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有感300字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寫好讀弟子規有感300字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讀弟子規有感30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弟子規有感300字篇1
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叫你時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回用父母。父母叫你做事要利索的去做,不要去偷懶。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是對我們好,應該恭敬地傾聽。做錯事了,長輩教導我們時應虛心接受,不能狡辯。
不能讓父母傷心生氣。看到這兒我心里非常內疚,以前爸媽叫我我都不聽,只顧玩,媽媽讓我做事,我都叫姐姐去做,嗯,都把爸爸媽媽的話當耳邊風,每當他們教我做人處事時,都不當回事,每當他們說我時,我都會頂嘴。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不懂事。從此以后我要改掉這些毛病,決不犯錯,聽從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個好孩子。
讀弟子規有感300字篇2
《弟子規》為清代康熙是山西絳州人李敏秀所作。我早對這本書有所耳聞,當時,我只知道“弟子規,圣人訓”這六個大字,直至今日,我才得知我所知的那六個大字,僅僅是《弟子規》中的一些皮毛而已。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誦讀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范,《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39;教誨而編程的。此書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
《弟子規》第一章:總敘講的就是作為學生,就要有學生的言行規范。今天,我主要讀了《入則孝,出則悌》這一張讓我深有感觸
本章主要講孝,古代圣賢的教導,首先就是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長。本章讓我明白父母生我養我談何容易,就是這些,也夠讓我們感激涕零。我們那還能不孝順他們呢?從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現在,不學習為大。我們就算是不為自己,也為他們的養育之恩,就這些,我們難道不該報答他們嗎?
讀弟子規有感300字篇3
我讀過《弟子規》這本書,里面的內容不僅精彩,還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使我明白,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勤儉節約,什么是寬宏大量……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時候,我想到以前媽媽叫我幫她晾衣服。我說了聲“啊”,等一等,又認真地看電視,媽媽說了好多遍,我才懶洋洋的站起來,現在想起來,我那時候是我不應該呀!
我又看到了一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時候,我想到以前我經常因為一點點小事情,就跟妹妹吵嘴,想到這我的臉一下子就變紅了,爸爸和媽媽經常說“當姐姐的就應該讓著妹妹”,那時候我硬說爸爸和媽媽偏愛妹妹。現在想起來是多么不應該啊!
還有一句“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我就想起以前有的人說我的短處,我就覺得他是針對我,我心里就感到生氣,然后也針對他,現在想起來真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
總之,這本書讓我學會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它處我學會了怎樣和別人相處。
讀弟子規有感300字篇4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對國學的教育就非常重視,在日常學習中老師教我們研讀了《弟子規》、《三字經》,其中的育人警句至今讓我歷歷在目。
如《弟子規》中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不僅讓我們懂得尊敬父母,更讓我們明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父母平時的教導是為了我們更好的成長,我們應該恭敬地聆聽。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父母的責備教誡,更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因為父母的責備大部分都是出自于關心,所以即使是父母說錯了,我們心里明白也不必跟父母頂嘴,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通過學習國學,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良苦用心。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孝順父母,學會感恩老師、學校,用自已得所學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讀弟子規有感300字篇5
今天,我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從中領悟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每天都讀一遍,讓自己心中灑下更多善良的種子,并且把善良帶給身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
《弟子規》里有許許多多做人的基本,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產”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件“財產”。《弟子規》這本書帶給我了快樂,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看,用他來打開我的心結。
每當我面對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弟子規》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雖然他只是一本書,但有著巨大的魔力。它可以讓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我非常欣賞《弟子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學習《弟子規》,并且幫助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