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寂寞的散文
孤獨是需要陪伴,寂寞是需要安慰。關于孤獨和寂寞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孤獨與寂寞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孤獨與寂寞的散文篇1:一人孤獨,兩人寂寞
曾經覺得,孤獨是一種本能。
那是還在五高的歲月,如果說曾幾何時還因為自己是五高的學生而有點羞于啟齒,那么光陰荏苒,如今對那里只有美好的追憶。后悔中考的失利,可從未后悔三年五高。依稀記得,宿舍通往教學樓面對的那方夕陽描繪的天空;依稀記得,教室里散落的粉筆灰和老師抽答難題時的膽戰心驚;依稀記得,那一個個熟悉的辦公室和那群可愛的人們……畢業前的留言本上,有一個同學的留言讓我記憶深刻,大概說的是每每看到我一個人的背影走在路上,覺得是那樣孤獨云云。當時看到這些話的時候感覺挺詫異的,因為從其語境看來似乎我很值得同情——然事實并非如此。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對于那時的我來說其實是一種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人行動效率是比較高的,因為不用遷就別人的時間和速度。那時的三年,有一種愜意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在小禮拜的周末,一個人的教室,一杯咖啡,一堆題,做作業,看課外書,寫文字談談心——這是獨享一間教室孤獨的愜意,后來的日子,幾乎沒再有機會享受到。
孤獨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態度。作為狀態即是指沒有人陪伴或拒絕別人陪伴;作為態度,則指人有十分的主動權去選擇要孤獨還是不孤獨。有了關于其態度的這一層解釋,也許人們就不會覺得孤獨這種狀態是一種可悲了。
是的,可悲的是寂寞,從來不是孤獨。
所謂寂寞,是指無法與人溝通或無法通過溝通來獲得滿足。所以,一個人可以孤獨也可以寂寞,而兩個人只可能是寂寞不可能是孤獨。“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前面的孤單是孤獨,后面的孤單便是寂寞。
也許很多人發現單身的時候一個人的生活會偶感無聊,但看看電視,玩玩游戲也就過去了,并未在心里留下過多的痕跡。然戀愛后的無聊往往讓人很不自在,心里空落落的。寂寞是習慣的后遺癥。如果有一天,兩個在一起的人變得彼此陌生,變得無話可說,可想而知這樣的相遇就是寂寞的開始。
我喜歡安靜,一個人,當內心沒有牽掛的時候,自己陪著自己,是靈魂的反省,內心的觀照,有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有時瞬間就清晰了;我也喜歡熱鬧,二三好友,彼此知根知底,煮茶閑聊,偶有瘋狂,不必揣摩,言無忌諱,歡笑嬉戲暢享青春年華。
孤獨,不需要憐憫,“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要把孤獨修為成一種境界,在孤獨里看清真正的自己。
寂寞,要懂得取舍,“活不投機半句多”。我們不應錯把孤獨當寂寞,更不應在寂寞里迷失自我天性。
一人孤獨,兩人寂寞。愿世人學得會孤獨,解得了寂寞。
孤獨與寂寞的散文篇2:其實,孤獨不等于寂寞
簡單的說:孤獨是需要陪伴,寂寞是需要安慰。所以,孤獨不等于寂寞。
人性的弱點就在于對事情“質”的區別,事情的發生總是過于的花哨,覆蓋了本身的面目。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就是一張浮躁的面具。而隱藏在面具下面的“質”才是影響事情變化的風向標。孤獨是隱藏在寂寞身邊的陪伴,寂寞是活在孤獨心中的安慰。質,影響著他們對彼此的認知。所以,雖然它們相依并存,卻也一直屬于沉睡的狀態。
孤獨是一個形式,寂寞是一種狀態。形式是需要一個人或者其他的東西借助最真實的行動去完成。比如伸出雙手的擁抱,迎面而來的一個微笑。而寂寞需要對落寞的心加以溫度才能達到一個安詳的狀態。比如,一句溫暖的話。
孤獨與寂寞的人有個通病,就是不滿足。雖然都是一種索取,但是無論怎么得到總是感覺不夠。這種心情的落差主要也是來源于對“質”的區分。擁抱能維持暫時的溫暖,微笑能暫時的開心,窩心的話也能暫時的讓緊縮的心臟得到擴散。但這一切都會隨著形式與狀態的消失而消失。因為,不能一直維持安慰的那個形式與狀態。所以,落寞在所難免。
孤獨的人喜歡交際,但不擅長。寂寞的人擅長交際,但不喜歡。這是心理上的需求的差異造成了表現形式的不同。孤獨的人其實有很多的朋友,但他們向往的是一個貼心的陪伴。所以,朋友再多,也只是朋友。孤獨的人一直以被朋友包圍的的狀態在追尋。寂寞的人朋友會少許多,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安慰。這樣,以直接方式出現在身邊的朋友,像是被隔離在安全防衛之外的陌生人群。寂寞的人寧愿站在天橋上看車水馬龍的人群,也不愿意多和任何人多說一句話。
孤獨與寂寞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比如:一個剛失戀的人,總感覺自己少了些什么,空空的。這就是孤獨。但是,時間過得久了,就明白了不能再擁有那樣的陪伴。于是,一句貼心的話總比得不到陪伴更溫暖。這就是寂寞。孤獨經過長久的歷練,轉變成了寂寞。
有那么一類人,總感覺自己很累。其實,這是思想上的疲倦。我們以方位來劃分,把大腦分為兩部分:左腦和右腦。通常的人回憶力在左腦,用來儲存和回憶擁有的東西。思維力在右腦,用來思考需要得到的東西。比如:你的朋友問你,你昨天中午吃的什么菜?因為這是你擁有的東西,你通常會用左腦去回憶。相反,問你624+624=?這是你沒有的東西,你通常就會用右腦去思考。孤獨與寂寞的人通常會想很多?;貞涍^去發生過的事,把過去發生過的東西帶到現在。以想象的方式來改變已經產生的結局。讓大腦在回憶力與思考力之間不斷的來回奔跑,相互拉扯。這樣,就造成了思想上的疲倦。所以,不管以怎樣舒適的狀態放空自己。也會覺得累,很累········
當然,要解決這一切煩惱也不是什么難事。最重要的是分清楚你是屬于哪種類型。然后,根據需求來對待擁有的事實。孤獨的人找陪伴,寂寞的人尋安慰。分清了,即使還在找尋,也不會那么累了。
如果,你足夠的幸運,是孤獨與寂寞的并存者。那,你要解決的就更簡單了。當你覺得孤獨的時候就找安慰,寂寞的時候就找陪伴。把需求對調。在交換中讓需求變得平衡。那么,你的煩惱也會隨之消失了。
孤獨是形式上最簡單的失去,寂寞是靈魂的上溫度的冷卻。不管你屬于什么形式與狀態,都請記?。汗陋毑坏扔诩拍?/p>
孤獨與寂寞的散文篇3:孤獨的寂寞
“心中有首無人聆聽的歌,該是多么的孤獨和寂寞"
每每看到這一句話,總會勾起那些久已塵封的記憶。時間過得真快啊,十年過去了,又仿佛只在彈指間。
這些年來,偶爾當我停下匆匆的腳步,也會追憶那些真切而又遙遠的過往。
雖然一切都已成定局。
雖然從不曾真正的讀懂你,就如讀不懂曾經的自己。
或許暮靄中的你不會再想起,那些從沒人在意過的點滴,給我的卻是至真至純的回憶。
走在小城大街上,微風吹過,一片落葉輕輕劃過臉頰。感覺淡淡的,印象卻深深的。
確切的講,不知道故事算不算是已經開始,冥冥中卻已預言了結局。
沒有不舍,沒有遺憾,有的只是一絲若有若無的牽掛。
會不會在某個炎炎的午后,遠在天涯的你也會在記憶的碎片中尋覓------
那個青澀的、沒有開始就已結束的故事。
結束了,用席慕容的一句做尾:暮靄中深深地俯首-----為我珍重。
看了“孤獨與寂寞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孤獨的散文
2.寂寞孤獨心情散文精選
3.那些孤單的日子散文
4.孤獨的散文三篇
5.孤獨頹廢的唯美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