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
分工完畢,大家立刻忙碌起來,刷漿糊的刷漿糊,貼春聯(lián)的貼春聯(lián),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熱鬧非凡。只見刷漿糊的二哥個子高,是一位一米八的帥小伙,一抬手就可以刷了,輕松的很,而大哥就不一樣了,有的時候還得踩板凳,但也忙得不亦樂乎,高興著呢;我和璐璐更是連蹦帶跳的,送春聯(lián)比媽媽和二娘裁得還快,像兩頭活潑的小鹿被放回森林,異常興奮,雖然兩手都被春聯(lián)染成了紅色,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情緒;老爸的活可是個苦差使,由于爺爺去世得早,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住,所以樓上樓下都落滿了灰塵,爸爸一掃,灰塵就紛揚起來,害得爸爸又是打噴嚏又是咳嗽,唉!是個好漢就得挑重活呀!
終于,經(jīng)過我們得不懈努力,春聯(lián)全都貼好了,被貼上春聯(lián)得奶奶家如同穿上了新衣服,立刻多了一份過年的氣氛,再加上奶奶家院子里的菜地上還有一層薄薄的積雪,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全家人喝著暖暖的羊肉湯,看著自己貼的春聯(lián),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是什么力量讓我們只用了不到20分鐘就貼完了這么多個門的春聯(lián)呢?答案就是團結的力量。如果其中兩三個人不干,也許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一半以上的人不配合,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大家團結協(xié)作,才能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2
春聯(lián),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過春節(jié)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慶祝方式。
媽媽說,她小時候,春聯(lián)的年味兒是從各家各戶寫的春聯(lián)里飄出來的。那時候的農(nóng)村,人們借助于春聯(lián)來表達自己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隨便來到一戶人家門前,大門口貼著“風調(diào)雨順大豐收,國泰民安頌華年”;灶臺上貼著“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雞窩邊貼著“五谷豐登,六蓄興旺”……這些樸實的春聯(lián)雖然寫得字稚嫩,但寄托著家家戶戶的心愿,蘊含著老老少少的期盼,散發(fā)著原汁原味的年味兒。
而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印刷出來的春聯(lián),字體清秀俊逸,讓我們自嘆不如,卻不大耐看,看多了覺得缺少靈動與人情味兒。“沒有了詼諧的語言,也缺少了傳統(tǒng)的墨香,更找不到媽媽她們以前的年味兒了。”我喃喃道。
媽媽知道了,笑著對我說:“那咱家今年的春聯(lián)就歸你寫了。”于是乎,她跑到文具店買了春聯(lián)紙。
一切準備得當,但構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想了想,推了推眼鏡說:“要不寫‘師指千條路,燭明萬里程’”?爸爸一聽,急忙擺手說:“不行,咱家又不是學校。還是讓我找一找吧,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幅馬英九的對聯(lián),蠻好的。”不一會兒,他嚷到:“找到了。‘四海承風送駿犬,八方幅輳迎天蓬’”。在一旁看報的爺爺說:“嗯,送駿犬,迎天蓬。不錯!”聽爺爺這么一說,爸爸馬上來了句:“橫批‘竹報平安’吧”。
我也受到這股激情勁兒的影響,拿出文房四寶,慢慢地琢磨著,待到“胸中有丘壑”了,才開始下筆,鮮艷的春聯(lián)紙上開始跳躍出一個個黑色小精靈。這些小精靈寄寓了我們家對新的一年最殷切的希望。
貼春聯(lián)是我和爸爸最拿手的。抹完膠水,爸爸負責往門上貼,我負責指揮,一會兒說這邊高了,一會兒說那邊低了,真是有趣。我們還將“福”字倒貼到門上,邊貼邊說:“福到我家了。”
我們都笑了。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3
春節(jié),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人們都很重視。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今天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lián),我們家也不例外,也跟著忙了起來。一大清早,爸爸像往常一樣,先弄糊鍋里剩下的米飯,再放了點開水,把筷子放在鍋里攪一攪,攪成粘米糊狀,爸爸把它放到了一邊備用。我也來湊熱鬧,幫爸爸拿來準備好的墨汁,倒進硯臺里,把新買的紅紙在桌子上鋪平。我接過弟弟手上的毛筆,輕輕地把馬良的“神筆”放在墨汁中沾了沾。媽媽說這個沾墨汁不是那么容易的,講究也是很多的,爸爸對墨水的濃密度和毛筆的潤濕度要求可不是一點點,我都按要求做好。開始寫春聯(lián)了,爸爸提起筆就像大書法家開始揮毫。隨著毛筆的走動,一個字“金”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十分灑脫,似乎在告訴我們爸爸在軟筆書法上的造詣不凡。不一會兒,“玉龍年吐寶慶新,金鳳含珠賀新年。”這副春聯(lián)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和弟弟贊不絕口,對爸爸伸出了大拇指。
媽媽抹了一點米糊在春聯(lián)反面,在門上定好位置貼了上去。我學著古人的樣子:雙手放在背后,雙腿叉開,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金鳳含珠賀新年,玉龍年吐寶慶新。”媽媽聽見了,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頭,笑瞇瞇地說:“你個小笨蛋,這個讀春聯(lián)也是有講究的,右邊的是上聯(lián),左邊的是下聯(lián),請你從右從左讀。”“為什么呢?”我疑惑地問。“古時候的文字是豎排的,人們都是從右往左豎著讀的,春聯(lián)也正是如此,先讀右邊再讀左邊。”媽媽說,“玉龍年吐寶慶新,金鳳含珠賀新年。這才是正確的讀法。”“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悟。
春聯(lián)是過春節(jié)的“必須品”之一,春聯(lián)美好的寓意象征在新的一年里日子紅紅火火。而我們老家的習俗更是要求所貼春聯(lián)必須是自己家人寫的,所以爸爸才能練就這一手出色的毛筆字。我也要像爸爸那樣好好練字,希望明年的春聯(lián)由我來寫。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了。有的人忙著貼門神、有的人忙著包餃子,有的人忙著放鞭炮……我和爸爸在忙著貼春聯(lián)。
我撕好透明膠布,拿起春聯(lián)正想往門上貼,爸爸問:“你會貼嗎?”“這還不簡單?”爸爸告訴我貼春聯(lián)是有的講究的,春聯(lián)分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和橫批。先說說我們家的春聯(lián)吧:上聯(lián)是:“財源滾滾隨春到”,下聯(lián)是:“喜氣洋洋伴福來”,橫批是:“財源廣進”。如何區(qū)分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的左右呢?爸爸教我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例如,我家的橫批是“財源廣進”那么上聯(lián)就在左邊,下聯(lián)就在右邊;如果橫批讀“進廣源財”,那上聯(lián)在右邊,下聯(lián)在左邊。其次如何分清哪個是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想分清,教你一個小秘訣:你要先把眼睛放在對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上,然后拼拼音,一般“一聲”、“二聲”是下聯(lián),“三聲”、“四聲”是上聯(lián)。
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終于把春聯(lián)貼好了。看著大門上紅紅火火的春聯(lián),我的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吟道:“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啊!我們又迎來了喜氣洋洋的新年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5
除夕日一大早,爸爸便要我跟他一起貼春聯(lián)。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我。我還小,當然是負責最簡單的任務啰——撕掉舊的春聯(lián)。這就是所謂的辭舊迎新嘛!
開始工作,只聽唰唰幾聲,下面的舊春聯(lián)就被我迅速“消滅”掉了。可上面呢,問題來了——我個子還小,夠不著呀!怎么辦?所以我只好向一旁的老爸求助:“老爸!過來搭把手!”老爸聽了,笑道:“啊?打把手?好嘞!”老爸啪啪地直往我手上打,疼得我啊啊直叫。我急了:“喂!老爸!我叫你‘搭把手’,可沒讓你打我手呀!”
老爸沒回答我,只是壞笑。笑夠之后,他擼起袖子,伸手把我抱了起來,我終于把上面的對聯(lián)也給“消滅”掉了。任務完成,我開心極了,終于能休息一會兒了。
接下來,老爸上場。他麻利地拿起沾上糨糊的對聯(lián),迅速地把它貼上門框。貼“福”字時,沒想到爸把它貼倒了,我驚訝地叫道:“呀,不好!爸爸,你把福字貼倒了!”
爸爸聽了,笑瞇瞇地對我說:“我是故意把福貼倒的,這意味著‘福到了’嘛!”我拍了拍腦袋,恍然大悟。
這次貼春聯(lián),我學到了許多,心里真高興。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6
“往左!不對!再往右一點兒!”唉,老爸可真笨,都貼了半小時了,還沒貼好一副春聯(lián)。
臘月二十三這天,我和爸爸就開始貼春聯(lián)了。我先準備了一些工具,就正式開始貼春聯(lián)了。
老爸拿起了正大門的上聯(lián)就敏捷地爬上梯子要準備貼春聯(lián)了,我也飛快地把透明膠帶遞給了老爸,老爸接過膠帶看都不看就要往上貼,可就在這時,我想起來了:上聯(lián)要貼在右邊,于是,我大聲喊道:“等一下!”老爸被嚇了一大跳,差點兒從樓梯上摔下來:“你叫什么,這不好好的嗎?”我不緊不慢地答道:“上聯(lián)應該貼到……”還沒等我說完,老爸就搶答道:“哦!我知道了,要貼在右邊!”真是的!這個老爸就喜歡插我的話!
就這樣折騰了半天,春聯(lián)終于貼好了!我也高興地說:“我們完成了!”可這時,從客廳里傳來了媽媽的聲音:“你們貼'福'了嗎?”這時,我才想起來門上應該貼個福。所以,我和爸爸又重新工作了起來……
年,我聞見年味兒了,貼完春聯(lián)后真覺得年味兒又濃了一大截兒呢!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7
春節(jié)來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貼上了鮮紅的對聯(lián),表示吉祥、鎮(zhèn)妖除魔,我們家也不例外。
爺爺告訴我:“對聯(lián)的用意是,早先過年貼對聯(lián)是鎮(zhèn)邪驅鬼,祈福納祥。對聯(lián)是由“桃符”演化來的,桃符產(chǎn)生于秦代前后,當時的桃符,是在深紅色的桃木板上書寫“神茶”、“郁壘”二神的名字。“聽了爺爺?shù)慕榻B之后,我更明白了對聯(lián)對我們過春節(jié)的重要性了。
開始貼對聯(lián)了,我的任務是扶梯子與指揮。叔叔上梯子貼對聯(lián),我把對聯(lián)給叔叔送上去,再給他拿上透明膠布。“不行,往左點,再往右點,好了!“我像一位有經(jīng)驗的指揮家自豪地指揮著叔叔。
忽然,一股凜冽的寒風刮了過來,叔叔手中的對聯(lián)忽地一下被拋出很遠。說時遲,那時快,我就像一支出弦的利箭一樣沖了出去。說實話,我那速度可不亞于世界短跑冠軍劉翔,“嗖”的一下,我又回來把對聯(lián)交給叔叔,叔叔的眼都笑成一條縫了,他還夸我真棒呢!在我和叔叔的努力下,大門兩旁的對聯(lián)終于貼好了,開始貼橫批了。
橫批一般要貼在很高的地方,難度也很大,我這個小指揮身上的擔子仿佛像巨石一般壓了下來。但是我心想:有我這個小指揮在,什么困難都可以克服,我能行!我用雙手用力扶著梯子,也同時指揮著叔叔,我們倆配合得很默契。只見叔叔小心翼翼地站在梯子的頂端,我更是小心翼翼地離開梯子站在不遠處,指揮著……
哇!終于貼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整個貼對聯(lián)的過程用了大約二十多分鐘,可我的內(nèi)心里禁不住發(fā)出嘖嘖的感嘆聲。“創(chuàng)大業(yè)千秋昌盛 展宏圖再就輝煌 橫批是大展宏圖 ”讀著爸爸精心挑選的對聯(lián),我的內(nèi)心又涌起無比的快樂!
貼完對聯(lián),該到貼門畫的`時候了。只見叔叔先關上大門,又拿起一張手持大刀武士的門畫在門的中央來回地比計劃著。叔叔真有耐心,邊干活邊給我講解貼門畫的方法:“人物的臉一定要相對,而不能相反,好嘍,遞膠帶!”在叔叔的喲喝聲中,我忙碌著,不一會兒,門畫也貼好了。
真可謂:過春節(jié),貼對聯(lián),家家開心過大年!……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8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我國傳統(tǒng)習慣,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掛燈籠。今天上午我和姐姐、爸爸一起貼春聯(lián)。
我問姐姐為什么要貼對聯(lián),姐姐說:“好吧,我告訴這就叫‘辭舊迎新’,對了那個是上聯(lián),那個是下聯(lián)”。我搖了搖頭,問:“什么是上聯(lián),什么是下聯(lián)!”姐姐說:“這我也不太清楚,快去問爸爸,他肯定知道。”我讓姐姐下梯子,我就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讀四聲的是上聯(lián),讀二聲的是下聯(lián)。”我很快找到了上下聯(lián),上聯(lián)是“好年好景好財運”,下聯(lián)是“福地福家福進門”,橫聯(lián)是“萬事如意”,最后爸爸在門中間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等爸爸貼好后,我發(fā)現(xiàn)爸爸那個大“福”字貼倒了,我大聲叫道:“爸爸!爸爸!你把”福“貼倒了。”爸爸笑著說:“是啊,福是到了。”我不解地問:“為什么這么貼呀?”爸爸告訴我:“倒”和“到”兩個字是諧音,所以人們在貼“福”字的時候總是把這個字倒著貼,祈求福利,這里還有個故事呢?聽到這里我迫不及待地想聽這個故事,我就追著爸爸講春聯(lián)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過去有戶人家,家里窮,讀不起書,不識字,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著春聯(lián),他也請教先生給他寫,先生知道他不識字,就寫了一個大大的福字。誰知,他把福字貼倒了,來他家玩耍的小孩子發(fā)現(xiàn)了,就大聲地說:”大爺,福倒了。“大爺爺說:”福到了好呀!“后來,就演變成現(xiàn)在的習俗流傳了下來,講完了這個故事,爸爸還給我講了春聯(lián)的一些知識。
貼春聯(lián)讓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感到了新聯(lián)換舊符的快樂。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9
噼哩啪啦……”一陣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吵醒,我一骨碌爬了起來,穿好衣服,興奮地奔出房去,你們要問我干什么這么興奮,因為今天是鼠年的最后一天。
吃完早飯,爸爸樂呵呵地對我說:“兒子,今天是大年三十,咱們一起去貼對聯(lián)吧!”“好呀!”我高興地回答道。
我拿出春聯(lián),在背面貼上雙面膠,這時爸爸拿起春聯(lián)對我說:“你知道那張是上聯(lián),那張是下聯(lián)嗎?”我想了一會兒說:“判上下聯(lián)是按照最后一個字的平仄聲來區(qū)分,上聯(lián)是仄聲,下聯(lián)是平聲,那么上聯(lián)是‘合家歡樂迎新歲’,下聯(lián)是‘內(nèi)外平安好運來’對不對?”“呵呵,完全正確!爸爸笑著說。
于是,爸爸忙把舊春聯(lián)揭下,帖上了新春聯(lián),我呢則在幫助爸爸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爸爸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我一聽頓時恍然大悟。最后,在門的正上方貼上橫批“福星高照”。
這大紅底兒黃金字的春聯(lián)一貼,我家門口立刻變得喜氣洋洋,年味十足,看!春節(jié)的腳步已經(jīng)來到大門口了!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10
春聯(lián)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春節(jié)必備項目。今年春節(jié)我回老家,觀看了一次春聯(lián)完整流程。
爺爺是個退休教師,老學究,很擅長寫毛筆字,所以寫春聯(lián)是他的長項。臘月28,爺爺拿著三條紅色的紙走了過來,神秘地說到:“我要寫春聯(lián)啦”!爸爸說:“還早著呢,往年不都是29貼的么?”爺爺說:“這你就不懂了,明天逢春,按黃歷規(guī)定今天就要貼好春聯(lián)了,明天以后就不能貼了。”我和弟弟妹妹們聽了異口同聲地叫道:“太好啦”!我才知道,原來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是要看日子的,不是想貼就貼的。
首先,爺爺先把紙壓平,然后用毛筆蘸了一下墨,就開始寫起來。只見爺爺揮舞著毛筆,時不時的顫一下墨。爺爺寫的非常從容,行云流水。大約過了十分鐘,爺爺就寫好了。他寫的是上聯(lián):合家歡樂樂小康;下聯(lián):和諧美好好庭園;橫幅:吉祥如意。每個字都是那么美觀得體,我們看了之后都拍手叫好。接著爺爺又寫了廚房,大前門的春聯(lián)。看的我好生羨慕。
爺爺把寫好的春聯(lián)以此擺放在地上晾干,接著就是貼春聯(lián)啦!我們像跟屁蟲似的跟著爺爺來到院子的大門前。爺爺搬來一架梯子,把春聯(lián)掛在梯子上,又拿來一瓶膠水。爺爺把上聯(lián)取下來,端著膠水瓶,小心翼翼的用小刷子蘸了下膠水,做出非常專業(yè)的樣子,把膠水涂在上聯(lián)的背面,我們看了哈哈大笑。爺爺把上聯(lián)貼在門框左邊,再用手掌把上聯(lián)押平。之后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lián)貼好,最難貼的數(shù)橫幅了,因為它的位置最高,要爬到梯子頂端才能貼到。爺爺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爸爸在下面扶梯。他的腿有點顫抖,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太高的緣故。爺爺涂好膠水后,把橫幅貼在門欄中間,回過頭來問我們貼的正不正。我們說往左邊向上一點就正了。爺爺左邊往上了一點,又問正不正,我們一起回答:正了。他又慢慢的下來,左看看,右看看,嘴里還念念有詞。接著爺爺又在橫幅下面貼了一排剪好的福彩,福彩飄起了,一下子就增色不少。接著,爺爺有寫了廚房和廳門的春聯(lián),然后把它們一一張貼好。這樣,家里的春聯(lián)就全部貼好了。
貼好春聯(lián),開開心心過大年啦!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11
大年三十,媽媽買回家一對春聯(lián)和一個漂亮的“福”字,我拿起來一看,喲!這幅春聯(lián)金光燦燦的,很是氣派。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人順家順百業(yè)順,福多財多喜樂多,橫批是五福臨門。我自信的對媽媽說:“今天就由我來把它貼上去吧!”媽媽將信將疑的看著我:“你行嗎?”“看我的吧,保證完成任務!”
我把春聯(lián)拿到大門口,找來了一瓶漿糊,媽媽幫我拿了一把椅子。一切準備妥當,我決定先把簡單的福字貼上去。喜氣洋洋的“福”字拿在手中,我一邊放在門的正中間比劃著,一邊在目測著門左右的距離,正準備往上貼時媽媽攔住了我:“等一下,你就這樣貼上去了?”媽媽笑瞇瞇的看著我。“難道不對嗎?”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看著我一臉疑惑,輕輕拍了一下我的腦袋,接過我手中的“福”字比劃起來:“我們經(jīng)常聽到福到了這句話,對嗎?所以?”“所以應該倒著貼!”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恍然大悟了。“沒錯,的確應該倒著貼。因為福倒諧音就等于福到嘛,這可是有講究的喲。”貼好了“福”字,我開始貼春聯(lián)了。我先把春聯(lián)反過來平鋪在桌子上,打開漿糊瓶,用事先準備好的小刷子在漿糊瓶內(nèi)攪動了一下,隨后小心翼翼的.在春聯(lián)背面上下刷了起來,哪知春聯(lián)好像不聽我使喚似的,漿糊刷到那兒它跟著卷到哪兒,怎么弄也弄不平,還搞得滿手都是漿糊。媽媽看到后,拿起另外一張春聯(lián),給我做起了示范:“漿糊不能抹的太多,刷子刷上去力度要均勻,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紙會和刷子黏在一起,而且貼上后也會不平整。”我按照媽媽講的方法又重新做了一遍,果不其然,這次順利多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搖搖晃晃的踩著椅子把春聯(lián)貼在了大門上,總算大功告成了!
看著這幅包含著美好祝愿的春聯(lián),我的心里美滋滋的。這一次貼春聯(lián),讓我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和經(jīng)驗的積累還是比較重要的呀!
貼春聯(lián)的作文有哪些篇12
往年過春節(jié)時,我總發(fā)現(xiàn),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著。今年貼春聯(lián),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lián),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和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lián),“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了,“福”字倒著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為什么偏著倒著貼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沒聽人家說”福倒(到)了”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說“漿糊話”:“倒著正著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說著,他拿起“福”字,就要倒著往門上貼,“慢!”我學著港臺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diào),攔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了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么不貼啦?”“顧問”粘著兩手面粉,遙控指揮,“貼,倒著貼!”我急了,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jié)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說!貼,給我倒著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了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著貼,不就是“福到頭”了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了,不就是沒有”福“了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為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說,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