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咽國,格列佛去過的這幾個島國和那些獨特的文化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我也喜愛旅行,讀著讀著,仿佛我自己也置身于那些奇風異俗之中,隨著作者的經歷或喜或驚,或樂或悲。作者生動的描述經常讓我忍俊不禁,反復閱讀,不能罷手。
然而,看完之后,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內容引人入勝的,更是針砭時弊,諷刺了當時英國的現狀。并且用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人類和動物的關系,如慧咽國里把馬作為高等動物,而人是低等動物,從這個特別的角度來提醒人們不能和耶胡一樣粗俗、無禮。書中多次用人或物來暗指當時英國的情況。作者用心良苦,希望人們看完他的書后能夠多思考,并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
版《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喬納森用簡練樸素的文筆,引導我穿行在天馬行空的字里行間,格列佛懷著滿腔熱血,帶領我遨游四國。跌宕起伏的情節在無形中揭露了當時社會的丑惡矛與盾。
主人公格列佛在“羚羊號”中遭遇風暴而開啟了他奇妙歷險的第一站——小人國。在這里,朝廷通過跳繩選拔官員,兩國之間會因雞蛋先吃哪一頭而持續苦戰。格列佛在這里的所見所聞仿佛都充滿了幻想與不可思議。但這并不能讓不甘寂寞的格列佛停止冒險的腳步,他在經歷過一波三折后,來到了大人國。“珍稀動物”的他在洋洋得意地介紹故鄉時卻遭遇到制度古樸的大人國國民們的質問。他們厭惡格列佛口中的卑劣政客與流血的戰爭,三年后,格列佛在驚險中離開大人國回到故鄉。但他那刻在骨子里的熱愛冒險讓他登上“好望號”,再次開始歷險。這次,他所在的船只竟遇到了賊船,格列佛僥幸逃脫,被一座飛島救起。在這里的人們穿著怪異,相貌異常,整日沉思默想。
怪誕的教學方法與荒謬的思想令人瞪目結舌。后來,格列佛再次受聘成為“冒險號船長”,卻不料被囚禁,接著被放逐到慧骃國,這是我和格列佛都向往著的地方。在這個烏托邦國度里,馬是理性的載體,而人形動物“耶胡”則是邪惡骯臟的牲畜。格列佛一心想留在這里,卻因慧骃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消滅所有耶胡而無奈離開。從此以后,格列佛決心與馬為友,不與他人同流合污。
書中,喬納森利用高超的諷刺藝術,通過具體情節,含沙射影地指出當時英國各種制度以及政教措施的黑暗和愚昧。這不禁讓我感嘆祖國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條件,也讓我學會珍惜與感恩,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同時,喬納森所極力宣揚的“人們應腳踏實地的活著”,令我陷入深思,懂得實事求是的道理,受益匪淺。
版《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格列佛游記》講的是一個叫格列佛的人四次航海都流落在島上,那四次到的島。都是一個個與世隔絕的國家,他們分別是: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慧因國。還講了佛列格怎樣逃出小人國、巨人國或被護送出飛島國和慧因國。在這里,我也不多說,就給大家講一講飛島國的故事吧。
佛列格跟著船長到了日本,由于賺了很多錢,船長在日本買了一艘帆船。由佛列格擔任船長。佛列格在海上遇到了海盜的襲擊,被海盜流放了。海盜只給了他一只小船和四天的食物。在第四天的時候,佛列格登陸了。他看到了一個飛行的島嶼。他被島上的人救上島。島上的語言和衣著讓佛列格很奇怪。佛列格在飛島上學到了他們的語言并發現當地的人們只對數學和音樂感興趣。他還到了飛島國了領土拉格多和格勒大錐島晚,最后本護送回英國。
從這個故事我知道: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我讀過很多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格列佛游記》。書中描寫了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經歷的事情。他在旅程中遭遇了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
在小人國,格列佛是一個龐大的巨人。他的食量相對小人們大的驚人,每天,他都要吃掉一千多個小人的食物。逐漸地,食物都被格列佛吃光了,小人國鬧饑荒了。國王只好決定餓死格列佛。格列佛得知這個消息,想方設法逃出了小人國。
格列佛逃出小人國后,經過艱難的航行,又來到了一個有著超大巨人的國度,這就是大人國。在大人國,格列佛被當成玩物被人買去玩耍、逗樂。歷經種種磨難后,格列佛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格列佛游記》是一本非常有想象力,又有趣又有意思的書,寫出了格列佛千辛萬苦,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他是一個勇敢機智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很喜歡格列佛這個人物。
版《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發表于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說。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里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沖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游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后,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游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版《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讀了《格列佛游記》后,起初并沒有多大的感覺,只覺得它跟一般的游記一樣,純粹是記下主人公在海上諸島歷險的過程。雖然懂得它用了諷刺的手法,可卻不知道它諷刺的對象。所以我覺得閱讀小說時,第一步并不是拿起書來就讀故事,而是應先弄懂一些對理解文章有幫助的社會、文化等背景知識,如作者的生平,其所處的時代及社會環境,等等。
說起來不怕大家見笑,我以前看小說時,從不肯看前言或譯序之類的文字,因為我總覺得那些都是廢話,看那些根本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所以讀這本書時,我也照例沒去看譯序。直到看完全書后,我不太理解,才帶著懷疑的心去看譯序。看后我發現許多原來弄不懂的問題都在其中得到了答案,獲得了解決。我第一次感到前言或譯序是那么重要,它剛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關的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及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還可以讓我們了解小說的大體內容。
在這部小說里,作者的心態前后差別非常大。剛開始他牢記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教誨,盡量掩飾自己的政治媽媽的缺陷和丑陋,而竭力宣揚她的美德和美麗;可到最后,他把人類批判到極點:主人公格列佛回家后非但沒有游子重歸故里的激動,甚至覺得自己的家人十分怪異,不讓他們靠近,更有甚者,他竟對人類的長相、氣味產生了厭惡感。
剛讀完這本書,我也指責作者,無法理解他的作為。我覺得他不可以這樣對待人類,因為若沒有人類,哪有現在的他。可后來細細想想,跟慧骃相比,人類實在是應感到慚愧萬分。因為慧骃是那么好,具備種種美德和理性,而人類是那么卑鄙齷齪,貪婪好斗,骯臟淫,好吃懶做。
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它讓世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每一個看了這本書的人,都應徹底地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的是野胡?我們生活的世界為何不能像慧骃的國度那樣,到處充滿著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