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景的散文段落欣賞
描寫秋景的散文段落欣賞篇1:唯美的秋
秋時而只有煙靄籠罩下的朦朧,時而又是微風細細煙雨迷蒙,一夜過去就變成了陽光燦爛,秋光明媚。這也許是江南秋天的獨特風格吧,秋漫長而美麗,溫暖如春。冬天就短短一瞬,就幾場冷雨數陣北風,一場大雪就宣告春天來了。江南的春天雨水太多,一下接連就是幾個月,還沒來得及欣賞那陽光下的萬紫千紅,就已踩到夏的足跟了。所以我最愛的還是這江南的秋,沉靜,唯美。
煙嵐是江南的秋的最主要特點。無論是陰是雨還是晴,山水村莊里總籠罩著淡淡的煙靄,如輕紗,似薄霧,朦朧著,迷離著。她如女人多情的眼,蕩漾著,曖昧著,如果不小心陷進去,這輩子可不就完了。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好,就這么黏上了,一粘就是一輩子。
陰天并不多見,但卻美得如一場朦朧的夢。你看那天上的流云,灰蒙蒙的,與地上的輕煙融為一體。天與地已沒有明顯的界限,只一半是浮云,一半是煙靄。浮云緩緩下瀉,流入煙靄,形成一種唯美的動感。那煙靄也因山水的遠近,田野的狹闊,變幻出濃淡深淺。山朦朧,水朦朧,樓朦朧,樹朦朧,鳥朦朧,人朦朧。天地一片朦朧,仿佛渺遠的歲月,悠長的時光,沒有盡頭。天陰而不沉,一切都是薄薄的,輕輕的,仿佛一揮手就可以拈了去似得。車流,行人在流云煙靄中,就如行走在美麗的夢境里。
雨天是屈指可數的,也是極美的。雨中的山水只能用兩個字描述,那就是——仙境。我的筆拙得很,實在描繪不出其中美奐美倫的韻味。那雨不能稱為雨,也不能稱為煙。所以只能叫煙雨,一種介于煙和雨中間的東西。江南煙雨,如夢似幻。多少詩情畫意,朦朧情懷,淪陷其中。那是個只能叫夢的東西,虛幻,飄渺。云,是看不見的;雨,也是看不見的;只能感覺得到,濕濕的,潮潮的,隨風飄舞著,彌漫著,涼涼地拂過臉,拂過手指尖,并不覺得寒冷。真正能看見的只有煙靄,青色的半透明的煙靄,只是比陰天稍濃些而已。如煙似霧的雨彌漫天地,無邊無際,那山已不是山,那水也不是水,仿佛只有煙雨。山水,煙雨融為一體,已分不出哪是山,哪是水。我最喜歡在雨里騎著摩托車兜風,那種浪漫沒法言說。回歸自然,回歸純真,回歸天地最初的混沌狀態。也許這就是一種返璞歸真,一種心靈與肉體的臨界與徘徊。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那水天相接的湘江和煙雨里的小舟,那煙霧中翩躚的小鳥和江邊或坐或立的垂釣著,點綴著的朦朧的夢境。好一幅煙雨江南的水墨畫。
留得殘荷聽雨聲,只有在靜夜,才聽得見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著暈黃的燈光,更多了一絲禪意。秋天的雨并不像春天那樣纏綿,她干脆得很,第二天就消逝的無影無蹤,緊接著又是天晴。
描寫秋景的散文段落欣賞篇2:素心閑秋景
不知不覺走進了歲月的深山,起了霧,寒了水,歲月的清淡在斑駁的人生中剝離,留下一團團或深或淺的痕,鋪排成一幅人生雋永的素錦。
終日在文字里徘徊,心若蘭花,繞指成香,輕執墨痕,與你在這場文字江山里攜手同行,或許就是一生最美的事情了。
北國的秋,靜靜的來,不帶一絲的痕,于天地光陰中種下一枚清幽,待到秋水天長時,也會兀自生出清靜悠長。
素淡的日子,只想覓一處閑山,林間幽靜,日影斑駁,蟲鳴螽越,草木深深,清風徐徐,于是,拾階而上,或賞林中美景,或覓石而坐,閑來聽風,細看流云落葉飛花;晚來聽雨,冷眼觀世間百態。漢武帝劉徹有一詩句“秋風起兮白云飛”,言簡意賅。
漸漸懂了,與林木為友,活一場瘦骨的清姿;與幽山為友,活一場仰止的傲態;與光陰為友,活一場風雅的人生。
歲月老了,無須傷懷;花瓣落了,無須彈淚;樹葉枯了,無須感嘆。人生的光陰里,慢慢熬煮,熬煮到最后才是精華,人生靜默中品味靜美,保持一顆愛生活,愛親人,愛自己,愛生命中默默關心,幫助你的人。持一顆善心,守一份感恩,于紅塵陌上,活出慈悲心,笑對人生。
閑,是一份孤獨,在孤獨中尋找快樂,似大海取針,這份孤獨置于鬧市街區,大多無濟于事,猶如洪水猛獸,這種感覺是無法阻擋的,即使再多的繁華,再多的物質,再多外在的快樂,都會被孤獨侵蝕的體無完膚。唯有閑下來,靜謐下來,沉淀下來才能體會到閑中取樂的心緒,才能體會到唐代詩人李涉“偷得浮生半日閑”那種如饑似渴的期盼。
素,是我一直喜愛的,素心若雪,與素色做知己。秋日里,陽光正好,秋風愜意,著一身墨藍長衫,閑游于一清幽小路,融于花草樹木間,聽樹語,聞鳥聲,站在樹的落腳處,看那滿樹的秋,用紅色和黃色勾勒的秋水天長,摒除“自古逢秋悲寂寥”的魔咒,將這份素色融于這份美好,將會勾畫出一副舉案齊眉的人生錦繡,用一顆素心處塵世,初心不改,踏歌而行。
素,看似素,實則深,素心處世,深情做人,在這秋風綿綿的時光下,閑一顆素心,在銀杏樹葉鋪成的金黃色紅塵陌上,心懷慈悲,潔凈做人。
那種素色,實際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樸實,醇厚,像烏龍茶,那種味道,很久遠的氣息。
描寫秋景的散文段落欣賞篇3:秋天的記憶
“秋天到、秋天到,田里莊稼長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高粱漲紅了臉,稻谷笑彎了腰......"每當想起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時,我心中就對美好的秋天充滿了憧憬、充滿了向往;每當唱起這首描述形象的兒歌時,都會喚起我對秋天一次次美好的記憶、美好的暢想!
是啊,當秋姑娘翩翩而至之日,也是人們告別酷暑難耐的夏天之時。秋姑娘先是手持巨大的鐵公扇,長空當舞,扇起秋風,陣陣吹拂著大地,驅趕著夏天火焰般地炎熱。秋姑娘又喚來東海龍王,施展魔法,下起秋雨,陣陣飄灑于大地,配合秋風澆滅了夏天的火焰。
驅暑降溫、天氣涼爽、瓜果飄香這是初秋時節的顯著特征。那“早穿長袖午穿紗,夜晚睡覺蓋涼被”就是初秋的真實寫照;那吐魯番葡萄哈密的瓜走遍大江南北的超市和街巷,那紅臉關公般熟透了的高粱,就是初秋最有力的見證!
而秋高氣爽、賞月登高、丹桂飄香還是中秋時節的特有現象。那“八月十五是中秋,嫦娥奔月故事稠,吳剛捧出桂花酒,天長地久情悠悠”等月老樹下的神話浪漫故事、吃月餅賞明月登高望遠的習俗年復一年,經久不衰;那“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石榴樹上臥金蟾,有心想吃圓石榴,還怕金蟾不開言”的兒歌百唱不厭、百聽不煩;那“一場秋雨一場涼,中秋時節添衣裳,有心告誡情郎知,還怕情郎不賞光"的情歌,真實地描述了中秋時節的氣候特點和癡情女的羞澀心理,現在回想起來令人賞心悅耳,記憶猶新。
晚秋時節,更是收獲與美好的季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滿山的柿子像一串串的紅燈籠,飽盈盈,亮晶晶,饞的人見了就想采摘;滿樹的楓葉紅彤彤,如血染一般,取下一片夾在書中,每每翻看,就有一葉知秋的感覺,是讀書人的浪漫與情愫,也是美好回憶的見證。看五谷豐登,千疇良田:朵朵潔白的棉花,粒粒飽滿的大豆,金浪翻滾的稻谷,塊莖膨大的紅薯,這一切都是農民們春種夏管辛勤勞作的結果,也是一年結結實實的希望!“看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
啊!美麗的秋天,美麗的景色,美麗的秋天故事,美麗的秋天記憶!這秋天的故事實在太多,這秋天記憶的細胞實在太活躍,一時半會兒難以贅述。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愛秋天里那天高氣爽,我愛秋天里那金風習習,我愛秋天里那秋雨滴滴,我更愛秋天里那碩果累累!
看過“描寫秋景的散文段落欣賞”的人還看:
1.描寫秋天的散文片段
2.描寫秋景的優美散文五篇
3.描寫秋天的經典段落
4.描寫秋景的散文200字
5.描寫秋天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