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
早上,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就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包粽子啊?”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呀。”隨后,奶奶和爸爸也來幫媽媽包粽子。我也湊到他們跟前,幫他們添米添餡。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去煮。大家都在著急地盼望著粽子早點熟,好嘗一下味道。
“粽子熟啦,快來吃粽子呀——”媽媽將一串煮好的粽子拎上了桌子。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說著,笑著,開心極了。我一邊品嘗著粽子一邊問媽媽:“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啊?”
媽媽告訴我,古時候,我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聽到自己的楚國快要滅亡的消息,心里痛苦極了,就抱起石頭跳到汩羅江自盡了。人們擔心屈原在江河里會餓死,就把食物投入江中。人們又怕江河里的魚會搶屈原的食物,就用蘆葉把食物包起來。這樣,年復一年,就有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啦。
聽了媽媽的話,我重新撥開一個粽子。心想,今天我不僅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今天的收獲真不小啊!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特開心!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么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聯。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
端午節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后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節了吧。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3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歷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4
今天中午放學回到家,我就聞到一股濃濃的棕香。原來是端午節快到了,正好媽媽今天休息,就在家里包粽子。放下書包洗了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吃粽子。滿滿的一大盤粽子放在眼前,我都不知道先吃哪個好。
媽媽包的粽子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看著綠綠的粽子,聞著棕香,我已經餓了,管它三角還是四角,拿起一個剝開放在碗里,撒了一些白糖,狠狠地咬了一口,真好吃!媽媽是用江米配了一些黑米、玉米、蜜棗包的。我不喜歡吃豆子,所以媽媽沒有放豆類。媽媽說自己家人吃的,就放家里人喜歡吃的配料就行。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撒糖不撒糖都一樣好吃。聽說還有肉粽,我們這里很多人吃不慣,我也不喜歡。
總覺得媽媽包的粽子吃,爸爸說這是因為勞動的果實最香甜。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5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我們當地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粽子也分好多種:有肉粽子、素粽子、甜粽子、我喜歡吃甜粽子,因為甜粽子和糖一起吃,吃起來甜而不膩、口齒留香、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呀!
小時候不懂事,我問媽媽:“為什么有端午節,要賽龍舟?”媽媽慢慢說: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避邪,等,賽龍舟應該是因為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游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吧。
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有放假,回家還有:香噴噴的粽子吃,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媽媽總會帶我去巴曹過節:吃粽子、看劃龍舟、過溫馨而又難忘的一天。
包粽子可是外婆的絕活。外婆先把浸了一個晚上的粽子葉清洗干凈,準備好材料:糯米、蛋黃、蜜棗等。首先把粽子葉卷成空心的三角體,再往里面放進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把蜜棗或蛋黃放進去,再蓋上一些糯米,最后,把頂上的粽葉折下來,用一根細繩捆上,就大功告成了。外婆包完粽子的時候,我趁機也跑過去,拿起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做起來:先卷出一個三角體,再……原來做起來比看起來要難多了!我放米的時候,下面的小洞洞像漏斗一樣讓淘氣的米都逃走了。
這時外婆回頭看見了我狼狽的樣子。我對外婆說:“您教我包粽子吧。”外婆笑著說:“行,我就教你,一定要包的有棱有角。”經過我的努力,一個粽子終于被我包成功了。我包的粽子就像打了勝仗的兵一樣。
吃飯的時候,我吃著自己做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節前,奶奶都會準備好糯米、粽葉和包裹繩,準備裹粽子。奶奶可是個裹粽高手,只見她飛快地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尖底朝下,將米和佐料塞進去、壓實,把粽葉裹好,用繩子扎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誕生了。我也總會上去幫忙,學著奶奶的樣子包。可是,出現在我手里的總是一個造型古怪的粽子。
那一天,我們家門口總會多一束用菖蒲和艾葉做成的“寶劍”,大人們都說這是用來避邪的。可我覺得,每天進出家門時,最先鉆進我鼻孔里的都是這束植物發出的淡淡的清香。
端午節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滿屋的粽香和家門口的清香。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50字篇8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它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的中國人還在延續這一習俗,甚至還有一日的法定節日。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日了。
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也是和端午節一樣有趣的,我們要一起保護中國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