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張小嫻作品散文
1994年,張小嫻因連載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而聲名大噪,迅速走紅文壇,是繼瓊瑤、亦舒之后,兩岸三地最受歡迎的愛情小說家。下面是小編帶來關于張小嫻作品散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喜歡你才詛咒你》原文:
E說,那天她用了很多種語言詛咒一個男人,因為他吻了她一下。
他出奇不意的吻了她。她不知道應該怎樣做,于是就詛咒他一番。那個男人一臉尷尬地說:
“想不到你人這么黑心。”
其實她心里有點喜歡他:她一直期待他吻她。當他真的吻她,為了掩飾她的期待,
她只好言不由衷地詛咒他。
女人的詛咒,有時候只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法。
她期待那個男人今天晚上打電話給她,結果他沒打來,她就開始詛咒他。第二天,
他打電話來了,她心花怒放,忘了自己曾經詛咒他。
他約了她見面卻遲到,她一邊在街上等一邊在心里詛咒他。詛咒了他四十五分鐘之
后,他還沒有出現,他的手提電話也沒人接聽,她開始擔心他會不會有意外。她很后悔
自己剛才詛咒他,害怕那些詛咒會變成真的。再過了四十分鐘,他匆匆趕來。看見他一
點事也沒有,她立刻又詛咒他:
“你這個死鬼王八蛋,我以為你死了!”
她不是真的想咒死他,她剛才是害怕得要死。知道自己不會咒死他,她才敢咒他。
有關張小嫻語錄推薦:
1) 那些不再相見,甚至相見如陌路的舊情人,我們終歸會放下;然而,已經不再聯繫的一個好朋友,每次想起來,我們也會覺得可惜,我們會跟自己說,當時應該可以做得好些,那么,我們現在還會是很好的朋友。為什么當時不懂呢?終其一生,這份遺憾始終放不下,逝去的友情有時候比逝去的愛情更使人傷感。 --張小嫻
2) 人總害怕告別,不知道到了那一天會有多少遺憾與懊悔,又有多少眼淚,更不知道到時候是不是能捨?人生也許無所謂告別,不過是毅然轉身,換一段旅程。好好活過,就是最好的告別。 --張小嫻
3) 諸事不順,因為還是有脾氣。有脾氣,苦了別人,也苦了自己。放下脾氣就自在了,可這脾氣有時也說不上是怎么來的,那要怎么放下啊?只好拼命對它微笑、微笑、再微笑,跟它說:” 我不會敗給你。” --張小嫻
4) 某天,我的瞳孔、我的鼻腔、我的肌膚、我的懷抱, 突然渴求你的氣息。 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自你吻我的那一刻起。 這樣俗氣的愛情,俗氣的溫存,俗氣的你…… 為何我內心卻脹滿了歡喜? 對不起,在遇見你之前,我錯認了太多的路人。 --張小嫻 《你終將愛我》
5) 活著的每一天也可能是最后一天,惟愿我們能夠珍惜身邊的一份愛, 珍惜所有,珍惜所愛,也學著珍惜這輩子多么短暫的時光; 畢竟,當你回首,此生此世不過一瞬之間。 --張小嫻
6) 原來人可以度過最無望的日子,抖落身上的灰雨,重披一身星光。 --張小嫻
一天, 當緣分的小鳥翩翩飛舞落在你的肩頭,你也會遇到讓你幸福的重量。那一刻你會明白,一個人如果只有自己,畢竟太輕了。 --張小嫻
7) 漸漸老了,突然就發現,這世界多么像異鄉?而所謂永遠,竟是如斯短暫,再怎么漫長的相守,再怎么甜蜜的相依,終有一天,也要在紅塵里道再見。 --張小嫻
8) 我不想作長線投資。我把青春投資在他身上,他成功了,也許會愛上另一個女人。他失敗了,我一無所有。 --張小嫻 《面包樹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