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旅游的散文
美麗大理位于我國的云南省中西部。那關于大理旅游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大理旅游的散文篇,希望對你有用!
大理旅游的散文篇1:游大理洱海
在大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蒼山雪。早晨,我和爸爸乘著畫舫,游覽這如詩如畫般的大理洱海。
清涼的微風蕩漾起一道道水紋,我坐在船邊,望著清澈的海水。那醉人的碧綠,映著白云,映著蒼山,假如大理沒有這美如仙境的洱海,定會失去一半的撫媚。一只只游船在海水中游蕩,此時的洱海,靜若處子,溫柔如純潔的少女,歲月帶走了風情脈脈的南詔古國,卻怎么也帶不走洱海的冰清玉潔。向遠處眺望,一艘艘游船在平靜的洱海飄蕩,為這壯麗的湖光山色,打下了美麗的襯托。
游船在岸邊停下,我們隨著人群,走過一級級石階,繞過一條條小道,徑直來到了南詔風情島,小島那懸崖峭壁上,長著綠綠的仙人掌,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往里走,就來到了奇花異草的王國--蝴蝶泉。叮咚的泉水砸在石階上,像一串串閃著瑩光的珍珠,像一串串即將凋零的花,像晶瑩的、透亮的水晶球。泉水旁,一朵朵月季競相開放,一支支杜鵑綻放著它那迷人的光彩,潔白如玉,金黃似光,粉若紅霞,紫猶幻夢。天空中,鳥兒在傾心的鳴囀,蝴蝶在上下的飛舞,構成了一幅無與倫比的水墨畫。
繼續向前走,不過多會兒,我們就站在了島上唯一的一座小山峰的頂端。熱鬧的氣氛使我很快融入其中。像烤魚、烤蝦這一類的特色小吃就數不勝收,沿路到處是小攤,就連大型的廟會也比不過它這種熱鬧的氣氛。
伴隨著一聲聲鳴笛,我只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迷人的南詔風情小島,在最后一刻,我站起低頭鳥瞰,再別,洱海。我在心底默默的想著。人雖上了船,可心卻依然留在島上,直到它一直變小,變小,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船上,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天,這樣的天籠罩著這樣的水,讓我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句詩,“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
我愛洱海,愛它的美麗,它的神秘。我不知道,以后是否還能來到大理,來到洱海,但是,這次洱海之行必將在我的腦海中烙下一段深刻的記憶,永生難忘。(
大理旅游的散文篇2:去大理
本該一場美好同行的'旅行',最后也只不過獨自一人!
我不知道該以什么樣心情去欣賞這沿途風景,映眼簾的也不過全是單色調畫布底色。都說旅行是一件讓自己放空和放縱自我修行,但直到現在我卻依然不知道這能不能算的上是一次真正的旅行。
車子一直行駛在去大理的路上,同車的全是陌生人,講著本地的方言,但我還是能夠聽的懂。
耳機里響起了石進的《傾訴》,以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喜歡他的作品,可現在不知道怎么就只剩下這一首了。直到現在聽著還是可以讓人舒服,但卻不能舒心!
車窗外陽光特別刺眼,可是戴著墨鏡會壓得鼻酸,于是眼淚也很配合的奪眶而出。我拼命的低著頭,用帽子當著自己的臉,生怕旁邊人看見。不是怕丟人,而是怕他分不清楚這是懦弱還是悲傷,畢竟我是個大男人。
這兩天在電視上看到南方很多城市都在下著大雨,但偏偏這個固執的西南城市竟如此浮躁不堪,用炎熱擁抱著周遭的一切!只有偶爾飄來的云朵能夠為地面到來短暫的陰涼!
車子在一個服務區停了下來,其實名字我是記得的,但是覺得還是忘記比較好,這里的一切我都不想記住!
下了車一陣涼風便拂面而來,吹在身上很舒服,抬頭望向天空,才感覺她是那么空曠,離自己很近、很近!
車子重新駛入高速,繼續向西,一直行駛著... ...
大理旅游的散文篇3:印象大理
世界這么大,人生這么短,還不去看看純粹就是浪費生命。
現代化的交通,縮短了長沙到昆明的距離。2015年7月15日我與英子懷著對彩云之南的遐想,輕裝簡從,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家出發,4個多小時后,就下榻于昆明的酒店了。
7月16日清晨,我不由得早起,外面的世界,哇塞,清、涼、藍、爽!這個時令來云南,我慶幸選擇了雨天。昨晚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著雨,我原本擔心第二天會因為天氣影響參觀的心情,會到處像家鄉一樣煙霧迷蒙。可能是因為空氣的質量太好,可能因為云南的雨天有她固有的秀美柔和,清晨之時,已只有些許雨絲飄忽。微風撲面,頗有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快感。
天空雖然暫時還沒湛藍,但還是比較高遠。只見近處的蒼山綠波流淌,白云在山間游蕩,猶如不斷地在為蒼山更新圍脖。
大理古城就是依托蒼山,前朝洱海,靜靜地躺在那里幾千年的一個華夏邊陲古鎮。
今天我終于可以去親手揭開她的蓋頭,一睹她神秘的芳容。
據說,大理有四大美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風花雪月這個成語就由此得來。
下關風,特點在于其風的神秘與強勁。人迎風而行,風吹帽落于前。說白了,與其特有的地勢相關:下關位于蒼山和哀牢山之間長的山谷出口,連綿百里的蒼山擋住了大氣環流,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風氣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灣的季風便通過這山谷進入下關,形成了冬春季節蒼洱之間強勁的西風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風。執英子之手,徜徉于古城街道,雖是酷暑,卻不由得產生“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的心曠神怡。這應該是得益于昆明四季如春與這里特有的地勢相結合吧。
上關花,上關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人稱“上關花”。 上關花名稱的得來是由于古時上關有一棵叫“朝株花”的奇花,它花大如蓮,開12瓣,閏年13瓣,香聞十里,果實可作朝株。大理氣候溫和濕潤,“冬止于涼,夏止于溫”,最宜于花木生長,“家家流水,戶戶茶花”早已傳為佳話。街道兩旁各色鮮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人游花海,腳步古城,花隨流水轉,鋪面古香藏。
蒼山雪在蒼山橫亙大理境內,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于海拔較高,在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陰巖猶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蒼山雪景的宏博壯麗,堪與阿爾卑斯山媲美。在古城,這個時節可看不到,不過看到山間白云縈繞,來去悠然,不由得想起晏幾道的詩句,如果在月光下,應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此時的心境,卻與杜甫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頗為吻合。看到白云倏忽,亦時而勃起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的豪情。
洱海月,洱海有月的晚上,天上一個月亮白晃晃,水中一個月亮金燦燦,這就是“洱海月”的奇景。
行走古城稍微久一點,不免有點失落。現代的浮華已經淹沒了古城原汁原味的風采。城里因為游人的涌入,已經不再是淳樸的民風,物欲橫流的時代,到處閃爍著盯著你口袋的金燦燦的眼光。本地的少數民族也已經開始漢化,連他們自己可能也不習慣穿著他們獨有的民族服飾。他們在這里也不可能用他們獨特的語言,因為,這里已經是一個商業化的都市,保持民族特色,可能就意味著他們失去生存的空間。
大理的萬種風情已不在古城:盡管流檐古樸,盡管城堡依然。物是人非的遺憾是無論花多少錢買多少紀念品換不回來的。
大理的吸引力在鄉間,在田野上,在大山深處……
大理的風韻更在廚房,在節日里,在歷經滄桑的民間……
舌尖上的大理!
有白族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預示人先要創業,必先嘗苦,然后可以苦盡甘來,最后得到啟示,凡事要善于回味,總結經驗教訓,切記人生本來就應該先苦后甜。
風花雪月般的美食,首推“大理砂鍋魚”,以本地祥云生產的大砂鍋,煮捕于洱海的魚,上席時以菜葉鋪墊的大盤襯墊,鍋中沸滾,飄紅映綠,色彩絢麗,清香撲鼻。趁熱食用,魚肉滋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二推“彌渡卷蹄”,它以新鮮豬腿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紅米、白酒、食鹽等為配料,先腌后煮,精制而成,可用綿紙嚴密包裹好,懸掛起來,隨吃隨取,一次吃不完,可將其余部分重新包好懸掛,十月余色味不變。令人想到朵朵金花俏麗的小臉蛋,不禁贊嘆大理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了。
三推“木瓜雞”,四推“鄧川乳扇”,五推“喜洲粑粑”, 六推“鶴慶豬肝炸”。
服飾上的大理!
整個云南有53個民族,大理基本上都有,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服飾。特別是每個民族的節日來臨,他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可以說大理就是一個服飾文化之鄉。
來大理,我跟隨旅游團的方式錯了。以后有機會再來,就一定要親自走進普通的老百姓家中,去看看他們獨具特色的庭院,感受千古的人文;去和他們說說話,盡管聽不懂,我也可以體會他們原本的直率純真;去喝喝他們的茶,品味其中做人的底蘊;去看看小橋、流水、人家,領略古道、西風、瘦馬在這里的自然上演。
我知道,我看得太淺。從路邊背著小背簍的少數民族老婆婆佝僂的身軀,我知道,他(她)們依然掙扎在貧困線上,但他(她)們依然能夠坦然地面對困境,朋友來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