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關于的作文
讀初中比讀小學更辛苦,每天的作業壓得人喘不過氣。剛上初中,我對老師有一種神秘感,心里有時候會怕,怕遇到兇老師;我比較害羞,上課不敢積極發言。這些導致我上課經常走神,聽不好課。到漸漸清楚了每個老師的脾氣,我努力地補課,才發現已經落下了這么多課,補也來不及了。就在此時,您我敬愛的王老師,向我伸來一只手,讓我像看見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緊緊抓住,拼命往上爬,卻怎么也上不去,留在了半路。
您教我們語文,剛開始,您總是教我們自學,我們不習慣,經常私下罵您。漸漸地同學們不再罵您,因為我們徘徊在初中和小學大門的邊緣,正調皮,又遇上一個不聞班上事的老師,給了我們一個特權,我們更是樂翻了天,在語文課上很隨便,但反而考試考得很好。
因為您經常寫詩發表在報刊上,我們對您崇拜不已,上您的課也不那么隨便了。有時您也會為我們講解一些問題,或者讓我們多提問,這樣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更加地喜歡語文。每次寫完作文,您都會選出寫得特別好的,字斟句酌地修改,然后帶到教室里讀給我們聽。您還把一些同學的作文寄到報刊上發表出來,這讓我既羨慕又嫉妒。每次寫作文,我都用心地寫。打草稿,改,抄,但總會得到多讀多創作或者繼續努力等等評價,我的心涼了半截。但我并沒有灰心,仍用心地寫,終于我的一篇作文被選上并在班上讀了,我激動極了。這次成功使我更加熱愛語文,也使我的語文成績有所提高。
王老師,讓我說聲謝謝您。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2
獨處是一種能力。
———題記
常常會聽到有人在抱怨自己“很孤獨”,其實,孤獨很難具體去定義,但它卻是我們所有人都逃不開的一種情緒。
交往和獨處本是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對于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必不可少,只是比例不同罷了。
我也曾陷入感到孤獨的困境之中,曾嘗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加健談,但總覺得不太習慣。正如周國平所說的那樣,“由于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獨處。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于是我開始尋找孤獨帶來的好處。
每當夜幕降臨,孤獨便會悄然而至。尤其是夜深之后,拉開窗簾,我便能看見漆黑的夜空,唯有臺燈微弱的光照著自己的臉,投影在窗戶上,這便是最安靜的時刻,往往也是最孤獨的時刻。這種時候我開始思考自己一天所經歷的事,有好的,有壞的,有做得對的,亦有做錯的。每當我思考完這些,往往會變得更加清醒。從某種意義上說,孤獨使我更加明白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讓我能沉下心來反省自己。因此,我感謝孤獨。
置身于這個喧囂紛擾的世界里,沒有人可以遠離孤獨。有的人會因為孤獨而痛苦,有的人則學會享受孤獨,我更傾向于后者。
孤獨,它其實更類似于一種樂趣。它能賦予我更多的時間,在更安靜的環境里去讀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以,當你身處孤獨時,請不必擔憂,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下心中的包袱,去享受這屬于自己的時刻。
這讓我突然想到前不久著名材料物理學家柯俊在京逝世,享年101歲。柯俊院士走得十分安靜,人們對此的關注也很少,反而有更多的人去關注某某明星的八卦,對此,很多人憤怒,哀嘆“科學受到了冷落”。其實不然,熱度對于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是寶貝,對于科學家卻是毫無意義的東西。真正專注于做某件事的人,是不會在乎別人是否關注他的,他們與孤獨為友,卻鑄就輝煌。
一粒種子耐住一冬的孤獨,只為在破土而出那一瞬綻放自己的那抹嫩綠。人亦是如此。所以,當孤獨悄然而至,請微笑去接納它。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3
他是我的朋友,雖然很幼稚,甚至有些貪玩,但是他的一句鼓勵,就好像黑夜里為我點亮的明燈。
我七年級時在解數學題上經常煩躁,心情總是冷靜不下來,各種大小考過度緊張,甚至不停地為各種小事糾結……
直到他為我點亮了那盞明燈。
記得一次數學考試前幾分鐘,我坐在位置上緊張地發抖,數學是我最討厭也最害怕的科目,此時我的腦海被恐懼占領,幾乎沒有讓我去思考題目的余地。
“啪!”
他一掌拍到我肩上,令我暫停了一會兒沉思,“你怎么啦,不開心嘛,干嘛這樣啊?”
我沒有理他,讓負能量重新充斥自己。他接著又說:“你昨天玩了游戲嗎?那對數學可有幫助了,昨天我就玩了好久……”
“夠了沒!”我怒了,心里想著怎樣把他推開,一個“智障”能對我說什么有用的話?這時,他又說“我覺得你很聰明,數學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幾個數字和字母嗎?你要無所畏懼,迎難而上。數學老師實際上對你很好,她還想讓你進a班呢!”
上課鈴響了,考試要開始了,這時我才反應過來,他的話隱隱約約在腦海中浮現,雖然他說的不是什么文縐縐的大道理,語言也很樸實,但他的的確確是想幫助我,他真的想我變得更好,簡單而又非同一般的鼓勵,緩解了我的緊張,讓我相信自己。果真在成績出來時,我考了滿分。
在這之后,每當我遇到一些問題緊張時,都會想起他的提醒,來自朋友樂觀又善意的“謊言”。冷靜下來,讓自己淡定從容,緊張已不是困擾我的問題了,他是我的提燈人,感激萬分。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4
清朝趙翼說:“凡相角技藝,彼此君者,為對手。蕓蕓眾生,彼此的存在,不是一枝獨秀才是春,而是百花竟妍花滿園。”雄鷹振翅,欲爭高低;魚翔淺底,適者生存。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因為對手,彼此的生命更據有昂揚的激情與活力;因為對手,彼此的信念里多了份篤實的堅定與意志。在我的小小世界里,我也有一個自定的對手,她在我的心里既是我親愛的同學,又是我真摯的朋友,更是我勇敢追逐萌生“見賢思齊”的小對手,她就是——劉茜。
她有著一雙充滿知識的雙眼,眼角中帶著一絲機靈的看向每一個人;小巧的鼻子顯得十分秀氣;干凈紅潤的嘴唇透露著滿腹的書卷氣。給人的感覺仿佛是無時無刻都是在思考著什么。
我的“對手”,是一個品學兼優,樂思好學的女孩。同樣的課堂,同樣的老師,知識同樣的流進每個人的腦海,卻總是讓我覺得,在她的大腦中發酵、醞釀的知識之酒更芬芳,更香醇,而且香飄十里。語文課上,她文思泉涌,下筆有神,字字珠璣,動人心扉;數學課上,她思維敏捷,舉一反三,對答如流,游刃有余;英語課上,她發音標準,口語流暢,音色圓潤,擲地有聲。每學期,她都能穩居前三,而且多次考試成績都優于我。我是一個不服輸的女孩子,雖然我也名列前茅,但總是不及她,比如這次期末考試,她語文高我三分,數學和英語是雙百分!最后,她領先了我7分。回家后,媽媽雖然依舊鼓勵我,但之后,當她每每看到我學習不努力時,總是會丟我一句:“你看看人家劉茜多優秀,上課那么認真,你呢?“其實,我很煩媽媽拿我跟劉茜比較,但我又不得不暗暗佩服她,要知道,她可是友阿杯金獎得主,作文比賽總能拿到一等獎的人。
因為有了這樣的對手,我從不敢氣餒。我開始認真閱讀,常常捧著書手不釋卷,我從文字里找出鮮活的靈感,汲取最豐富的營養,豐盈我的靈魂,厚重我的素養。數學方面,我重視積累,每做完一套試卷,我會反復檢查,用專門的錯題車收集錯題,用各色瑩光筆標注步驟。英語課堂,我更是孜孜不倦,多背多記,加強語感,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在比賽中精進口語。而這一切的努力,都是我的小對手帶給我的勇氣和力量。我捧著一張張獎狀、一個個獎杯時,我的內心不由得心存感恩。
對手,不是敵人,對手,是你內心的一種勇氣暗示,是你堅持不懈的源流,是你百折不饒的精神支柱,更是你追求優秀的人生動力!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5
常去的書城,一轉角,遇上小學同學的幾率是萬分之一吧,就那么巧,我碰見了黃浩華。
我們坐在茶吧里,點了兩份奶昔,他放下書包,拿出一本輔導書在寫。浩華說自己最近在學吉他,“呵,手指頭有時都能被弦勒出痕來。”如果是我,我便不會有這毅力,我怕痛。幾年前,我報了跆拳道班,只不過試學幾天,便直不起腰了,更不用說腳背一陣一陣的生疼,我的跆拳道生涯便在我的哭聲中落下帷幕。“只是覺得王宇航能把吉他彈那么有勁、那么帥,便有了一股學到底的干勁呢。我還年輕,可以多嘗試、多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東西。”浩華說道,又拿出了好幾本輔導書,她的包還是鼓鼓的。“學習壓力重嗎?”我疑惑地看著她迅速的填滿書上的空白。
“呵。”她的微笑有些僵硬,只是嘆了口氣,輕描淡寫的一句,“還好吧。”
直到我們走出茶吧,她終究是說了,“當初曾經說要在一起的朋友,勾勾手說永遠的時光,到現在好像有些蒼白。”這與學習壓力有什么關系?我看向她。“以前背地里說句誰的壞話,朋友的那句‘不跟你好了’好像有些幼稚呢。與現在比,與她們有話掖著比,那些都顯得萬分珍貴。”我下意識地點頭。“沒有朋友,一個人在角落里學習,就像平行線永不交集那般孤單……小學的時候,我并未付出多少,卻有很多獎狀、有好成績,連上下學都有人陪著……現在想想,當時對那一切的不屑多么可笑!”她搖著頭,低下了眼眸,看不出喜怒。“沒有老師關注,沒有優秀的成績。突然想挽回曾經那一切,可是再努力也沒有收獲,于是更著急去付出。可是,遙遙無期的感覺太過痛苦,每日活在痛苦之中,我也變成令人討厭的人……”于是我明白,這就是壓力罷。她不過換了一個角度講述。
我們去買了很多吃食,在一家店里看見一個男孩子在哭泣,只不過為了一根棒棒糖。我對浩華說,“我嫉妒他。”
向大人撒嬌的年齡已經過了,賭氣和朋友鬧別扭的時光不復返了,青春的列車將開往何方?
我望向天空,天上的浮云那么遙遠,那么自由。我渴望是浮云之一。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6
陸游的《游山西村》中說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誠然,若不是挫折這道“險峰”橫擋眼前,我們就不會有發現“柳暗花明”的機會,我們也不會積累更多的經驗與閱歷,我們更不會發現原來自己如此堅強到可以跨越這挫折,迎接那美好的明天。因此,生命因挫折而精彩。
挫折可以帶給我們淡定從容的成熟與智慧。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自身的寫照――保爾.柯察金,在經歷了身體上所不能忍受的病痛后,克服了向挫折投降的自殺舉動,而轉身于用文字投身于更為激烈的革命斗爭當中。這時的他不再象熱血青年一樣沖動,而成長為一名真正有著鋼鐵般意志的革命戰士,等待光明來臨的那一刻。
挫折可以更好地激發我們的潛能。在貝多芬雙耳失聰之后,他克服了對于一個音樂家致命的創傷,暴躁一段后,寫出了廣為傳頌的《貝九交響曲》。若非失聰,他怎會知道自己對音樂的天賦與感受如此之高,或許不再反復鉆研如此之久,我們可能也聽不到這經典之作了。
挫折可以讓我們在未來中做的更好。幼時的蘇軾曾自負地寫下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經過一位婆婆“請教”后羞愧地把對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最后成為一位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范仲淹也正因幼時家貧劃粥之艱,更激起其求學的刻苦,最終成就了一位憂國憂民具有仁人之心的政治家。
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一種缺失與遺憾。南唐后主李煜從小在皇宮中嬌生慣養,就像自己所言:“玉樹瓊枝作煙籮,幾曾識干戈?”歌舞升平沒經過敗仗、政治交往失利的洗禮。落下了一個階下囚被毒死的結局。到去世還吟著“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的感傷詩句……
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挫折,感謝挫折。在挫折來臨時不應退縮,拿出勇氣面對它,冷靜下來想出應對解決的方法與其斗爭。因為戰勝了它,人生便多一分積累,多一分回味,多一分精彩。當自己白發蒼蒼的暮年回想起來,會慶幸自己跨過那一個個挫折,會感謝那挫折中的積淀,會被自己的勇氣智慧感動。直到那時,才會真正明白――人生折而精彩。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7
我要感謝的人有很多,比如家人、老師、同學、朋友。還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因為有了你們的幫助,可以使我更快成功。也要感謝那些鞭策過我的人,因為你們可以讓我更快成長。
不過我最要感謝的是爸爸媽媽,因為你們生我養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感謝媽媽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感謝爸爸讓我成為一個小男子漢。爸爸媽媽給我的關心與教育時時刻刻體現在生活中,有一次中午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有我出去吃飯,桌上有一道我愛吃的牛肉,也有我不愛吃的青菜。我光吃牛肉,但發現爸爸媽媽一口都沒吃,于是問他們“爸爸媽媽,你們為什么不吃牛肉啊?”他們說:“兒子,你吃吧,爸爸媽媽不愛吃。”到了晚上,媽媽在家做飯又給我做了牛肉,還做了火腿腸,這一次我光吃火腿腸,牛肉只吃了幾口,但發現上午不吃牛肉的爸爸媽媽此刻正在津津有味的吃著牛肉。這一刻我終于明白了原來爸爸媽媽并不是不愛吃,而是因為關心我,想讓我多吃。這時爸爸嚴肅地對我說:“兒子,吃飯不能挑食,要什么菜都吃才能營養均衡,尤其是小菜一定要吃,吃菜不要喜歡吃哪樣就只夾哪樣,不要表現出猴急的樣子,好像怕別人搶掉你的菜似的,吃相要優雅一點,更要做一個有教養有修養的人,長大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
爸爸媽媽感謝你們,謝謝你們對我的付出,謝謝你們讓我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幸福的家庭中,我一定不負你們希望,健康快樂成長,做一個有用的人。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8
我的心中,永遠都有一個提著明燈的“天使”,她提著的燈永遠不會熄滅,永遠都是那么明亮,永遠在我迷惘的時候,照亮我的心房,為我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個提燈的人便是我的朋友。朋友是我最知心,最了解我的人。有一次,我因沒考好被爸爸媽媽批評。做晚飯時,醬油用光了,媽媽讓我下樓到超市買。買完后,我不知為何走到了朋友家門口,按了朋友家門鈴。朋友一開門,我就沖了上去,撲在她的懷里,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住地往下掉。只記得朋友就像我的知音一樣,一直安慰著我……我停止了哭泣,她才把我帶進她家中。這時,我耳邊傳來了一首很動聽、悠揚、婉轉的旋律《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心里漸漸地平靜下來。再回過頭來,看見了朋友那張可愛、微笑著的臉,忽然一陣暖流涌入我的心里,把我失落的心變得溫暖起來,照亮我繼續前進的方向。
朋友笑嘻嘻地說:“還好你是在門口哭,否則我家就要被發大水似的淹沒了。下次哭時,記得買張飛機票到非洲去,那里的人們會很感謝你的。”我被她幽默的語言逗笑了。她問我:“發生什么事情了嗎?讓你哭成這樣?”我告訴了她事情的原委。她說父母也是為我好,關心我,并鼓勵我道:“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加油!”我眼眶中再次閃現了淚花。
等我回到家,媽媽問我為什么去了那么久,我只是微微一笑。
她總是發信息向我噓寒問暖,還不時講笑話給我聽,從這顆可愛的“開心果”身上我獲得了不少快樂。她是我迷路時可以帶著我走出迷霧的那個“提燈天使”,她溫柔的話語滋潤著我的心田,那種感覺,猶如春風拂過盧溝橋,清雨浸過九寨溝;猶如那縷縷光明從縫隙中迸裂出來,讓我走出困境;猶如在你心靈深處默默提燈守護的天使,給予我溫暖,使我不再孤獨,不再彷徨。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9
小朋友,你還記得你的啟蒙老師嗎?我還記得,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我很喜歡她,因為她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
楊老師身高一米六,臉蛋紅撲撲的,帶著一副金色眼眶的眼鏡,夏天愛穿連衣裙,冬天愛穿黑色的棉襖。楊老師雖然五十多歲了,但看上去并不老,像年輕靚麗的少女。楊老師是一個善良,關心學生的好老師。她經常像年輕老師一樣,帶我們玩游戲。
有一次,天氣晴朗。下課了,同學們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打球;還有的在比賽跑步。這時,楊老師來了,對我們說:“我們一起來玩‘老鷹捉小雞’!”同學們聽后,都高興地跑來了。有一個同學自愿當“老鷹”,楊老師當“雞媽媽”。
游戲開始了,“老鷹”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雞媽媽”也帶著“小雞”們閃來躲去。突然,“老鷹”抓到了一只“小雞”,那只“小雞”就只能當“老鷹”了。我們快樂地玩了十分鐘。老師笑了,我們也笑了。快上課了,有些同學的心還在操場上,還沉浸在幸福與歡樂之中。
楊老師還教過我們做勞動。
有一天,放學后,楊老師教我們掃地,她指示同學們先把桌子移開,再把椅子放上去,然后讓同學們拿著掃把,最后讓同學們像擦玻璃一樣在地上掃,不一會兒,教師里就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時,我們看楊老師,她已經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但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楊老師還教過我們跳繩、跳舞、寫字……為了不讓我們在玩耍時受傷,楊老師在班上多次教育我們,不要推擠,要友好團結。我很喜歡楊老師。
楊老師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很感激她。我要親切地叫她一聲“楊媽媽”。
感謝關于的作文篇10
從小,老師這個詞在我的腦中就產生了概念。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做游戲。學前班里,老師教我明事理。上了小學,老師教我知識。就這樣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學。我以為老師只是教我做事的人。到了現在我才明白老師的真正意義。他們時時刻刻都令人敬佩。
有一次,我病了。可正在學校,老師知道后,關切地問冷暖,還急忙聯系我的家長。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老師像媽媽一樣愛我們。老師是“媽媽”。
病后,老師耐心地給我補課。我又知道了老師和藹可親,對學生一絲不茍。我懂得了,老師是照亮我們學習道路的“明燈”。
還有一次,我犯了錯誤,老師沒有批評我,而是親切地教導我,讓我走出了迷途。我又明白了,老師是看見我們這些小樹長歪,就修正的園丁。
老師為我們做的僅僅是這些嗎?不是的。他把青春都獻給了我們,老師為我們付出了一切。最后,留下的是桃李滿天下呀。這不正是詩句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嗎?
老師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學生們,這豈能不令人敬佩,另人感激!他們不圖回報,只記那滿天下的學生,只求教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世界上正因為有了這些育人的春蠶,才會如此美好。我們要感謝老師,用最真誠的感恩心說一聲:“老師,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