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
一月二十五日是大年三十,盼望已久的春節終于來到了。愛睡懶覺的我這一天早早地起床了。直催爸爸媽媽快點去奶奶家。走在大街上,我不禁四處張望,馬路兩旁張燈結彩,車輛、人群川流不息,正是熱鬧非凡。
我們大步急行來到奶奶家,只見涼臺上紅燈籠已經掛好了,門口的對聯也貼好了。奶奶正在準備香噴噴的年夜飯。茶幾上擺滿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梨、葡萄、蘋果、糖、瓜子、花生......樣樣齊全。
年夜飯做好了,滿滿一桌子雞鴨魚肉,還有特大號的大蝦……面對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我好像沒有什么食欲,心里只想著看春節聯歡晚會,只想著新年鐘聲敲響放鞭炮的時候。
春節晚會上,精彩的節目讓我至今難忘,“蝶戀花”、“不差錢”、“黃豆黃”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隨之鞭炮聲四起,煙花升上天空,有的像天上的流星,有的像盛開的花朵,真是五彩繽紛,光彩奪目。我和爸爸急忙跑到樓下,放了一掛一千響的鞭炮,此時整個小區成了鞭炮的世界,煙花的海洋,花了的情景持續了一個小時才結束。
看完春節晚會,我和爸爸媽媽打起了積木,我們的作品像北京的長城一樣雄偉、壯觀。
爺爺、奶奶對我說:“過年了,你又長大了一歲,你要更懂事了。”我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們的春節,這就使我們愉快的春節。
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篇2
古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中國人最為傳統,最為隆重的節日。多少人不辭辛苦奔回家鄉,就為那一頓年夜飯。“年夜飯”,是中國百姓對自己辛苦一年的犒賞,更是團圓的象征,是家人之間維系情感的紐帶。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年夜飯吧。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的煙囪上都升起了裊裊青煙,這時,廚房里肯定忙得熱火朝天,切菜的切菜,炒菜的炒菜。家里的孩子都在房間里看電視,吃零食。孩子們這么悠閑,大人們卻忙得不可開交。
廚房里,爸爸正在灶臺前做菜,爸爸那嫻熟的手法讓鍋里的食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過不了多久,一道紅燒肉就出鍋了。再看灶臺旁洗碗池邊的媽媽,在那里認真地清洗每一片蔬菜的菜葉,每一塊蘑菇的縫隙,她一定是想讓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都能夠吃上安全衛生的飯菜。再看到灶臺后邊的奶奶,正在那里添柴火,只看到奶奶被煙嗆得時不時咳幾聲,眼睛被煙熏得瞇成一條縫隙,頭上全是汗。看到這一幕時,我總會遞一條毛巾給奶奶。在客廳里的姑姑也是停不下來,在桌子上鋪好桌布,擺放好筷子、椅子。
過了許久,年夜飯終于準備好了。小孩子們在桌前,眼巴巴地看著桌上已上了而又不能馬上吃的飯菜,有時他們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夾一根香腸塞進嘴里。終于,人都到齊了,桌上滿是美味的菜肴,魚,肉,還有一個熱氣騰騰的火鍋“嘟嘟嘟”!爺爺一聲令下,大家便開吃了。桌下放著個大火爐,火爐旁還經常會趴著一只小狗,小狗在桌下徘徊著,希望能吃點什么,我經常手軟,總是夾點好吃的給它,讓它也體驗一下過年的味道。大家有說有笑,笑聲回蕩在這個溫暖的家里。
年夜飯后,大家便圍著電視看春晚。這是一年里最溫馨,最幸福的一天。
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篇3
在一個喜氣洋洋的早晨;我正蒙頭大睡;突然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急急忙忙穿上新裝;跑到門外;我看見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拜年問好;我跑到屋里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每家每戶都放鞭炮呢?“爸爸回答道:”因為放鞭炮可以預示在下一年里紅紅火火、順順利利、除舊迎新、家里沒有困難。“
爸爸放完鞭炮;我們一家準備去拜年。
我們在路上;看到馬路兩邊掛著紅燈籠;商店門口都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真像彩色的海洋一樣!
到奶奶家的時候;大家正在包餃子;妹妹也在包餃子;妹妹對我說:”新年快樂。“我也說:”妹妹新年快樂!“之后我又跟奶奶和大家說:”新年快樂!“大家紛紛給我和妹妹壓歲錢。
該吃飯了,我和妹妹跑到桌前,桌子上有許多美味佳肴,我和妹妹狼吞虎咽、風卷殘云一般吃了許多美食。
晚上,妹妹叫我一塊去飛炮,我馬上答應了,拿起飛炮和妹妹一塊去放我們一邊說話一邊玩,我提出了一個建議:玩五星陣,就是把花炮擺成十字形,再把大花炮放到正中間,這樣就成了五星陣,我和妹妹玩得正起勁的時候,伯伯拿來大花炮點著火,那火焰想飛盤一樣飛上天空,又像流星雨一樣落下,我和妹妹又驚喜又快樂。
這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新年的歡樂,也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富強和繁榮,我相信在下一年能比今年還生龍活虎、龍騰虎躍!
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篇4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所有的人都盼望著春節的到來,在我的記憶里令我最快樂的是今年的春節。
大年三十,我在爺爺奶奶家門上看到了一幅紅地兒金字對聯,這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的詩作《元日》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佳句。喜慶的氣氛灑滿了整個城市,人們都沉浸在喜悅和幸福之中。
下午廚房傳來了乒乒乓乓的切菜聲,原來是爸爸媽媽正在準備年夜飯。我把一張京劇名家名段的DVD盤作為新春禮物送給喜歡聽京劇的爺爺,爺爺夸我懂事孝順;奶奶給了我一個壓歲紅包,希望我新年學業上取得好成績。
快要吃年夜飯了,奶奶十分神秘對大家說:“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客人和我們一起過春節,大家都要熱情接待。”我說:“神秘客人?大年三十還會有誰?”奶奶笑而不答,過了一會兒,門打開了,奶奶用手輕輕地拉著一位老太太,原來是隔壁的孤老戶劉奶奶。把劉奶奶讓進來后,我奶奶高興說道:“我把劉奶奶請來同我們家一起過年,大家歡迎。”全家人熱烈鼓掌歡迎,劉奶奶也激動得熱淚迎眶,說道:“沒想到我一個孤老戶,能有福氣和你們全家過春節。”
好不容易等到了開飯,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了:雞、鴨、魚、肉、海鮮……我們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吃起了年夜飯。大家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溫馨、歡樂的氣氛。
吃過飯后,我們一大家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好快樂!
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篇5
我的家鄉是個山清水秀、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好地方。民俗節日很多,在眾多的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除夕了。
除夕這天,我和爸爸媽媽都要起個大早,將自家打掃得干干凈凈,并且還要放一掛炮竹,意思是辭舊迎新。收拾好一切之后,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還要一起去購年貨。我們這些貪吃鬼趁機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讓大人們給我們買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玩具和各式各樣的花炮,而大人們今天也特大方,我們想要什么,他們都會掏錢給我們買……不過這一天的高潮還是在日落以后。
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大人們都會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給自家的門楣上貼上一幅紅艷艷的對聯,據說這樣能避邪,又能迎來明年的好運。到了晚上,媽媽早就做好了香噴噴的菜肴,不過這頓飯意義非凡,人們要先把飯菜端到八仙桌上,還要在菜前的三腳鼎里放上三柱香,意思是后輩們不忘祖宗,年夜飯都讓祖宗先吃。在祖宗“吃”的時候,外人是不能打擾的,所以人們都要站在門外靜候。待祖宗“吃”好以后我們再吃。哦!對了,在每年的除夕里,晚餐上總少不了一道佳肴——湯圓。當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吃湯圓時,媽媽笑呵呵地對我說:“湯圓代表團圓,吃了湯圓,一家人就能夠在新的一年里團團圓圓的。”“哦,原來是這樣。”我自言自語地說。
吃好了年夜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放起煙花炮竹。你瞧,一枚枚煙花就像大炮似的直沖云霄,最終在天空中綻開了笑臉。煙花各式各樣,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你看到了這顆,又錯過了那顆。炮竹聲不絕于耳。那場面真讓人興奮不已。放完了煙花,一家老小都圍坐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觀看中央臺的聯歡晚會節目,還不時傳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真是其樂融融。
我愛除夕,更愛家鄉的除夕。
愉快的春節600字作文篇6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臘八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臘八節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說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里,三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于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
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并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