在心上;第7天,我已經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此時,心中早已不存在晉見君主的奢望,給朝廷制鐻,既不希求賞賜,也不懼怕懲罰。”
梓慶在把外界的干擾全部排除之后,進入山林中,觀察樹木的質地,精心選取自然形態合乎制鐻的材料,直至一個完整的鐻已經成竹在胸,這個時候才開始動手加工制作。
“否則,我不會去做!”梓慶向魯王詳細介紹制鐻過程后,繼續說:“以上的方法就是用我的天性和木材的天性相結合,我的鐻制成后之所以能被人譽為鬼斧神工,大概就是這個緣故。”
這個寓言教育人們,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執著、專一、忘我。梓慶制鐻雖然有些過分夸大精神作用,但是強調干事業摒除雜念、精神專注是非常重要的。
古老的寓言故事篇2:依人門戶
從前,每逢新春佳節到來,人們都要在自家的門兩旁貼上桃符,寫上一些吉祥喜慶的話,為的是祈禱新的一年人丁興旺,五谷豐登,做什么事都有好兆頭。這些桃符一般都要貼到下一個新年才換掉。
到了端午節,各家各戶又用艾草扎成一個人的形狀掛在門框上方,利用艾草的氣味來驅除蚊蠅害蟲,消除毒氣瘴氣。
有一天,門邊的桃符一抬頭,看見門框上用艾草扎成的小人掛在那里,便十分生氣,于是對艾草罵道:“你是什么東西,竟敢占居我的上位?”
艾草彎腰看了看已經破舊褪色的桃符,不服氣地說:“你都已經半截身子埋進土里去了,還有什么臉來跟我爭上位下位,你生來就只配在我的下面!”
桃符見小艾草人這么傲慢,更生氣了,便又說:“我起碼是出自文人之手,和筆墨香味有聯系,我的出身高雅。而你,來自田邊野地的一把蒿草,用幾截破繩一纏,配掛在我的上邊么?自己也不瞧瞧自己是副什么模樣!”
艾草人一點兒也不示弱,冷笑著說:“管你高雅不高雅,瞧你風燭殘年,主人早將你忘了,眼下注重的卻是我……”
就這樣,桃符和艾草你一句我一句,彼此爭辯不休,他們吵鬧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于驚動了門神。門神出來勸解正在爭論的桃符和艾草人,他說:“兩位兄弟,我看還是不要再爭吵了吧。我們這等人,本來就沒什么大本事,現在只不過是依附在人家的門戶上才得以安身混日子,還怎么好意思去爭什么高低上下呢?”
一番話,說得桃符和艾草人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那些本來就沒什么大本事、也沒什么才干的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卻偏偏還要互相攀比爭待遇,實在是可笑得很。
古老的寓言故事篇3:曹商舐痔
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被宋王派往秦國作使臣。他啟程的時候,宋王送了幾輛車給他作交通工具。曹商來到秦國后,對秦王百般獻媚,千般討好,終于博得了秦王的歡心,于是又賞給了他一百輛車。
曹商帶著秦王賞的一百輛車返回宋國后,見到了莊子。他掩飾不住自己的得意之情,在莊子面前炫耀:“像你這樣長年居住在偏僻狹窄的小巷深處,窮愁潦倒,整天就是靠辛勤的編織草鞋來維持生計,使人餓得面黃肌瘦。這種困窘的日子,我曹商一天也過不下去!你再看看我吧,我這次奉命出使秦國,僅憑這張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就贏得了擁有萬輛軍車之富的秦王的賞識,一下子就賜給了我新車一百輛。這才是我曹商的本事呀!”
莊子對曹商這種小人得志的狂態極為反感,他不屑一顧地回敬道:“我聽說秦王在生病的時候召來了許多醫生,對他們當面許諾:凡是能挑破粉刺排膿生肌的,賞車一輛;而愿意為其舐(shi)痔的,則賞車五輛。治病的部位愈下,所得的賞賜愈多。我想,你大概是用自己的舌頭去舔過秦王的痔瘡,而且是舔得十分盡心賣力的吧?不然,秦王怎么會賞給你這么多車呢?你這骯臟的東西,還是快點給我走遠些吧!”
曹商用喪失尊嚴作代價去換取財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他必然會招致莊子的痛斥。這則寓言對于社會上某些不擇手段追逐名利之徒,也不失為一面警醒的明鏡。
看過“古老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
1.古代經典的寓言故事
2.古老的愛情寓言故事
3.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精選
4.經典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5.古代必讀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