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范文關于春節
當然臘八粥更是小孩子臘月初八那天必不可少的重要期待。那個年代尚未有罐裝的八寶粥普及,家家戶戶都是自己配料熬制的。母親總是會提前預備好花生、紅棗、黃豆、綠豆、紅豆、大米、小米、冰糖等物品,在前一天晚上洗凈泡好,第二天早上在地鍋中放入物料加水燒開再轉入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睡夢中的我被甜甜的味道喚醒,粥已經黏軟香甜可口了。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在農村人的傳統習俗里,灶王爺的地位僅次于老天爺,一家人的吃喝全得靠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呢!所以怎么能讓灶王爺對自家的糗事閉口不言,那就蒸黏糕糊住灶王爺的嘴吧。一般而言,普通人家都會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蒸黏糕和花糕,借取降吉祥和步步高之寓意。對老天爺和灶王爺無比虔誠的母親,當然也不會例外。她總會提前很多天就準備好紅棗、黏米面等物品,直到二十三這天拿出來,和面、發面、蒸棗一系列程序,然后蒸一鍋粘糕再蒸一鍋花糕。黏軟的粘糕只有一個樣式,而貴氣的花糕則花式繁多。我對粘糕或花糕的制做過程不感興趣,唯一感興趣的是濃郁棗香對我胃口的誘惑。
八十年代的農村經濟尚不發達,沒有超市、商場之類的綜合性店鋪,不像現在:基本上可以隨時買到你想要的任何食物。母親會在小年過后的幾天里蒸好幾鍋饅頭和包子,放置在屋外的搪瓷缸內,預備著年后的親戚朋友來家里串門的時候吃。在那些我一覺醒來的深夜,總是看到母親里里外外忙活,桌子上放著霧氣氤氳著的饅頭和包子......那些麥香濃郁的氣味刺激著我的味覺,甚至于現在的夢中都能清晰地感知。
小時候我的最愛除了八寶粥就是藕盒了。所以我最喜歡的是臘月二十八的早晨,每年都是等我起床的時候,母親已經把炸藕盒的面糊和好,藕片切好,蔥姜芫荽肉剁碎備齊了。母親把調制好的肉餡均勻地夾到每一個藕盒(底部相連的兩薄片藕)中,我則把母親夾好的藕盒次第放入面糊盆中,父親再用筷子把藕盒放到油鍋里炸,哥哥負責燒火。藕盒炸好一大碗的時候,我們全家就開啟了邊吃邊炸的模式。等到外酥里嫩餡香的藕盒全部炸完,全家四口人個個嘴角流油,早飯和中飯合二為一了。
在那些等待春節的日子里,勤勞能干的母親總會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給我的味蕾制造出一些驚喜。其中母親的炸餅也是我的味覺小主。還記得第一次吃炸餅,應該是我在鎮小學上五年級的冬天。有一天中午放學回家,母親正在和面揉饅頭。我跟母親說,下午要考試,現在蒸饅頭等饅頭熟了再吃,時間緊張恐怕會遲到了……母親說:“天冷了,發面開得慢。妮兒不怕,我不會讓你餓著肚子去考試?!闭f著話,母親在爐子上放鍋倒油,然后把蒸饅頭的面重新揉成一大團,再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圓形厚片,在上面撒上一些蔥花、花椒面、鹽,再倒上幾滴香油攪拌并涂抹均勻,把圓形面一點點卷起來再用刀切成饅頭大小的小塊,揉搓成圓團再搟成一個個碗口大小的薄餅。等鍋里的油開始沸騰的時候,母親將小餅放進鍋里,那餅在熱油的激發下瞬間膨脹起來,兩面各鼓起一個金黃的大包,從裂口處滋滋滋地冒著熱氣……我在旁邊看得口水都要流下了。母親用筷子夾起一個小餅放在盤子里遞給我,囑咐我小心燙嘴,我接過盤子用筷子夾起炸餅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和蔥香的餅芯完美融為一體,好吃到眉毛都要飛起來了。
時隔經年,不惑之年的我也已經為人妻人母。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想吃的東西隨時可以買到吃到。偶爾我也會帶著兒子去餐館大快朵頤或者心血來潮做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以期樹立賢妻良母的高大形象??墒?,再高級的酒店大廚,再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都無法讓我品嘗到往日母親做出的食物味道……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悟出:母親腌制的臘八蒜、熬制的八寶粥、蒸的饅頭、黏糕、花糕、包的包子、炸的藕盒和油餅,那些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那些食物寄存著我童年的美好時光,是獨有的年代味道,是記憶深處留存的年的味道,家的味道,愛的味道!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2
今年的春節真令人難忘,貼春聯、拜年、舞龍……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放擦炮了。
大年初一,我用零花錢買了一大盒擦炮回來,我和兄弟周磊玩了起來。我們擺了禮花八卦陣選了其中一個點燃,五花八門的焰火向四面八方噴射出去,它們掩著紫,露著黃,映著白,撒著耀眼的流星,一層嵌著一層,美麗極了!
可是正當我們玩得開心的時候,居然發生了我意想不到了事,周磊的衣服被燙踴了,還被他媽媽罵了一頓。看著那副可憐的樣子,我不禁同情起他來,于是對他說:沒關系,只要沒傷到身體就沒事,下次注意點,就行了。要不咱們換個新玩法!他連連對我搖頭:我不玩了,我不玩了!
這時,我發現身旁有一個鐵桶,我心里亮堂起來,我點燃了一個立刻放入桶里。珰的一聲震耳欲聾的聲音從桶里傳了出來,我歡呼起來:成功了,成功了!這下安全了!磊磊也笑了,我們又開始開心地玩了起來。
這是一個多么難忘的春節啊!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3
“砰砰”,外面的煙花已在接連不斷地放著,那可吵得不得了,沒事,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嘛!
“砰”,又一聲,我不由自主地打開窗,像一只關在籠里小鳥,想快點看看外面美麗的世界,我一邊急忙地探出頭,一邊用力地推開窗戶。這可憐的窗戶,被我狠狠地一推,撞在了墻上又彈了回來,咦?奇怪,它不但沒有怪我,還和我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煙花。
窗外,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應有盡有,有煙花,有發出“噼里啪啦”聲的爆竹,有火光四濺的微型煙花。聲音交雜在,顯出一種不一樣的動聽,就像是林子里各種各樣的鳥兒歡聚一堂,唱起一首《森林交響樂》?!芭?”一個清脆的煙花聲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裝過頭,是一個大人在放,他拿著一個長筒煙花,蹲著身,全神貫注地描準著方向,生怕會打到別人家的窗戶,“啾!”煙花飛上了天,在空中炸開了,像一朵花,點綴了夜晚漆黑安靜的天空。偶爾會有幾個人路過此地,就會禁不住地看上幾眼。突然,另一邊響起了響亮的爆竹聲,“砰砰砰砰砰砰砰!”吵得我連忙捂上了耳朵,閉上了眼,關上了窗戶。
晚上七點多,爆竹和煙花的聲音漸漸小了,可能都回去看春晚了吧!咦,也對,我也該看看了。想著,我們一家人就打開電視看起來。
春晚正式開始了,我們一家聚在一起,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節目,你瞧,爸爸躺在沙發上,還蓋著被子,手里拿著搖控器,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媽媽則是在小板凳上,啃著瓜子,那動作非常流暢,還發出“咔咔”的響聲。“這幾條魚都是我的傳家之寶,它們能跟著我的口令做動作呢!”電視里,一位魔術師正表演魔術。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外面還是可聽見爆竹聲。過年了!我大一歲了!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4
春節到了,今年是我們全家在杭州過的第一個年。因為我們老家是有一種習俗,在搬新家的第一個年必須在新家過。
今年過年讓我們全家最開心的是我的外公外婆來杭州和我們一起過年,他們給我們帶了很多老家的土特產,有雞、有鴨、有魚、有肉、還有很多土雞蛋等。我高興的說:“過完年又要長胖啦!”大家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全家一大早就忙碌了起來,媽媽負責整理房間,爸爸負責貼春聯、貼福字,我負責掃地、拖地;外公外婆負責晚上年夜飯的食材。沒過多久我們家就變的煥然一新了,辭舊迎新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
吃年夜飯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習俗,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使家人的關系更加緊密。這就是親情,如果沒有這份親情,年夜飯就只是一頓普通的飯。今年我們家年夜飯的主題是火鍋,寓意著2018年紅紅火火。外公外婆準備了很多食材,有牛肉、有蝦、有蟹、有丸子、還有各種蔬菜等。我們一家人圍著火鍋,開心的吃著、喝著,享受著滿桌的美味佳肴的同時也享受著那份快樂、溫暖的氣氛。
吃完年夜飯,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各給了我一個壓歲錢,我開心極了!我們一家上街轉了一圈,由于空氣質量原因杭州城區不能燃放煙花爆竹,這倒是使街上冷清了不少,但是仍就給我喜氣洋洋的感覺!
以后我還會過許許多多的春節,雖然每個春節我們都會做許多相同的事情,但是不同的是我在一點點的長大。春節不但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更是見證我成長的記憶!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5
“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這是二年級時我們學的歌謠。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在春節前就回到了爺爺奶奶家。我們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春節。
過春節就要貼春聯。今年我和爺爺一起來寫。爺爺先準備好紅紙、毛筆、墨水和糨糊,然后教我在紅紙上寫福字。我用長長的毛筆蘸了一些烏黑的墨水,在光滑的紅紙上寫下一個端端正正的福字。最后要抹上糨糊,我把它貼在大門上,一個簡單的福字便寫好了。雖然寫得不是太好,但是也算是我的第一個作品。我開心地看著自己寫的春聯兒貼在門上,暗暗下決心:以后要好好練習毛筆字,爭取寫得比爺爺更好。我和爺爺不一會就貼好了所有的春聯。我望著貼好的春聯,感覺春節的氣氛更濃了,心里美滋滋的。每次從門口經過,總忍不住多看兩眼。
除夕的晚上,我們開始包餃子。爺爺搟皮,媽媽和奶奶包餃子,而我和爸爸就負責燒火了,全家齊上陣,不一會兒就完成了!自己做的餃子就是香??!
我們吃完餃子,就開始放鞭炮了。我好激動啊,趕忙躥出家門,天空中綻放的煙花五顏六色的,就像美麗的錦繡,懸掛在漆黑的夜空中。
過春節可真有意思呀!既可以貼春聯、吃餃子,還有大紅包。過春節可真好啊,希望我們一家人永遠在一起!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6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上了或火紅或金黃的對聯,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樂得合不攏嘴。興奮的孩子們有的目不睛地盯著電視,品嘗著一年一度的晚會大餐――春節晚會;有的急著給自己的長輩拜年,發短信,打電話,所有新年的祝福話語仿佛怎么也說不完;調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輩們“討要”壓歲錢;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開了鍋,五彩的煙花更是把這個特殊的夜晚點綴得絢麗多姿。
正月初一,農歷新年的第一天迎著人們的喜悅祥和而來。我這個平時最賴床的懶漢,今天卻起了個大早,因為我極想穿上我那美麗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我們小孩子走在拜年隊伍的前面,見到長輩們拜個年,說幾句吉利話,就可以收獲一大把的壓歲錢,然后拿到街上去買自己喜愛的東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長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對我們的放縱是那么的寬容,一切都有了,這就是過年的感覺。
“放鞭炮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小孩子們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響聲震天,四處飛濺,仿佛要把一個個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
奔波在走親訪友的路途上,我見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間大地,一條條新修的高速公路縮短了我們的行程,通往鄉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蓋,城市高樓大廈像雨后春筍,一年一個變化……
春節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那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的!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7
在老家,過春節第一件大事就是祭拜祖先。帶上香,帶上祭拜的豬頭、雞等食物,上山給老祖宗拜年。過新年了,當然要讓老祖宗先吃飽了!
第二件大事是放鞭炮。不管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愛買一盒鞭炮,搞搞惡作劇,在別人后面放一個,嚇嚇他。別人被嚇了,反而不生氣,而會嬉笑著扔回去。泥濘的小道里,便傳出了歡樂的笑聲。這便是老家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吃的。有桂花酥。有各種糖果,還有糖條。雖然形狀各式各樣,名字也別具一格,但千篇一律的都是甜甜的,一直甜到心坎里。正如今兒的小日子,甜!在新年里必須的,就是吃餃子。
正月三十天蒙蒙亮,全家總動員做餃子。大家一邊聊家常,一邊包餃子,雖三心二意,可樣子卻不差,有模有樣的。我也搓著手,拿一張皮,盛一大勺子肉餡,或菜餡,一手一手捏起餃子來。餃子個個挺著大肚子,胖嘟嘟的,可愛極了。這餃子可是盛滿了我們的愛意啊!晚上,大家邊說邊笑,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甭提多開心了。餃子還在碗里翻滾著,可我已經吃得夠撐了,但還是一定要把碗里的餃子吃完,不然,怎么對得起大家呀!
作文范文關于春節篇8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佳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跟五千歲的中華民族比起來也是不遑多讓。它傳承至今,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人們更是設定了不計其數的春節習俗,讓過年變得多姿多彩,更具儀式感。
而今年的春節,更是特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溫飽已有余”的生活狀況。我們現在的小康生活應該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實。今年我過年,因為是本地人,所以不用挪窩,除了看個春晚熬到凌晨就沒啥其他事了,所以當春節一月二十五號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依舊還是暈暈乎乎的。這就算過年了?現在大多數人過年的儀式感基本就來自回老家、吃年夜飯、看春晚,對聯福字也沒人貼了,門神變成了防盜門,鞭炮當然也不能放,也沒人祭灶神了。而為什么春節的習俗在逐漸消失呢?無非就那幾個理由,社會現代化,人們的步調加快,生活繁忙,大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經濟基礎不好,無暇顧及精神生活。全體中華人民都在為實現小康生活努力,無暇顧及其他。但小康生活的標準除了物質上的改善之外,還包括精神上的充實。當然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地方還是物質,等到物質上得到改善時才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充實。
現在中國也越來越向全面小康靠攏了,城鎮基本上人人家里都配置了一臺計算機,鄉下也實現了互聯網全覆蓋,之前的家電下鄉。從我身邊看,班級里,不會有人沒有自己的手機,課間討論的全是游戲小說,我們學校在剛入學的時候就人人都要交錢買學習用的平板,三千左右。再回到春節習俗上,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再次看到鄰居門上的對聯,防盜門也是可以貼對聯的啊,春節期間的寺廟人山人海,鞭炮就不必了。當然這也只是一種體現的形式了,重要的是關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實現全面小康。不過春節習俗該做的還是得做吧,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過年的時候放松一下,要是以后春節習俗真的消失了,那就是最大的遺憾。不要現在不做,等到以后去博物館看別人演示。
最后祝賀新年快樂,武漢加油!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