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
今天,我讀了懸梁刺股成語故事,很受感動。大概的故事是:漢朝有一個叫孫敬的人,他很愛學習,常常讀書讀到深夜,為了防止自己睡覺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自己的頭發綁在一根繩子上,再把繩子的另一頭綁在房梁上,這樣只要他一低頭馬上就可以清醒過來。還有戰國的蘇秦,為了多讀書,晚上也要讀,他只要自己打瞌睡,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懸梁刺股”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刻苦學習。
讀了故事,我就想:別人這么認真學習,還我呢,上課時動來動去,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篇2
我讀了《后羿射日》這篇故事,這篇故事講得是:從前,天神帝俊有十個太陽兒子,他們個個都特別頑皮,同時出現在天空中,大地被烤的像火爐一樣,植物、莊稼被烤的的枯黃,江河湖海被曬得露出了干裂的地面,無數的人在干渴饑餓中死去,人們無法生活。于是,帝俊派神箭手后羿教訓自己的兒子,后羿背著神弓神箭來到人間,看到的悲慘情景,心里非常難過,神勇的后羿舉起弓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太陽為大地照明。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讀完這篇故事,我很感動,后羿不畏權勢,勇敢的射殺了天帝的九個兒子,因此,他獲得了后人的敬佩。
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篇3
兒時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歌聲中長大,每次捧起書,看著那毫無生命力的方塊字,我總是大喊沒意思,讀書是我做頭疼的事了,但經歷過這件事之后,我徹底改變了我對讀書的看法。
那一次我一時興起,從書柜里那里一本《動物百科》,一頁一頁地看著。其中有兩種動物吸引了我極大的注意力,就是鴯鹋和鴕鳥。書中介紹:鴯鹋和鴕鳥相貌相似,鴯鹋是僅次于鴕鳥的最大鳥,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鴯鹋有3個腳趾頭,而鴕鳥只有2個腳趾頭。
說來也巧,在看完這本書的第二天,爸爸就說要帶我們去富陽野生動物園去體驗一番。那天我們全家如期到達了富陽,按照流程我們坐上了觀光車,車繞過幾個彎之后,駛入了車行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幾只大老虎,從山上爭先恐后地跑下來,咆哮著爭搶食物。過了老虎的地盤,車又駛入了鴯鹋的家,因為鴯鹋形似鴕鳥,許多同坐的游客開始大聲的叫起了鴕鳥鴕鳥,這下可糗大嘍。待他們叫完之后。我站了起來,胸有成竹地說:“這是鴯鹋,并非鴕鳥只是形似而已……”話音剛落車上便響起了如雷貫耳的掌聲,導游小姐也當眾表揚了我。我的臉撲哧一下地紅了,耳朵根子也熱的不像話,兩只手不停地搓著衣服。車,一路的開著,我的心情也越來越好,因為動物園里的動物百科書里都有介紹到,例如:山魈、矮馬、小香豬等,對我的介紹游客們無不表示稱贊,連導游小姐都自愧不如了。
書就像是一位無所不知的導師,我們應該做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好學生!
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篇4
《安徒生童話》這是從奧巴馬小時候到普京現在的孩子之內的人都在看的讀物。可謂讓不少人受益,當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賣女孩的小火柴》……不,《賣小火柴的女孩》可謂家喻戶曉,當然,真實性有待參考。不過,有些人認為這篇故事很現實,但有些人又不這么認為。從故事中小女孩的死講起,她是很可憐。但從根本角度上看,她的死不僅是因為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原因,也有一點——她太善良了。
任何一個人在那種的情況下,都有去偷、去搶的可能,她卻沒有這么做。其實這么做的后果無非是關進監牢而已,牢里也很冷,但墻足以擋住大風,畢竟監牢的設計目的就是密不透風,甚至是三餐都有人包,跟所謂的“家”比實在是太好了。而不去干這些事的話也只是死路一條。同時,我猜安徒生也表達了這么一個觀點:“在這樣的時代里,沒有勇氣是不行的,敢于掄起斧頭去砸碎對方的腦袋的人才能活下去,不這么做就得死”。13世紀的成吉思汗也是靠無以倫比的殘暴才征服了半個地球,婦人之仁在那個時候只能幫倒忙。
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篇5
書如一泓清泉,洗凈因喧囂而浮躁的靈魂;書如一盞明燈,點亮因繁華而迷茫的道路;書如一片面包,填飽因空虛而饑餓的精神。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一本好書對于青少年來說,不僅僅是文化的積累,還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捧起一本本前人留下的經典,用心品味,用心研讀。
兒時,我們沉浸在格林兄弟與安徒生建造的一個又一個童話世界。白雪公主的善良讓她收獲了王子真摯的愛情;皇帝的虛偽讓他光著身子走在大街上被小孩子嘲笑;丑小鴨在逆境中努力生活最終變成白天鵝……看似幼稚的童話故事卻在兒時給了我們明辨善惡是非的啟蒙。一本本童話,代表的是滿滿的童年,沒有為成績而憂愁,為生活而煩惱,僅僅住在那個小王國里,閱讀著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著那種純粹的美好。
如今,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接觸的作者越來越多,給我最大影響的便是魯迅先生。這個在文壇上獨樹一幟的矮個子先生,卻在世人面前展現出高大威猛的形象。他拿筆桿子當槍使,總是準確無誤地射進敵人的本質;他借狂人之口,揭露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他以阿Q可笑的一生,批判了“精神勝利法”對人們的毒害。透過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一個以一己之力拯救民族的思想家的努力,也學會了清晰而理智地面對現實問題。每一次的閱讀,都覺得內心的喧鬧漸漸被書聲掩蓋,不懂的東西漸漸變得脈絡清楚。也許這就是“我讀書,我成長”。
以后,還有很多作品等我探索。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屠格涅夫的《羅婷》……這些轟動世界的名家大作構造了一個個虛幻的精神世界。它們在等待,等待有人叩開文學的大門,潛下心來閱讀,享受遠離浮華人間的另一種境界。
從古到今,先人求知的精神激勵著世人,靜下心來,去尋覓一個個高尚的人,透過他們的世界感受知識與力量的完美結合,文化與民族的激烈碰撞。讓我們不妨放下手機與游戲,離開酒吧與KTV,尋一處安靜的地方,捧著那些智慧的結晶,體會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
一年級作文關于讀書篇6
在暑期里,我讀了一本叫《森林里的'恐龍朋友》的書。講得是一頭高大兇猛的偷蛋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其他生活在原始森里的小動物們都很害怕偷蛋龍,但是偷蛋龍其實非常喜歡交上一個好朋友。可是它一看見蛋就會不由自主地把蛋帶回家。其實它并不吃蛋,只吃蔬菜和果醬。它只是把蛋孵出后送回失主,終于它交上了一個朋友,是布娃娃。本來他可以和布娃娃一起辛福快樂的生活著。但是經過烏鴉的騷擾,狐貍的挑撥,八哥的多話。使偷蛋龍進行了第一次偷竊,進行后,偷蛋龍非常害怕。便想躲起來,正巧人類開始發出恐龍尋捕令,小動物們把偷蛋龍假扮成恐龍島。辛運的躲過了人類的捕察。但是危險還沒有結束,烏鴉和狐貍把布娃娃關起來,要讓偷蛋龍再次進行偷竊。偷蛋龍為了保護布娃娃,只好按照烏鴉和狐貍的要求去做。中途遇到了烏鴉和狐貍想抓住它們。可惜讓它們僥辛逃脫。結果偷蛋龍被人類抓住了,小動物們為了解救偷蛋龍。共同想辦法,終于機智勇敢地救走了偷蛋龍,偷蛋龍和小動物們一起辛福美滿的生活著。
我讀完《森林里的恐龍朋友》這本書,懂得了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能欺騙別人,如果你欺騙了別人,最終別人不會再相信你的,我們還要樂于助人,因為樂于助人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給祖國抹黑。我們不能自私,你有好的東西時應該分享給別人。別人有好的東西時也會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