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苦兒流浪記有感
寫讀后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作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要怎么寫讀苦兒流浪記有感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讀苦兒流浪記有感,供大家參考。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1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叫做《苦兒流浪記》的書,受益非淺。
書中主人公雷米,原先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孩子,但出生六個月就被壞人偷走丟棄。他被好心的巴伯蘭太太收養,但又被脾氣暴躁的養父賣給一個流浪藝人。在與這位流浪藝人和他那群可愛的小動物在法國各地流浪賣藝時,這位流浪藝人又不幸逝世。雷米又被一戶好心的人家收養,但這戶人家也因為五年后的一次意外而破產。雷米又被迫流浪,他在流浪途中遇到了朋友,他們一齊賣藝,但又因為幫人下井運煤而被困進底,在一位學識淵博的礦工的指點下才僥幸活了下來。好不容易回到了養母身邊,養母帶來了親生父母的消息,原本以為能夠見到親生父母,哪知又是壞人派人害他的……最終,雷米找到了親生母親,回到了原本屬于自我幸福美滿的家,他們一家人又過上了和和美美、無憂無慮的生活。
一個在童年時代被人偷走、被人遺棄、無依無靠的棄兒,一個曾不斷被命運捉弄、顛沛流離、死里逃生的窮孩子,最終不但恢復了自我的姓氏,還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就是這樣一個男孩,他靠的是什么?是應對生活的勇氣,堅信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無論生活有多苦,有多累,他都對明天充滿了信心與完美的期望。
看著雷米那么勇敢,我不禁想到了自我。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忽然,我看見幾只蟑螂從床下跑了出來,我當時嚇的在床上跳來跳去,尖叫著,正好爸爸媽媽回家來,我才有了些依靠,不怕了。爸爸連忙幫我打死了蟑螂,我才松了一口氣。事后才發現自我那么膽小怕事,跟雷米比,根本無法比,差十萬八千里哩!
我要向雷米學習,做一個像他一樣樂于助人,心地善良,對未來懷有滿腔熱情的好少年。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2
《苦兒流浪記》讀后感張老師說過: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讀《苦兒流浪記》后深受啟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困難也很多,一部分人會被困難嚇倒,有的垂頭喪氣,有的皺起眉頭,還有的甚至知難而退。可另一部分人卻會勇敢地去面對困難,想方設法地去克服困難,最終戰勝了困難。主人公雷米就是這樣的人。在寒假里,讀完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使我深受感動。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雷米,他是一個有錢人家的長子。因為他的叔父想得到他母親的財產,便把他偷走,并扔在了巴黎的一條大街上。巴伯爾將他抱回家,養到了8歲,由于生活所迫,巴伯爾又將雷米賣給了江湖藝人——維泰利斯。從此,雷米便以流浪小藝人的身份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活。
在流浪的途中,雷米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遇到了很多事:他在森林里遭遇了狼的偷襲,使他的師傅維泰利斯失去了兩條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雷米和師傅演出時,維泰利斯的寵物猴子心里美先生給凍死了。還有一次,他和師傅睡在采石場。他的師傅因為饑寒交迫而凍死了,雷米卻因抱著狗——卡比,而存活了下來。后來,老爹又收養了雷米,但是不久,老爹因欠債未還而進了監獄。雷米只好離開這里。在途中,他遇到了好友——瑪西亞,便和他一起以賣藝為生。
面對這么多的苦楚,他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借頑強、堅韌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和生母團聚,找到了親人、朋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讀完這本書,我被雷米不怕困難的精神深深感動,同他相比,自己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真是太小了,可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克服困難的決心卻無法同雷米相比。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爸爸的指導下學騎自行車,開始時,一會兒撞到樹上,一會兒撞到墻上,有一次甚至差點掉進水池里,渾身被碰得青一塊、紫一塊,哭鼻子的事情就不用說了,當時我似乎覺得自己永遠也學不會騎車了,后來在爸爸的鼓勵下,通過反反復復地練習,我還是終于學會了騎車,騎車的水平也不斷提高。現在,每當我悠閑自得地騎著車子的時候,我總在想,當初要是自己遇到困難就退縮了,現在肯定只能看著別人開開心心地騎車子了。
做數學時,我經常是一遇到難題,就不去做了,可經老媽一講,我才知道這些題目原來非常簡單。其實只要我堅持去做,積極動腦思考,相信我的數學成績一定能提高。在這本書中,我被書中的主人公雷米深深地感動了,不論環境多么的惡劣,我們都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克服困境,走向成功。讀了這本書后我決定一定要向雷米學習,要學習他那頑強勇敢的精神,不被困難打到,以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來面對生活。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3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境,仔細閱讀了《苦兒流浪記》一書,讀后,我的心境猶如波濤洶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我被文中的偉大的雷米精神深深的感動著,我的心靈在時時刻刻的被震撼著。
書中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雷米是一個法國人,他出生在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里。雷米其實不是這個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打官司賠了錢,于是要把雷米這個累贅賣掉,于是雷米被一個老人買走了。老人是個玩雜耍的,在街頭流浪,在街頭賣藝。他和雷米在街頭流浪,雷米和老人買藝雖然不能賺很多錢,但雷米過得很歡樂。雷米在流浪時,常常想到自我的母親與自我的父親。雷米遇到怎樣困難,他總能克服。最終,他用永不言敗不放棄的精神找到了自我的親生母親。
我讀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對雷米肅然起敬。文中的雷米是多么堅強啊!寒冷的冬天他在街頭流浪,在街頭賣藝,刺骨的寒風把他凍得全身發抖,臉都凍青了,手也凍紅了。可他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用自我堅強和自信,用自我頑強的毅力,成功地找到自我的親生母親。我讀到了那里,我不禁想起了我自我。我遇到什么困難的事情,我總靜不下心,我總找母親幫忙,很少自我去克服困。如果我是文中的小雷米,我必須會堅持不下去,必須會失敗的。所以我要學習雷米的偉大精神,學習雷米的堅強,讓自我成為一個既堅強又有毅力,并有品格的好少年,做一個應對困難,不妥協,不退縮,知難而進的好少年!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4
教師給我推薦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讀完這本書使我深受教育。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雷米的男孩被養父租給了一個賣藝人,從此開始了他作為流浪小藝人浪跡天涯的生活。在流浪的途中,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但他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借頑強、堅韌的意志克服了困難,最終找到了親人、朋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讀完這本書,我被雷米不怕困難的精神深深感動,同他相比,自我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真是太小了,可自我應對困難的勇氣,克服困難的決心卻無法同雷米相比。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爸爸的指導下學騎自行車,開始時,一會兒撞到樹上,一會兒撞到墻上,有一次甚至差點掉進水池里,渾身被碰得青一塊、紫一塊,哭鼻子的事情就不用說了,當時我似乎覺得自我永遠也學不會騎車了,之后在爸爸的鼓勵下,經過反反復復地練習,我還是最終學會了騎車,騎車的水平也不斷提高。此刻,每當我悠閑自得地騎著車子的時候,我總在想,當初要是自我遇到困難就退縮了此刻肯定只能看著別人開開心心地騎車子了。
我記得在藍貓的故事中說有一天,傳說中的阿拉丁神燈被藍貓找到了,藍貓真是太高興了,因為,阿拉丁神燈可有用了,你想要什么,它就會給你什么,藍貓就對神燈說:“神燈啊神燈,請賜給我全世界最大的本領吧!”說完這句話后,藍貓就覺得這個本領真有用,之后不管做什么事情,藍貓都能勝利解決了。藍貓究竟得到了什么本領呢原先這個本領就是四個字“克服困難”。我想,當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時,那么世界上還有什么事辦不到呢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人被困難嚇倒了:皺起了眉,嘟起了嘴,有的還哭起了鼻子呢!而有人則勇敢地應對困難,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并最終戰勝了困難。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5
《苦兒流浪記》講述了主人公雷米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被養父賣給了賣藝人。賣藝人維泰利斯與雷米相處了一段時間,在饑寒交迫中去世了。雷米又遇見了年輕的米利根夫人和好朋友阿瑟,又被善良的花農收養,找到了愛她的親生父母。最終,雷米住在一個大莊園里,幸福地生活著。
在這本書中,讓我最難忘的是維泰利斯,他是一位慈祥又充滿愛心的老人,他有一只猴子和三條狗,這些動物們為維泰利斯老人賣藝掙錢,老人對它們也親如一家人。維泰利斯老人教雷米識字、寫字,教他做人的準則,教他處世的道理。老人就像雷米的父親一樣,時時刻刻地在幫忙、呵護雷米,給予雷米許多的愛。在花農家門前,維泰利斯與雷米受著饑餓和寒冷的不斷折磨,一波波攻勢令維泰利斯撐不住了,他把小狗放在雷米身上,把最終的溫暖留給了雷米,自我安詳地去世了。現實是殘酷的,可是雷米卻得到了來自一位老人最終的溫暖。
我相信世間有大愛。只要有愛,人心將不再冷漠,不會再有老人摔倒無人敢扶,不會再有訛人、碰瓷的這等“奇才”。“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完美的人間。”這首歌不是白唱的。我們吉林省長春市被評為“最具幸福感城市”,不知有多少愛心曾在這個城市聚集、發光。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如維泰利斯這樣勇于付出、富有愛心,那么老人摔倒將會更多的人伸出援手、奉獻愛心。經過大愛的洗禮,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6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書,名叫《苦兒流浪記》。
里面的“苦兒”,是指一個五歲半的小孩。他生長在夏凡儂村,那里的土地貧瘠,是法國中部最貧窮的地方之一,但他卻認為自己是最最幸福的小孩。他和他媽媽相依為命,過著平凡的日子。一開始,我還不知道他為什么說他是最幸福的小孩,后來,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在他傷心的時候,他媽媽總是百般疼愛地把他摟在自己懷里,安撫著他;當寒風夾著鵝毛大雪、吹打著白花花的玻璃窗的時候,他媽媽總是把他的小腳揣進自己的懷里,把他的小腳捂得暖烘烘的;當他在荒山野嶺里放牧,遇到雷雨襲擊的時候,他媽媽就會跑過來,撩起自己的羊毛長裙,為他遮風擋雨……
可是好景不長,后來苦兒知道了自己原來是一個孤兒,不久,就被爸爸送到雜耍班去了。他和雜耍班里的朋友一路上經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差不多每天都露宿在寒風呼嘯的街頭,但最后還是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結局。
他們的故事就好比是一條船,行駛在大海上,經過了許多的大風大浪,最后找到了目標上的那個小島,然后就在小島上過著快樂生活。
生活這本書的故事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不能遇到一點小事就害怕,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冷靜,用自己的大腦想來解決它,不要退縮!讓我們一起面對困難吧!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7
我們此刻的生活,比以前不明白又多好,也許很多人都不覺得,可是,當你看了馬洛寫的《苦兒流浪記》。你會覺此刻是多好。
《苦兒流浪記》講得是主人公雷米和他的媽媽巴伯蘭幸福的生活在法國中部最貧窮的夏凡儂村子里,一場意外的事故使他的爸爸巴伯蘭回到了鄉下。無意間得知自我是個棄兒后的第三天,他的養父則狠心得把他租給了慈祥得維泰利斯,就這樣開始了歷程。看過這篇小說之后我覺得在苦難面前絕不低頭于認輸。
在我們眼中,雷米的經歷雖然就是那么一說要是一試那可就真不簡單了。按理說我們條件比雷米好,也能經歷這個過程,可一些人卻不能。
去看一看《苦兒流浪記》,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感悟的。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8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這本書的主人公雷米善良、可愛。就是這樣一個善良柔弱的孩子在當時黑暗充滿殘酷的社會中堅強地生存下來。他是怎樣做到的呢?下面我為大家解開謎團。
小雷米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他從小就是一個棄兒,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但是在養母的精心呵護下,他健康快樂地成長著。可是在八歲時,他那唯利是圖的養父卻把他賣給了江湖藝人—維泰利斯。從此,他和他的新主人一起過著流浪的生活。雖然居無定所,但每天還能吃到食物,并擁有了伙伴。可是好景不長,雷米的新主人入獄了,所幸雷米遇到一位好心的婦人,過了一段日子。等到新主人出獄后,小雷米又開始了四處流浪的生活。即使這樣的日子也沒有維持很久,雷米的主人去世了。從此,他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面對種.種困難,他放棄不屈服,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生母和幸福。
比起雷米,我簡直太幸福了。在父母的呵護下,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雷米呢,小小年紀卻要靠著賣藝生存,能過吃頓飽飯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奢望了。想想我自己,不要說靠自己謀生了,就連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都要靠父母來幫忙。甚至有時還抱怨父母對自己的照顧不夠精心,埋怨媽媽做的飯菜不可口。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洗碗,我感到滿腹委屈,說:“我這么小,還要我洗碗,我還要做作業呢。”說完,扭頭就走。現在想來,我太不懂事了,曾經覺得父母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天經地義的。讀了這本書,我決心以后一定要珍惜身邊的幸福,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雷米的堅強也是我需要學習的方面。面對困難,他從未放棄過,靠著堅強的毅力度過了一個個的難關,終于抵達成功的彼岸。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想想我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得想辦法,動腦筋來解決,而是坐等老師來講解。在生活中受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承受,總會找借口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是勇敢的承擔,而是想到要靠他人來解決。雷米那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決定以后要勇敢堅強地面對困難,不逃避,不輕言放棄。
《苦兒流浪記》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學會珍惜身邊的幸福,讓我學會堅強。相信,我也會通過讀這本書,變得成熟懂事,勇敢堅強。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9
今日,我讀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讀完后,我覺得異常地辛酸。
主人公雷米從養父口中意外得知自我是個養子的殘酷現實,被養父租給了流浪藝人維達理后,雷米就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主人不幸入獄,他獨自帶著動物們流浪時,恰巧遇到了生母和弟弟,可他并不明白;離開生母后,三個同伴陸續離開,慈愛的主人也被嚴寒饑餓奪走了生命;孤苦伶仃的他被好心的花匠收留,不料之后花匠一家殘遭天災,他又陷入了困境;探友遇水災,九死一生又落入偽父親手中,
他不喜歡這個偷東西的父親,于是遠走高飛。經歷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親生母親,有了一個幸福的結局。
回憶雷米的經歷,我們都會感嘆:“這孩子真是個小大人!”是啊!可是,他是勇敢和果斷是怎樣練出來的?同齡孩子,也許還在父母的溺愛中撒嬌,而他卻在街頭賣藝。雷米在放手教育和嚴酷的社會中生存下來,雖然經歷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卻也鍛煉了他自理、勇敢、果斷的性格。在無人看管的狀態下,雷米學會了自立,能在社會中找到自我的一席之地,這就是“放手教育”。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立,能在“優勝劣汰”嚴酷競爭中生存下來。放手,讓我們自我干活、自我做飯、自我管理,這才是真正的愛!放手吧,讓我們自我去競爭,自我去打造一片自我的天地!
愛,有兩種:一種是溺愛,一種是放手;結果也有兩種:一種是失去獨立,很快就被淘汰;一種是積累經驗,厚積薄發,在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讓我們自我去闖下一片天地!
讀苦兒流浪記有感篇10
“把他送到孤兒院去!”我始終忘不了《苦兒流浪記》中杰羅姆那句話。
《苦兒流浪記》講了雷米(主人公)的叔叔為了得到財產,把雷米扔掉。雷米經過漫長的流浪最終和家人團圓的故事,從而強調了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對比。
《苦兒流浪記》生動的描寫了十九世紀中期法國農民的生活情況,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黑暗的厭惡。我覺得“苦兒”流浪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沒有像雷米叔叔這樣為了錢什么都能做出來的人,那像“苦兒”那樣的孩子不就會少很多嗎?而雷米不放棄的精神讓我身份敬佩,他在那樣的環境下還是堅持著,是他這種毅力讓他和家人團聚的。
這樣又讓我想到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另一個書中的主人公,他叫魯濱遜,在他被別人丟到無人島上,可他還是努力的尋找活下來的方法。而另一個就是《苦兒流浪記》的作者——埃克多。馬洛。因為他的父親是一位公證人,所以在他小時候,就想把它培育成法律工作者。但是埃克多的興趣全在文學上,他絲毫不管父母的反對。枯燥乏味的法學書讓他苦惱,而在他家的一個米倉中發現了十幾本名著讓他興奮不已,于是他開始寫短文,慢慢走上了文學之路,正是他對夢想的信心,才最終成就了夢想。
其實,不管是魯濱遜、雷米還是埃克多。馬洛,他們的堅持精神,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