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手寫讀后感600字
在前幾天,我剛讀完了一本書,叫:《格列佛游記》。
單看這個名字,格列佛像是一個壞人,就跟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一樣,沒鼻子沒心沒肺的,但是,又看看這個游記,壞人應該是被關起來的,不應該流浪在外,像所有的旅行家一樣自由地穿梭于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這是講的.一個什么故事呢?格列佛是好人,還是壞人,是逃犯,還是旅行家?
我最喜歡講述格列佛剛到小人國那一段,格列佛的頭發被一個大x繩纏住了,兩只手被綁在一起,腳也綁在一起,動彈不得,而且只要格列佛一動彈,圍繞著他的小人們就會拿箭射他,當然,這是在小人國,人小,武器也就小,就跟給格列佛撓癢癢一樣,然后,小人國國王給格列佛松了綁,因為他覺得格列佛并不可怕,而且還大酒大肉的招待格列佛,還給他安排了六百個仆人,每次負責每人給格列佛喂兩次飯,因為他救了人,國王寧愿犧牲自己國家豐富的食物財產來幫助格列佛的饑餓問題,就是為了讓格列佛繼續留在這里幫助小人國干小人國居民干不了的事情。讓格列佛信任小人國,首先也要讓小人國的居民接受這么個巨人。
我的感受是只要你對他人好,他人也會對你好,就像小人國的居民對格列佛一樣,雖然他們大小不同,雖然他們語言不通,但是,格列佛幫助了小人國,所以小人國所有的人們都喜歡格列佛。
如果你看了我的讀后感覺得有意思的話,那就抽空讓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你買一本,讀讀看看吧!還有,讀完一定要寫讀后感噢,再向大家暴露一些有趣的故事噢!
格列佛游記手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你相不相信有只有手掌大小的人嗎?你有沒有想象過自己會像玩具一樣被別人玩弄于鼓掌之間?你有沒有看見過有人只長著一只眼睛?你不相信也得相信,這就是格列佛所看到的,體會到的。
《格列佛游記》的主人公雷米爾魯·格列佛是一名外科醫生,他在船上工作,他經歷過許多次航行。有一次,不幸在蘇門答臘島遇難,漂流到利立浦特島(也就是小人國)上。島上居民身高都只有六寸左右,因此,和他這英國人相比較,他真是碩大無比啊!后來,他又起航,但卻在巨人島——布羅布丁魯那克島擱淺了。那里的國王身高有六十尺之巨,這會兒格列佛又變成“小人”了。不久后,他來到了飛島,那是個與世隔絕的世界,人們的觀念封閉阻塞。在島上盤桓數日后,他出發到海上瀏覽,到過日本。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個慧骃國的地方,那里的人外形好像馬,有高度的智慧、自制力、禮節,就象生存在幻境中似的,他知道他們是慧骃族,對人類十分排斥。在島上生活了一陣子后,他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鄉,可是他卻不能適應那兒的生活。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身輕松:格列佛終于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了,我為他感到高興。可我卻感到慚愧,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公平,每個人都像是戴上了虛偽的面具,一點兒也不信任別人,這個社會簡直是冷漠到極點。那些號召和宣言更本就是屁話,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們是該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再看看慧骃國的公民,他們公平正義、勤勞勇敢,是我們的榜樣。我多么向往慧骃國的生活,我真想也去那兒冒險一下。
讀完了這本書,我真切的希望我們的國家也能像慧骃國一樣,沒有邪惡,只有善良和正義。我們應該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讓社會變得更有愛心、更美好。
格列佛游記手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故事里的真善美和丑陋人物形象對比鮮明。就如第一卷中的內務大臣與財政大臣——一個是善良、對友誼負責的人;另一個則是暗地里與人勾心斗角,多疑的“翻版曹操”。游記中慧馬因("馬因"是個漢字,由于無法打出字來,就用合成)國的慧馬因所具備的美德似乎是當代人民所期盼擁有的——它有著仁慈的心靈,熱愛自己所有的同類,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有困難的伙伴。
然而,對于我來說,還不如一匹馬。事情發生在我六歲時,那是一個多好的年齡,天真無邪,童心未泯,然而小小的我狠下心腸便做了一件“萬劫不復”的事!我的同桌是一個貧窮得連筆都買不起的小男孩。上課做練習總向我借文具。一節課向我借兩三次文具,煩不煩啊?!他有時甚至是不問自取,這讓我更惱!就是這樣,一天復一天,那股難咽的氣終于爆發!我要玩弄他一把!讓他知道本人也不是好惹的!一天,他拿著一支暫新、漂亮的鉛筆在大伙兒面前炫耀。
我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待他走開了,心中萌動了歪念:正是耍他的時候!我悄悄的拿了他的筆——丟進垃圾桶里。他回到座位上,發現他的寶貝不知所蹤,便心急如焚的東翻西覆。他淚汪汪的鬧著:“那可是爸辛苦攢錢買來的。不見了,怎么對得起爸。"當時,我如熱鍋里的螞蟻——團團轉,心中鬧著自己,怎么辦,你可誤人子弟哦!我悔疚極了!好同學,我做錯了!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有困難的伙伴,呵!我不配!我想彌補,但是,能夠嗎?你我再也不是同學了。離開小學時的最后一抹夕陽,告訴我:一切皆盡了!《格列佛游記》不僅在諷刺人性真惡,還在抨擊我的人格!原諒我嗎?
格列佛游記手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這幾天,讀了一篇小說名叫《格列佛游記》,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帶入一個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諷刺的語言描述了一個混濁的社會。讀完之后,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如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當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劇情,也使我為之心驚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數主人公在小人國的經歷。
曾經來往繁密,友好的兩個國家,不來夫斯古帝國和利里浦特國,受貪婪野心的驅動,導致兵戈相向,發動戰爭,主人公幫助利里浦特人打敗了不來夫斯古帝國的入侵,受到厚賞。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義而直接拒絕他國國君的無理要求,卻讓國君無法接受,從此在國君心中種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員暗中中傷主人公,他在國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變為魔鬼,以至與個別朝廷官員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這就如同書中所說“偉大的功績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時你拒絕滿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從前立過大功也絕不能得到寬恕”。
讀到此刻,我顫抖了,不由得感到一絲心寒……所謂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國君心喜;小人對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詆毀形象。想到這,我不由得感嘆歷史上的忠臣最終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幾個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個。
這篇游記寫出來的,在我腦海呈現出的,是一個渾濁,無情的生活,是過去的生活的縮影!從作者描寫隱含的嘲諷和蔑視中,處處體現出抗爭精神。而游記反映出來的當時的社會風貌,也讓我明白到在時代進步的背后往往充斥著不幸與荊棘,但無論如何,它畢竟是生活,這篇小說可謂悲喜交織。
格列佛游記手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小的時候,常聽父母講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當時聽得津津有味趨之若鶩,長大了才知道是假的。長大了,我讀了格勒佛游記再次接觸到了“大人國”,“小人國”但這次,卻是辛辣的諷刺。
這本書講的是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船航行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海岸上。當他蘇醒過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自己已被細細的繩子捆住了,而周圍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來,他來到了小人國。后來,他又先后見了有二十米識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喚鬼魂的“巫人”、丑陋自私的“耶胡”、聰明而高貴的“慧骃”……這些新奇的故事從各種角度,批判,諷刺了當時英國混亂的朝綱。
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陰險和野心讓我重新認識到了人性邪惡的一面,人們為了利益,為了自己,不惜干出許多駭人聽聞的事來。在小人國嫉妒占據了大臣的心于是,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了主人公頭上。這不僅讓主人公心寒,更讓我們憤怒。就是這么一個小人國,其內部的腐朽和戰爭,也終有一天會將其自身毀滅。
大人國的和平安樂反襯出了英國的腐朽,雖然主人攻擊力松贊英國,但大人過皇帝還是把他問的啞口無言———畢竟,這是事實!他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里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寵愛的侏儒鬧矛盾、斗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傷害。這,以顯示出了英國人的虛榮,陰險。
慧馬國,他遇到的不是人,而是馬,但卻襯托出了英國人的無知。
為什么,人性的弱點再次暴漏無疑,因為人性就是如此。因為人懂得太多,所以失去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