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秋景的散文
秋景是淡的。但絕不是繁華散盡的落寞。秋的眉眼上有歲月的刻痕,那是經受歷練之后的成熟,那是世事洞明之后的淡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北方秋景的散文,歡迎大家閱讀。
北方秋景的散文1:北方的秋天
清晨推車出門偌大的風塵映入眼際,天些許陰沉,推著車遲疑了會,等眼前的風塵歇???,才走出門去。
不敢再走以前的那條黃泥小道,因為害怕原本就有些風塵的境況會將我這身軀吞噬進去,睜不得眼,看不到前行的路。
騎行在馬路上,翻飛的梧桐的落葉沙沙作響,和著風那么輕柔的飛著,像在演繹人生的絕響。忽地想起曾經和在新鄉求學的哥哥的一段對話。“在新鄉現在很少打球了,風太大了,還沒打完汗濕的衣服就干了。”“那多好啊,呵呵,新鄉不是平原嗎,怎么還有那么大的風?”“風不多啊,一年刮兩次。”“恩,挺少的。”“呵呵,半年一次,還帶著很多的風沙。”從此,在我這個南方的女孩心里對北方的天氣有了一個深刻的意念:風大,漫天的黃沙。
同學們大都全副武裝的帶著衣帽、手套迎著狂風、風沙前往學校。校園里多了幾分清爽,不過風吹搖下的樹葉灑向各個角落,略顯現些凌亂。人說落葉知秋。是啊,北方的秋天來的這么突然,在轉眼凝眸間已是深秋。不知黃河岸邊現在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致。這漫天的黃沙也許就是母親河的贈禮吧,讓我們這群無知的孩子在經歷狂風的時刻也感受黃沙的體蘊,可能是些許的忠告和警示:生活不僅有風和日麗的時刻還會遇到狂風暴雨的時節。
沉浸于這秋天的況味中,心中那份不舍和留戀,也涌上心頭。大一大二,將時間交與課程、記者團、協會,沒有更多的時間留戀反轉在校園的小道、長廊,細細品味校園的花開花落、春華秋實、情懷冷暖……不知行政樓前的湖何時建成的,湖里的金魚又多了幾尾,廣場的銀杏樹葉幾時披上了黃裝,長長的椅子留下了多少人的身影、美好的回憶,不記得幾時曾在那里駐足淺坐……趁現在還沒離校,偶爾的空余閑暇在校園信步游走,回憶曾經的美好,付出后的努力,一路走過的老師、同學、朋友……
秋天是收獲的時節,也是一個離別分散的時節,當滿載收獲后,我們也將追尋自己的人生步履,去譜寫自我的篇章。怒放的煙花,當華容殆盡,終將散落一地落寞;紛飛的落葉,承載著歲月的厚重,也彰顯著歷經的辛酸與波折。繁華逝褪,踏過沉落的枯葉,我們即將遠行,離開這鐫刻人生成長最芳華的象牙塔,開始人生的征程之旅。秋天的別離,不知何時再聚首?一年、兩年、三年?……可能,這一別,將或是永遠的別離天涯。
北方的秋天,沒有南方的潮濕,很是干燥,可,我的心,卻撒落了一抔情懷,就那么輕輕的滑過臉際,沉重的讓我無力舉起手輕輕的揮揮衣袖說聲不帶走任何東西,甚至一片云彩。因為,我想帶走很多,這秋天的味道、落葉的景致、成長的足跡、離別的情愫……
北方秋景的散文2:北方好長好長的秋天
讀納蘭容若的詞,仿佛這樣一個天高云淡的季節,一下子就生出孤獨的骨感來。隨手拾起一片落葉,哦,慢慢地用溫情,用善意將它舒展開來,黃色中夾雜著一抹淡綠的葉子,似染盡歲月的滄桑。細聽一片落葉的絮語,你,讀出秋的韻味了么?
鉛華洗盡,素心向秋。一場秋雨過后,天,是清透的藍,澄澈高遠。望去,仿佛,將心也映的晶瑩素潔,一塵不染。秋雨,滌盡滿天塵埃,深邃了秋的明凈。女兒說,好喜歡咱們這里的氣候,微風習習,涼爽愜意,咱們北方有好長好長的秋天啊,不像長沙,沒完沒了的夏天。開學了,真真的不想走。
仿佛在不經意間,秋天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走來了,絲絲涼意滲進每一寸肌膚,愜意著秋的親密接觸。骨子里的秋是有些涼薄的,而身外,猶有些暑熱未散。但心里已是滿滿的歡喜了。今年閏九月,北方長長的秋天里,高高的玉米,散淡的高粱,彎下腰的谷子,飽滿的豆子,挺拔的芝麻,金艷的油葵,它們都愈來愈豐碩,在初秋的天空下搖曳生姿,別有一番風韻。喜歡簡靜和自然,不喜歡紛繁,不喜歡把大把的光陰撒在人群中,喜歡一個人的靜謐與安然。一杯清茶,一冊墨卷,是一個人的清歡。
獨自行走在微涼的秋風里,清新的音樂好像拂面吹來的微風從店鋪里時不時地飄出來,陽光輕快,很美好,舒適愜意的小調好像這秋晨的陽光,清新悅耳,同樣也照徹人心,溫暖耳畔。你會很容易被這樣的快樂情緒所感染。有質感、有感覺的聲音,仿佛是留在耳畔的暖暖陽光,輕輕吹來的溫柔,此時此刻任何語言都是多余的解釋,因為音樂已經深深地將心房融化。
秋是淡的。但絕不是繁華散盡的落寞。秋的眉眼上有歲月的刻痕,那是經受歷練之后的成熟,那是世事洞明之后的淡然。淡是最永恒的色彩,是一種歲月最終的走向,是一種最真的滋味。天高云淡,是心胸,是態度,是自信,是游刃有余,是超然物外。人生如秋,喜歡淡淡的與人相處,不喜歡與人走得太近,只要你能看見我,我能看見你,就好!不遠也不近,剛剛好!遠了,會慢慢走失了;近了,親極反疏,會有一些情感的傷害。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最美的姿態在彼此眼中綻放,反而會長久。就這樣聆聽與欣賞,做一生的朋友,那也是幸福的。
秋是靜的。這里沒有喧鬧,只有如金的沉默。秋月何皎潔,孤云獨自閑。靜中自有天地,靜的底蘊厚重。秋是人生的沉淀,是微笑不語,萬事了然于胸。是寵辱不驚,睿智、從容和淡定。唯有靜,心才可以致萬物,達八方。在靜中悟得生命的禪意。不固執,不偏拗,學會隨緣、隨心;把心浸潤于自然,汲取最本質的精華,學會放下,清風朗月,不再有迷途。
秋是美的。沒有繁花錦簇,沒有綠葉蔥郁,但秋依然是美的!那是一種質樸的大美。它格調高遠,遠離浮華,以一顆靜心,淡看歲月流轉。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到中年,我們是秋天里的一枚葉,我們的脈絡里刻畫著秋的風骨。不問年華,只有一顆清心對月,澹泊寧靜。一個女人的一生,就是這般,最好看的已留在記憶里,連翻找的力氣也沒有了。這個季節的女人,最適合起身,慢慢地和上一本書,圍一條柔軟披巾,獨自走在幽靜的小徑里,一個人享受孤獨與寂寞,所有的喧囂與爭艷,已經悄然退出生命。
閑暇時,時常沉醉在白落梅的散文中,其文清淡,帶著些許從容,些許詩意,些許禪意,散發著淡淡蘭草香,泣人心脾,心情便會在她婉約清麗的詩文中變得清晰或明媚。一個人,老了,守著一本閑書,翻,一直翻,直到翻到最讓自己熱淚盈落的一頁,才肯承認,就算一輩子,還是喜歡那清冽秋風,把發絲吹向天空的狂野。后來某一日,偶然想起,知道,并不是因為那颯颯秋風,有怎樣的好,而是因那熟悉的草香,怕是終有一日,突然聞不到了。
在這長長的秋天里,總是想在文字的城池中煮一壺暖心的文字。我想,無論時光素淺也好,不管物是人非也罷,哪怕有一天連我們自己都認不清自己,但文字依然在原地,明媚或憂傷如初見,依然會在詩意中綻放,在婉麗中貼切,在悲戚中凄美,如今,年華在回眸中老去,走的那么決絕,那么徹底,不留一絲痕跡。值得慶幸的是,我依舊可以枕著文字取暖,與文字相依相守,相伴老去......
讀秋,讀懂秋的風骨,便是讀懂了人生。秋來了,云煙散盡,天山一色,此境是何等的清明。這也是人生的境界。是啊,云煙俱散,我們便可摸著自己的那顆心了。在這人生的秋天,用一些清新的文字記錄下生命匆匆行程里的心情和感悟,不苛求文字有多么華麗,只求在素白的描述中釋放一種自然的情懷,用自己獨有的視角,滑動柔弱的筆尖,把字字珠璣變成溫暖的陽光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讓寂寞的心靈不再孤單,讓心與心的距離有了進一步的默契,讓彼此心與心的交流能通過文字的傳遞,有了共同的認知和啟悟,從而感動生命的塑造和追求生命的本真。
秋風輕輕地拂在的臉上,舒服地情不自禁微笑起來,不管是否與這秋色,有沒有下一個季節的相約,只知道攜一塵花香,縱然已經暗淡,也不做徒勞的拒絕,一定把自己染成一縷金色的晚霞......
北方秋景的散文3:秋意濃
秋天,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然而在北方秋天是悄無聲息的來,寒風冽冽的離開,還沒好好觀賞就已經不見蹤影,而留下的只有寒冷和荒涼。相反南方的秋天又是那么的漫長,漫長的讓我想去看看北方的秋天,因為有太多的事物可以見證南方秋天的到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南京的梧桐樹,因為梧桐樹在早秋最先落葉,因此,梧桐葉落成為秋至的象征性景物。話說:宋美女喜歡法國梧桐,蔣帥鍋便從法國購買兩萬棵種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美好的景色總會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這就是憶秋。
秋天如同信使一般俏無聲息的來到了人間。瞬時間植物開始轉向凋零,沒有了夕日的綠色,然而卻老練了許多,似乎向人們展示著豐收在望的秋景。瞧,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了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冬瓜披上了白白的紗布,茄子披上紫色的袍子,這時菊花含苞待放,正準備給秋天增添生機色彩。樹葉黃了,秋風一吹飄飄悠悠在空中飛舞,好像一位位少女在跳著優雅的舞姿,又好像報告人們秋天來了。這時農民全身心投入秋收之中,大雁們也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藍藍的天空向南飛去。
我喜歡閱覽秋天的景色。更喜歡傾聽秋天的寂靜,因為它能讓我魂牽夢索。當夜幕完全降臨的時候,明鏡般的月亮已垂懸在天空上,如冰的冰清瀑布般傾瀉在廣袤大地上。夜空像一只深藍色的玉盤,幾顆時隱時現的小星星像鉆石般點綴在玉盤四周。月光下,樹木,房屋,田野和山巒,都仿佛變成了襁褓中的嬰兒,溫順地躺在碩大無比的搖籃里,等待著冬天的到來。
就這樣,我獨自一人欣賞著秋的寂靜,感受著季節的變幻無窮,感恩著這片養我育我的大地,在這蟬音交雜的夜晚,我夢回故里,看見了兒時的我們在無憂無慮的玩耍著、嬉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