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民間故事鑒賞
優美的民間故事篇1:別開生面的投資
這天晚上,煙酒店臨關門時突然來了一位顧客,開口就要十條名煙和十瓶名酒。曉明頓時心里大喜,邊取貨邊和這位客戶聊開了,這一聊他得知,這位客戶姓李,是一家企業的老板,他買的這些高檔煙酒是送給來廠考察的外國客商的。曉明聞之心中暗喜,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心想人家李老板的工廠產品能出口,肯定做得不錯,想到這兒,趕緊向李老板要了一張名片,詳細詢問了辦事處的地址。
幾天后,曉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動,打電話給那位李老板說明自己的意思。李老板說工廠正準備擴大生產規模,需要合作伙伴。兩人商量好,晚上見面詳談。
曉明早早關了煙酒店,還帶了一瓶好酒,來到兩人約好的一家飯店。酒席間,曉明和李老板推杯換盞交談甚歡,李老板給他看了工廠的營業執照、財務報表和幾張出口稅票,還告訴他,自己這家廠子是生產木制品的,產品主要是出口,在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都有代理商,產品質量過硬,生意也非常紅火?,F在要擴大規模,還差一點錢,跟銀行貸款手續煩瑣時間上也來不及,這時二人認識了,正好齊心合力干一番事業。他許諾,只要曉明的資金一到,就讓他擔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利潤分成三七開,他拿七,曉明得三。
李老板開出的這個條件讓曉明喜出望外,他又詳細問了李老板幾個問題,李老板一一做了回答,最后曉明說回家再和妻子商量一下,沒問題明天就和李老板簽合同,然后把錢打到工廠的銀行賬號上。
回到家里,曉明將工廠的證明材料復印件給妻子看,妻子也高興得不得了,說干脆連煙酒店一塊兒賣了,湊足一百萬都投到李老板的木制品工廠去,在那兒當個總經理不是更好。妻子想了一會兒,又問曉明道:“這李老板的木制品工廠都生產什么產品,是工藝品啊還是家具?”曉明回答說:“用木頭做材料的產品不外乎這些東西,人家的產品都是出口到國外的,你就放心好了。”夫妻倆為此興奮得一夜沒睡好,也算了一夜的賬,如果把這一百萬都投進去的話,按照李老板的預計,一年下來就可以賺幾十萬。夫妻倆一致決定,明天就趕緊找李老板把合同簽下來。
第二天一早,曉明就來到辦事處,臨簽字前,李老板提醒他說:“工廠情況你都知道的,經營得不錯,你要好好考慮一下再簽字,簽了字咱們可就得守約,如果違約的話得罰款十萬塊,這合同上是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曉明連連點頭稱是,簽完了字之后,曉明問李老板道:“咱們這個廠是生產什么樣的木制品?你也沒帶個樣品來讓我瞧瞧,也好讓我先熟悉熟悉咱們廠的產品啊。”
李老板一聽哈哈大笑道:“我說曉明啊,你現在已經是工廠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了,馬上天天都得和產品打交道了,還急什么啊?反正咱們生產的東西,都是給人用的。再說廠里的產品都在倉庫里,那么大的東西我也不好隨身帶,我想等你的資金到賬后,我們一起回廠子去,你看行不?”
曉明覺得李老板的話也有道理,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把自己的煙酒店賣掉,然后和李老板一起好好經營工廠,別的啥也別管了。
過了兩天,李老板開著車,載著曉明夫婦高高興興地向工廠駛去。一路上曉明夫妻開心得不得了,和李老板有說有笑??斓綇S子時李老板突然對曉明道:“對了,曉明,得和你講清楚了,咱們廠生產的這個木制品有點特殊,和別的廠有點不一樣,不過賺錢肯定要比他們多得多,你們不會有意見吧?”
“不會不會,只要能賺錢不違法,生產什么樣的產品有什么關系。”夫妻倆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李老板笑著點點頭,轉眼間車子已經到了鄉下,在一個大門前停了下來,門前掛著一個木頭牌子:正東木制品廠。正東是李老板的名。
工廠的大門緊閉著,李老板對滿臉疑惑的曉明說,平常除了上下班和運貨時間,工廠的大門都不開,他不喜歡陌生人到廠里參觀。說著話兒,李老板笑吟吟地向看門人介紹道:“這是咱廠新來的總經理,姓趙叫趙曉明,以后你就叫他趙總好了。”看門人忙不迭地同曉明打招呼。曉明急著看廠里的產品,李老板便讓看門人去找倉庫保管員。
時間不長,保管員就來了。曉明看了一眼這人,心里就有點不舒服,他的表情有種陰森森的感覺。
保管員帶著幾個人到了倉庫,打開倉庫的門開了燈,曉明夫妻一看頓時傻了眼。倉庫里擺放的是上百只棕色或黑色的棺材,原來這是一家專門生產棺材的木制品廠。
曉明夫妻倆只覺身后刮起了一陣陰風,大熱的天打了一個寒戰。
“你看看曉明,這些都是咱們廠生產的產品。”李老板沒注意他倆的表情,不停地向他倆介紹著這些棺材的材質特點。曉明勉強應付了一陣,夫妻倆找了個借口來到了外面。
妻子劈頭就對曉明罵開了:“你可真是瞎了眼,放著好好的煙酒店不開,非要找人投資合伙辦廠,現在可好,當起棺材鋪老板的副手來了。你爹媽和我爹媽可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知道你賣棺材會怎么想?你這不是咒他們早點死嗎?我還真不好意思開口告訴他們這事。”
“要不?我去和李老板說,把投資的錢要回來,損失十萬塊算了。”這時候的曉明,又是沮喪,又是懊惱。
“屁話,有你這么做的嗎?幾天時間就沒了十萬塊,還賠進去一個煙酒店,有你這么搞投資的嗎?從今天起你就給我待在這個破棺材鋪里,不給我掙回兩百萬就別回來。”說完這話,妻子拂袖而去,再也沒回頭,留下曉明一個人,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他想起了和李老板在合同書上簽字時李老板說的那番話,木制品廠生產的產品的確是給人用的,這話不假,不過卻是給死人用的。他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可事已至此,也只好自我安慰了。
他的妻子對外說曉明在一家做出口產品的木制品廠當總經理,經常出國談生意,再有一年就可以掙到兩百萬了,到那時他就回來開一家比以前更大的煙酒店。
優美的民間故事篇2:悲情卓文舊
那年,卓文君17歲,窈窕嫵媚,才氣過人,精詩文,善彈琴??上\不濟,上天和她開了個很大的玩笑,她年紀輕輕,未聘夫死,成了名門新寡。她綺年玉貌,被幽禁在寂寞深閨中,但一顆芳心如三月含苞的桃花,在春日里熠熠生輝。司馬相如的出現,則如潤物無聲的春雨,一下子催開了她愛情的花蕾。
一次卓文君父親卓王孫宴請賓客,風度翩翩的司馬相如來了,帶來了他的一曲《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司馬相如大膽直率的表白,一下子點燃了卓文君愛的激情。她朱顏玉貌,他詩情過人,才子佳人兩相遇,瞬間碰撞出電光石火般的愛情。
她和他一見鐘情。他愛上了她,她也委身于他。兩人相吸相悅,卻遭到了卓父的強烈反對。卓父豈肯把如花似玉的千金嫁給一個窮書生?無奈,卓文君只得隨司馬相如夜奔。
相愛時,愛情就是止渴的鴆酒,哪怕中毒,也要以最美的姿態,一飲而盡。相愛時,哪管山高路遠坑深,就是走盡天涯道路,也要把他緊緊追隨。卓文君就這樣,放棄了富裕的家庭,跟隨窮書生走了。
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卓文君只得放下千金小姐之身,當壚賣酒為生,司馬相如親做打雜。想那時,她賣酒來他陪伴,相攜相守,只要在一起,不羨神來不慕仙,夫妻恩愛苦也甜。想那時,兩人甘苦與共,該是快樂幸福的吧。
卓文君的小酒店就在臨邛老家不遠處,要面子的卓王孫,豈肯讓女兒受委屈,讓人說閑話?無奈之下,卓父只得認下司馬相如這個女婿,分給小夫妻倆金銀財產。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初始的愛情故事,就像一個經典的傳奇,惹得多少人唏噓贊嘆!一個古代的奇女子,美貌,詩才,勇氣,讓千百年之后的我,深感汗顏。
相愛時,每個人都以為手中握著滿滿的愛,就像上天灑下的滴滴甘霖,它永遠滋潤愉悅著我們的心。就這樣兩情相悅,每天看著對方,相依相守,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是經歷了愛的滄海桑田之后,相愛的人還是分了手。人心,是多么的不堪一擊!感情,又是多么的脆弱!
愛情遇到金錢、權勢、地位的時候,變得多么輕!輕得就像陌上花,不經意間,就會被暴風雨摧折;輕得就像空中絮,不知不覺間,就會被微風吹散。
當卓文君得知司馬相如納妾時,心里作何感想?她的心一定破碎如沙粒,在驕陽下灼痛吧。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寸寸柔腸,盈盈粉淚,都化成了繞指纏心的痛。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難道婚姻真的埋葬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傳奇般的浪漫愛情?
與卓文君成婚以后,司馬相如憑借著他的辭賦名揚天下,官運亨通,名利隨之而來。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窮得叮當響的書生。他功成名就,在長安城被封為中郎將,翅膀硬了,名望有了,他忘了曾經的海誓山盟,忘了曾經的愛意繾綣。那些算什么,不過是一場游戲一場夢罷了。
他全忘了,要把它拋進汪洋大海,所以,他要休妻納妾。
司馬相如不好直說,他派人送信給卓文君,信的內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他把心思隱含在數字里,十三個數中,唯獨少了一個“億”(憶)字,無億豈不是“無意”的暗示?聰明的卓文君哪能不懂?她讀信后,淚流滿面,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提筆給他回信,寫下了一首《怨郎詩》。
優美的民間故事篇3:尋尋覓覓之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齊州章丘人(今山東章丘明水鎮)。她仰慕陶淵明,佩服他蔑視權貴、回歸田園的精神,渴望尋找一份心靈的凈土,于是,取其文《歸去來兮辭》,為書房題名為“歸來堂”,又取文中的“審容膝之易安”之句,自號易安居士。清照的這個自號里,寄托了她的傲視情懷,即使身居陋室也覺得心安。可是,她的心真的能安定嗎?
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在朝為官,學識淵博,是當時著名學者。他出自韓琦門下,曾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名列“蘇門后四學士”之首。母親也是名門閨秀,知書識禮。可以說,李清照一出生,就掉在蜜罐子里,她是在溫暖幸福中,度過了十分快樂的童年。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李清照自小就受到了詩書禮樂的熏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再加上家中往來客人,多是文人政客、達官貴人,獨特的政治氛圍,使她視界開闊,氣質高貴。所以,她小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獨特的環境氛圍,文學藝術的濡養,很自然地熏出一顆詩心來。清照用一顆敏感詩化的心,細細地感受著周圍的一切,尋覓著內心的美好和純真。她寫景抒情,品評他人,頭頭是道。她的才氣也隨著她的詩文,流傳開來。她十余歲時就作了《如夢令》,轟動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
少女的情懷總是詩。她在詩中享受著自然之美,她流連于花間溪畔,沉醉忘了歸路。同時,少年也是情竇初開之時,對異性有了敏感與好奇。她在詩中編織著自己的愛之夢。
18歲那一年,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兩人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謂門當戶對。他們都喜詩詞,愛文學,日日在一起調琴吟詩,猜書斗茶,樂不可支,更為重要的是兩人有共同的志趣愛好——金石研究。特殊的家庭門第,才子佳人的相知相悅,他們的結合該是多么的幸福!
李清照和趙明誠就是一對恩愛的鴛鴦,靈魂合一,愛心相印。這在那個不能自由戀愛的封建時代,有這樣美滿的愛情,是多么的難得!
新婚時,清照就是那個含羞帶嬌、溫婉多情的小女子,陶醉在幸福的甜蜜里。她的詞《減字木蘭花》記錄了當時喜悅自矜的心情: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新婚是清照愛情幸福的起點。此后,她常和趙明誠在婚姻的小溪里如魚戲水,恩愛相歡。曲徑回廊,花前月下,斗室之內,臥榻之上,兩人吟詩接續,調琴作畫,研究金石,留下了多么難忘的生活畫面!然而,明誠在外做官,清照閑居在家,兩人聚少離多。
一次次,離歌聲聲,似乎有意在考驗我們的女詞人,為她提供創作的靈感。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從這些凝聚了清照才情和愁思的詞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對趙明誠的眷戀是多么的深濃?無論是相守還是分離,她都是他心中永遠的王后,他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王子。
如果清照和明誠就這樣一直相守到老,該多好??墒?,天妒紅顏,命運偏偏弄人。從個人角度看,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姻無疑是幸福的,但他們的婚姻又受到政治和時局的影響。
李趙兩家在政治的舞臺上時浮時沉,而李清照也因趙明誠的失官和復官,與他時聚時散。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圍攻汴京,掠走了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等數千人,北宋滅亡。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被破壞,歸來堂十余屋的書冊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攜小部分文物共十五車隨人群逃難,從此開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難生活。她和明誠的婚姻,也在戰亂中經歷著考驗。
南渡第二年,趙明誠被任為京城建康的知府,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國恥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發生叛亂,身為地方長官的趙明誠不是身先士卒指揮平亂,而是偷偷用繩子縋城逃走。叛亂被定之后,趙明誠被朝廷革職。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感到羞愧,雖然并無爭吵,但往昔的魚水之和已經一去不返,她從此冷淡疏遠了趙明誠。
1128年,夫婦二人繼續沿長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當行至烏江鎮時,李清照得知這就是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之處,她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蕩。面對浩浩江水,吟下了這首千古絕唱《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一改易安詞婉約愁苦的風格,慷慨激昂,諷刺當時朝廷腐敗無能,喪權辱國,不思進取,表現了她堅強豁達、叛逆勇敢的愛國情懷。這首詞也似乎暗含有對丈夫趙明誠的不滿和警示。
這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柔軟女子的心聲呢?倒像一個視死如歸的勇士在引吭高歌!字字有力,鏗鏘悅耳,錘擊著失節的趙明誠的心。他聽著清照吟詠這首詩,愧悔難當,深深自責。從此便郁郁寡歡,一蹶不振,第二年(1129年)趙明誠被詔回京復職,但不幸病倒,不治而亡,年僅49歲。
趙明誠死后,李清照如一葉孤舟,居無定所,各地漂泊,身心疲憊。在無數個晨昏交替中,她用回憶和思念慢慢療傷,書寫著心靈深處的戀歌,訴說著無盡的凄涼和愁苦。
如果聰明的清照能守著這份感情,癡癡地念想,一直到終老,也許就不會有后來第二次失敗的婚姻。
對于她的改嫁,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所迫。據李清照所著《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及南宋人所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資料記載,李清照孤獨無依之中,紹興二年夏(1132年),曾再嫁張汝舟,秋八月離。原來張汝舟娶她,并不是真正的愛慕她,而是早就覬覦她的珍貴收藏,想把它們據為己有。其實,在李清照南渡的過程中,許多文物已經丟失,當婚后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家中并無多少財物時,便大失所望,原形畢露,拳腳相加。
張汝舟的野蠻行徑,使李清照難以容忍。像李清照這樣堅強聰明的女人,眼里豈能揉進沙子?豈肯受那窩囊罪?李清照到處搜集張汝舟的材料,發現他還有營私舞弊、騙取官職的罪行。于是便一張狀紙,告到了朝堂,揭發張汝舟,并要求離婚。經查屬實,張汝舟罪名成立,被除名編管廣西柳州。
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要判處三年徒刑,盡管如此,她還是高昂著頭,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大堂,選擇了離婚。李清照雖被獲準離婚,但也身陷囹圄??赡苁撬牟琶麖V播,影響太大了,后經翰林學士綦崇禮等親友的大力營救,才關押九日就獲釋了。此段婚姻前后不滿百日。
這次婚姻的失敗,徹底泯滅了李清照的愛情之火。從此,她在漂泊無依、孤苦寂寞中,繼續著她的詩詞創作,繼續著趙明誠未盡的事業——《金石錄》的編纂工作。紹興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闭?,表進于朝。開禧元年(1205年)刻書。
當她看到《金石錄》裝刻成書時,她飽經滄桑的臉上該露出會心的微笑了吧。那是對情深意篤的丈夫的深情愛戀,也是他們愛的見證。但在一個又一個漫漫難挨的日子里,她在思夫、失家、離國的痛苦中,忍受了怎樣的煎熬?品嘗到了多少刻骨的愁苦啊?
品嘗了曠世的孤獨后,李清照吟出了奠定她婉約詞風格的代表作《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愛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喪夫失家的孤獨,也有愛國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嘗遍了人生的況味,演繹了一生的嫵媚和風情。
看了優美的民間故事的人還看:
1.優美睡前故事欣賞
2.民間童話故事鑒賞
3.非常經典的童話故事欣賞
4.民間故事精選大全
5.美麗民間故事傳說
6.好看的民間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