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心里的寶玉
人生就好像手中的一塊玉,如果沒有握過許多泛泛的石頭,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么珍貴了。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林清玄的《心里的寶玉》。
《心里的寶玉》原文:
一位想要學習玉石鑒定的青年,不遠千里去找一個老玉石家學習玉的鑒定。
他見到老師傅,說明了自己學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師傅一樣,成為玉石的專家。
老師傅隨手拿一塊玉給他,叫他捏緊,然后開始給他講中國歷史,從三皇五帝夏商周開始講,卻一句也沒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課,老師傅仍然隨手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又繼續講中國歷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這樣,每天老師都叫他捏緊一塊玉,光是中國歷史就講了幾個星期。
接著,老師向年輕人講風土人情、哲學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師幾乎什么都講授了,關于玉的知識卻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個青年捏一塊玉聽課。經過了幾個月,青年開始著急了,因為他想學的是玉,卻學了一大堆無用的東西。
有一天,他終于鼓起勇氣,想向老師表明,請老師開始講玉的學問,不要再教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他走進老師的房間,老師仍然像往常一樣,交給他一塊玉,叫他捏緊,正要開始談天的時候,青年大叫起來:“老師,你給我的這一塊,不是玉!”
老師開心的笑起來:“你現在可以開始學玉了。”
這是一個收藏玉的朋友講給我聽的故事,我很喜歡。一個人不可能什么東西都不懂,而獨獨懂玉的,因為玉的學問與歷史、文化、美學、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關系。而這個世界的學問也不是有用、無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其實體味人生不也像學著去懂一塊玉嗎?一個對人生沒有深層體驗的人,是無法獲得人生的真諦的。
沒有深陷于生命的痛苦的人,無法了解解脫的重要。
沒有深陷于欲望的捆綁的人,不能體會自在的可貴。
沒有體會過悲哀的困局的人,不會知道慈悲的必要。
沒有在長夜漫漫中啼哭過的人,也難以在黎明有最燦然的微笑。
人生就好像手中的一塊玉,如果沒有握過許多泛泛的石頭,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么珍貴了。
所以,要學玉的人,應該先認識人生。
有關林清玄語錄推薦:
1. 既生而為人,就要承擔,安然接受人生可能發生的一切。
2. 所有的比較都是一種執著。
3. 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
4. 我們建造了玻璃與水銀的圍墻,心窗心鏡反而失落了。
5. 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
6. 每個人都有傷心的地方,但是每個人的傷心都不一樣。
7. 沒有人能束縛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8.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9. 你有想過到辦公室的頂樓看一夜的星星嗎?
10. 每一朵花都是安靜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沉默離開,若我們傾聽,在安靜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麗的雄辯。
11. 生命的勇氣有時是由一些極淡遠的幸福所帶來的。
12. 你非草木,怎么知道草木是無心的呢?你說人有心,人的心又在哪里呢?
13. 境界高的人生,并不在于永遠有順境,而是不論順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對。
14. 人生的憂歡都只是客人而已。
15. 特別相知的朋友往往遠在天際。
16. 人的心靈是最脆弱的,可惜這種脆弱最不容易被看見。
17. 最好的對飲是什么都不說。
18. 人生蒼涼歷盡后,中夜觀心,看見,并且感覺,少年時沸騰的熱血,仍在心口。
19. 緣是隨愿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