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篇1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征著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粽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尸體打撈回來,可怎么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粽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粽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篇2
“學習文化的最好方式是體驗。要不斷地用新方式,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激起他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這個過程一定是潛移默化的、漸進的。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實做。”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對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生活相融,青少年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答,引發公眾共鳴。
然而,受理念認識和方式方法的影響,現實中,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難免泥沙俱下,水平參差不齊。更有一些別有所圖的人,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做著違背文化發展規律、教育發展規律,甚至與中華傳統人文精神背道而馳的事情。比如,熱衷于炮制“千街一面”的明清風情街,或借文化名人節之名行商業買賣之實;一些國學班、周易班借傳統文化招牌瘋狂斂財。還有滿天飛的傳統文化讀本教材,只在乎如何跑馬圈地、搶占市場,質量上卻馬馬虎虎甚至漏洞百出。
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不是對每一項工作都孜孜以求,都盡力挖掘背后的文化精神、美學價值、道德境界,都盡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善美,都盡力做好傳統與時代的相融相通,那我們的工作就很容易淺嘗輒止、流于表面。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一項輕松容易的工作,宋代張載視“為往圣繼絕學”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一樣重要,足以見其任重道遠。當然,我們贊成“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實做”,并不是說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要下大力氣、不要趕快做,而是指要認識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一條漫漫長路,是一條艱辛的路,要尊重文化建設的規律,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溫情和敬畏。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篇3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于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幾年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臺歌曲大量涌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鶩,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是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篇4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包含著有剪紙、小孩穿的虎頭鞋、刺繡、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永遠是鈞瓷。
我有一個愛不釋手的鈞瓷,它是一頭小象,長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笨重的身體。一般來說瓷器有許許多多的顏色,有白色,有黑色,有紅色??這頭小象的顏色總體來說是紅紫色的。它是由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聽爸爸說它代表著吉祥如意,大富大貴的意思。
鈞瓷不僅漂亮,而且里面還藏著許多秘密呢,據網上介紹,鈞瓷古代也叫“窯器”,關于鈞瓷的資料,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為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以瓷土為原料。二、經過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焙燒;三、燒成后胎質堅硬致密,色白,透明或半透明,叩之有金石之聲,吸水率在10%以下;四、表面上有在高溫下和胚體一起燒成的玻璃質釉。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鈞瓷的國家,鈞瓷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由于鈞瓷潔面干凈美觀,堅固耐用,又具有造價低廉,用途廣泛,而且原料分布廣泛,蘊藏豐富。被成為人類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引起了人類物質生活革命性變化,并極大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社會上還流行起一句話叫“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鈞瓷。
我愛傳統文化作文600字篇5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就要屬過年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么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里面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寨的人們都要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半夜時分,“年”獸又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村東頭老婆婆家里,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便向老婆婆家撲了過去。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劈里啪啦”的炸響聲,“年”嚇壞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從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光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后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