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必讀外國經典名著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經典之一,與《莊子》如雙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內容包羅了宇宙觀、人生論、認識論、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治國興邦等方方面面。
4、《孫子兵法》
作者: (春秋)孫武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不窮。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為《孫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梟雄曹操,字里行間不乏曹操的真知灼見。當代著名軍事家郭化若更是長期研究《孫子兵法》,不但為全文作了校勘、注釋、今譯,還撰有題解及考訂、評論文字,既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又淺顯易懂。本書在郭化若注評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曹操的注,將孫武、曹操、郭化若的軍事思想融為一書,以裨讀者把握我國兩千年來軍事思想演化的脈絡。
5、《鬼谷子》
作者: 許富宏
《鬼谷子》是人類文明 “軸心時代”產生的一部奇書,其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情報學等多種學科,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闔”、“反應”、“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游說和謀略的原則和技巧,對縱橫家學說的理論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它提供的智慧與謀略至今仍對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指導意義。
6、《呂氏春秋》
作者:(戰國)呂不韋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由呂不韋組織門客集體編纂,其目的是為了集粹各家精華,成一家之言,最終為秦始皇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呂氏春秋》的內容主要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為主,同時又匯集了墨、法、兵等學派的學說,成為當時秦國統一天下、治理國家的主要思想武器。
7、《三十六計》
作者: 李翰文
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三十六計》是一部兵書,包括勝戰、攻戰、混戰、敗戰等計策,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思想,不僅適用于行兵打仗,也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史論結合,充分發揮戰爭事件對計謀的詮釋,讓讀者能夠在故事中理解計謀。
8、《素書》
作者:(西漢)黃石公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素書》為漢代黃石公著,全書分為六章,把道、德、仁、義、禮綜為一體,融會貫通,對復雜的人性進行了入木三分的闡釋,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洞察入微。全書雖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名言,蘊涵著極大的智慧。內容包括治國安邦的大謀略和為人處世的小智慧,被譽為罕見的謀略學和智慧庫。
9、《資治通鑒》
作者: 司馬光
出版社: 岳麓書社
《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資治通鑒》既是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在這部巨著中,作者運用敏銳深刻的觀察力和匠心獨具的藝術手法,不僅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
10、《新編千家詩》
作者: 袁行霈
《千家詩》繼承了流行本通俗易懂、便于記誦的優點,詩、書、畫三者的完美結合,“新編”刪除了以往千家詩中個別反映士大夫的哀愁和為封建王朝歌功頌德的篇目。選詩的范圍仍然以唐宋近體詩為主,還包括了漢代的五七言古詩到近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