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湖的散文推薦
關于西湖的散文推薦篇1:西湖情思
杭州美,最美是西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說過:“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陽春三月,置身西湖之濱,“處處回頭盡堪戀,游中難別是湖邊”。春風拂面,碧水微波,柳絲如煙,鶯啼燕語,天光水色,把整個西湖浸染得嫵媚而溫情。在如此的氛圍中,還有誰能不柔情似水、繾綣纏綿?要說杭州是座愛情城,那么西湖就是愛情湖,一點也不為過的。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杭州人林逋的《長相思》渲染了一幅情深意切的離別畫面,讀來總是心弦顫動。白娘子和許仙的斷橋相會,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凄情,蘇小小對阮郁的慕念成疾,這彌漫著悲情與哀怨的愛情故事,為西湖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西湖山水還依舊,憔悴難對滿眼秋,霜染丹楓寒林瘦,不堪回首憶舊游”,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夜風中的白堤上,柳蔭深處里,情侶雙雙相依相偎,郎意濃,妾意濃,白頭偕老不相忘。那呢噥的情語,讓水中的魚兒也害羞地屏住了呼吸……
西湖的美,美在人心里,美的使人感到親切,感到爽心,感到靈動。來到西湖,仿佛有一種心的感應,把人與西湖融為一體。西湖沒有一點的野性和陌生感。西湖就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江南女子,清純,典雅,嫻舒。面對西湖的美,多少騷人墨客舞文弄情,生發感嘆:“古今難畫亦難詩”!
西湖,煙霧茫茫,微波漣漪,靜謐安然,蒙蒙中露出秀美的樓閣亭臺,像晨起未妝的絕色女子,神情懶散,衣裙飄逸,長發悠悠,一臉嫵媚,嬌羞無比。四周群山,層巒疊嶂,西湖在群山環抱下,似長發女子項下奕奕閃光的珍珠,賞心悅目,精美絕倫。柳浪聞鶯—細細的柳絲隨風搖曳,如煙似霧碧浪翻滾,柳蔭深處,鶯啼嚦嚦,清脆悅耳,在湖邊品著龍井茶,看著波光粼粼的西湖,一身的疲倦,讓世俗躁動著的心境,頃刻間化為烏有,心情頓時為之放松。我深深地吸了兩口浸潤著湖水的新鮮空氣,拋棄一切煩惱與瑣事,全身心地去享受這一刻。
清澈的陽光柔柔地傾瀉在湖面,輕漾的水紋,撩撥著誰的心事?一葉小舟停泊在藕花深處,靜看月圓花開,世海浮沉。此時,擱淺的,是它的歲月;寂寞的,又是誰的人生?那晶瑩的露珠,是蘇小小多情的淚么?華麗的畫船載著蘇小小手扶鳴琴從西冷橋下翩然劃過,琴聲飛上橋面。橋上衣袂飄飄的阮郁踮足凝望。“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風流過后香消玉損,一代紅顏也未能逃脫歷史的宿命。“金粉六朝香車何處,才華一代青冢猶存”。”遙想當年柔情似水的一幕,蘇小小與阮郁那一見傾心的愛情,西湖仿佛又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繁華如夢,流光易散。多少回燈花挑盡不成眠,多少次高樓望斷人不見。她最終還是嘗盡相思,錯過了花好月圓的芬芳。
雷峰塔下,斷橋邊,許仙與白娘子情定西湖岸。從一把油傘到相識相知相愛相許,堅貞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世間多少紅男綠女。可憐白素貞只想在人世間做個平凡的女人,可卻是阻攔重重、壓迫重重。記得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那催人淚下的唱段:“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無怪乎,斷橋能和長橋、西泠橋并稱西湖三大情人橋。直到真情感動了上蒼的那一刻,雷峰塔倒掉了,偽道的枷鎖斷了,愛情自由了。有詩為證:“俗民今日臨斷橋,尋找蛇仙走古道??珊薹êL珶o情,拆散鴛鴦水漫橋。”
西湖畔,長橋上,夕陽西沉,梁山伯與祝英臺十八相送難別離: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并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樓臺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有人驚嘆,有人惋惜,長橋流水細無聲,似為梁祝哽噎。英臺縱身一跳,絕塵而去,那樣堅決,義無返顧,那一剎那,凡間的種種愛恨情愁,化作了西湖岸畔的煙雨蒙蒙!從此荒蕪的紅塵路上,不見十八相送,不見在萬松書院求學時的郎才女貌。長橋上留下的那份真情,融入湖水,散入湖煙,長留天地間,化作了那凄美的千古絕唱——————化蝶!
關于西湖的散文推薦篇2:西湖印象
在江南五月的煙雨中,我來到了神往已久的西子湖邊。
應該說初見西湖,并沒有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西湖的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清澈美麗,而是顯現一種幽暗的渾濁,上面還有些許漂浮物,但放眼處一片開闊的水域,遠處青山隱約,近處畫舫游船,也是別有一番江南美色。
其實,西湖的美,美在山與水的結合,是一種山與水巧妙組合的結構美;山水相依、渾然一體、山依水青、水依山秀,給人以別樣的感覺,加之歷代文人墨客的渲染,造就了西子湖的自然與人文氣質,從古到今!
沿著湖岸漫步,西湖不斷以變換的視角轉換其風光,我首先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我不知此景指何而言,只見湖邊一石碑上隱約可見這四個大字,在古代這一景應該是很有出處的,但目前我實在看不出什么,是指湖邊的垂柳上有夜鶯在婉轉歌唱,并與西湖的水浪相呼應嗎?從字面上理解只有如此!
“雷峰夕照”現在是看不上了,因為時間還早,況且此雷峰塔是經過重修已非彼雷峰塔了,只是遠遠看去,于青山綠水中,雷峰塔高聳挺拔,倒映水中,令人想見當年之景。
看過“花港觀魚”,再走過“平湖秋月”,我來到了著名的斷橋邊。當年的斷橋已不復存在,如今是一坐寬廣的石拱橋橫臥水面,令人追尋“斷橋殘雪”而不可得,只是不禁想起白娘子許仙的傳說,耳邊似乎傳來悠揚的漁歌聲;“西湖美景三月天吶,春雨如酒柳如煙吶,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有多少風花雪月,人物滄桑,湮滅在西湖的煙雨中。
西湖邊上總是有如織的游人,湖面上也多是游船往來穿梭,難得清靜,由此我想,當年的西湖之所以有名,除了秀美的山水之外,可能也是很幽靜寫意的,文人騷客至此,多懷一種清風明月,與山水一體的感覺吧?然而今天的西湖,因為名氣太盛,感召八方游客,太亂太鬧,令人難覓詩興。
時近傍晚,西湖在夕色之中,更呈現出一種朦朧之美,使人流連,不忍離去,若此時登雷峰塔,俯瞰西湖,應是別有一番風味吧?可惜時間不允許了,我只有匆匆再望一眼西湖,轉身離去。
關于西湖的散文推薦篇3:行走在西湖里
去西湖對于我來說就像是夢寐以求的愿望。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給我們講西湖,才知道西湖的美麗。到后來又知道西湖又叫西子湖,才知道西湖完全可以和西施相比美的。
西施,又叫西子,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春秋越國人,越王勾踐敗于會稽,范蠡把年輕美麗的西施獻給吳王夫差,使其迷惑于酒色之中,疏于朝政,最終使吳國滅亡。吳國滅亡后,西施就歸于范蠡,同泛五湖。
范蠡明知道打不過吳王夫差,但他深知吳王好色成性,就把傾國傾城的西施獻給吳王,嗜色成性的吳王哪里知道這是一計,面對絕色美女的誘惑也就欣然笑納了,吳王夫差從此就不理朝政,慢慢的范蠡就打敗了吳王。這也就應了一句老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初次游西湖是去年仲夏,天氣炎熱無比,我們在朋友的帶領下緩步來到蘇堤,走在蘇堤上放眼望去,一邊是郁郁蔥蔥的翠柳,月牙橋,平靜的湖面在微風吹動下又見波光粼粼,幾葉扁舟載著幾個游客泛舟湖上;另一邊則是三潭印月,還有湖心島,我們是白天游西湖當然看不到三潭印月的魅力了。遠遠望去,一塔高高豎起,在淡淡的霧氣中顯得飄渺無比,朋友說那就是雷鋒塔了。
魯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論雷鋒塔的倒掉》,先生借題發揮,將雷峰塔倒掉與《白蛇傳》的民間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借雷峰塔的倒掉,贊揚了白娘子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戰到底的反抗精神。
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的故事想必是家喻戶曉了,美麗的愛情和動人的故事為現代年輕人對美滿婚姻的追求提供了堅實的前提條件,但是偏偏又殺出一個老法海,老法海百般阻撓白許兩人的愛情,還鬧了個水漫金山,禍及民眾;盡管如此,法海也沒能阻撓愛情故事的美滿,白娘子和許仙不但結婚生子,最后還讓許士林將雷鋒塔下的白娘子救出,一家三口團員,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美麗的傳說也就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白娘子和許仙闡釋了一個“情”字,而許仕林祭塔救母也為中華民族的”孝”給了一個新的注腳。所以,一切美滿的東西盡管歷盡磨難,只要我們去堅守,去不懈的追求,最終還是圓滿的。
西湖里還有一個關于蘇小小的故事……
蘇小小,錢塘名妓,從小隨父學習詩文,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且聰慧美麗,曾經是男人心中的一個夢。據說她愛過一個叫阮郁的豪門公子,愛得轟轟烈烈,可是卻招到了阮郁父親的百般阻撓,不準再與蘇小小來往后,蘇小小也僅難過了一些時候,便放下了,照舊與她看得上的文人雅士來往,周旋在男人的世界里。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湖濱她見到一位模樣酷似阮郁的人,卻衣著儉樸,神情沮喪,聞訊后才知此人叫鮑仁,因盤纏不夠而無法趕考。她覺得此人氣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動提出為提供錢物上的幫助。鮑仁感激不盡,滿懷抱負地奔赴考場。
佳人薄命,蘇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有詩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墓上覆六角攢尖頂亭,叫“慕才亭”,據說是蘇小小資助過的書生鮑仁所建。
蘇小小的一生可謂是歷經磨難,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靠母親留下來的僅有的資產勉強度日,最終淪為歌妓,雖為妓,但卻保持那種文人的清高和女人的貞潔;和阮郁的愛情在其父的堅決反對下沒能得到圓滿,但蘇小小和鮑仁的友誼卻為后世傳誦,沒有蘇小小的慷慨解囊,也許就沒有鮑仁的金榜題名,但鮑仁也是有情有義之人,可令人惋惜的是,當鮑仁金榜題名回鄉報恩之時正趕上蘇小小的葬禮。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蘇小小是名妓中自愛自珍的典型,其實我覺得蘇小小之所以能夠在西湖邊如此長久為人景仰,是因為她對才的珍愛,而且是不僅愛自己的才氣,所以她沒有選擇“老大嫁作商人婦”;她更愛別人的才氣,所以萍水相逢便傾其所有。
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嗎?你能不思回報嗎?感恩的關鍵在于回報。回報,就是對培養、幫助你的人心存感激,并通過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實際行動予以報答。鮑仁的行為進一步詮釋了感恩的全部內涵。
關于西湖的散文推薦篇4:游杭州西湖
懷著對西湖美景的向往,帶著對西湖文化的渴望,今年三月游覽了杭州西湖,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多年愿望。
西湖,又名西子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成為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進入西湖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邊的參天大樹,爭奇斗艷的花卉、遠處群山幽幽、千年古塔映輝。使人頓感呼吸暢通,歡快之感油然而生。
當我們趕到游船碼頭時,已是人頭參動,熱鬧非凡了。來自國內外的八方游客, 身著不同顏色的各種服飾,操著不同的口音,等待著游船的到來。 此時的西湖 ,碧波蕩漾,像一面潔凈的大鏡子,清幽嫵媚。 湖面上游船、畫舫穿梭,各色雨傘像詢麗多彩的花朵,與湖水相映,仿佛是人間仙境。
登上游船,緩慢地行駛在西湖上,西湖美景盡收眼底,群山懷抱中西湖,潔凈清新,湖水伸手可及,真可謂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走。很快就看到了西湖的十大美景之一“蘇堤” 。蘇堤,是西湖的中軸線,可以比作美人團扇上的那根扇柄,把堤東、堤西分成兩半。它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瀑、跨虹六橋等景點,長三公里,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淤泥堆筑而成的堤壩。 蘇東坡不僅為后人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不朽的文化遺產, 還留下了他那千古絕唱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濃妝淡抹的美女,為西湖注入了靈性仙氣,從此西湖便成了人們向往的游玩勝地。蘇堤上桃花盛開,柳絲飄灑, 那流光溢彩的桃花映在湖水中,成為了一 幅幅流動的水幕畫。剛剛發出綠芽的柳樹青翠欲滴,飄舞著的柳枝像輕姿曼舞的漂亮姑娘, 不時地扭動著腰肢,手上的水袖輕輕飄揚,劃過水面, 留下圈圈漣漪,真的美極了。
西湖美景中的“白堤”也是不容錯過的。聽導游說,“白堤”原稱“白沙堤”,它西接孤山,東連斷橋,橫亙西湖,長1公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時主持修筑的堤岸。這里不僅僅是風景美艷,更因白居易的詩句而聞名遐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優美的詩句不僅寫出了白堤的美,還讓人沉侵在美妙的遐想中。初春,樹上黃鶯鳴叫,湖邊春燕銜泥做窩。那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順著白堤走一公里便到了孤山,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天然形成的。浙江省歷史博物館和浙江省美術博物館都佇立在島上。孤山上的景致算不上絢麗,而是在寧靜中略帶憂郁的味道。讓人時而品味到它的矜持,時而領略它的清高,時而悟到它的執著。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孤山像一大盆景,置于湖中。為遼闊的西湖平添了湖中一景。
抬頭遠望,早晨的霞光映照在湖邊的雷鋒塔上,這歷經千年,多次重修的古塔,宏偉而典雅,它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年久莊重, 更在于流傳了幾百年,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故事,古往今來,曾牽動過多少人的心。徐志摩曾說過:“我愛在月光下看雷鋒塔靜極了的影子——我見了那個便不要性命”。想必這《白蛇傳》中那一段動人的傳說,曾引起過徐志摩多少美好回憶,以至于愛到不要性命的地步。
西湖不僅因其自然美聞名于世,也因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故事,讓西湖活靈活現,仿佛這些動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昨天。 西湖的斷橋雖不宏偉高大,也沒有斷開的地方,之所謂叫斷橋,一是因為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很短,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盛況,此時 ,從西湖北面的高山上往南俯覽,就會看到白雪皚皚的橋面, 而斷橋向陽面則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 ,仿佛在此中斷,因此叫斷橋。 更是因為許仙和白娘子在此相會 ,受到法海的阻撓,兩人揮淚惜別,情斷此橋。
西湖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每到一處都有千古流傳的動人故事。在西湖邊上的岳王墓中, 那個遭世人唾棄的奸臣秦檜,與妻齊跪謝罪于天下。 這些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見證了朝代更迭,是非黑白,人情冷暖,風起風停,花開花謝,但這清砌的西湖水始終沒變,它以悠長的故事昭示著后人。 懷著愛國情懷,觀看岳王墓,似乎感到岳飛“還我山河”、“心昭日月”的墨跡未干。古人曾觸景生情,感言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戊戌變法的六君子之一的康有為在此寫道:“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不知道他后來變法的勇氣,是否來自西湖的聲聲怒吼?
西湖的美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殘荷...都有看不夠美景。明人王珂玉這樣評說西湖:“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是啊,不論你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游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和文化底蘊所傾倒。
不知不覺中游船靠岸,人們好像從夢幻中醒來。西湖的美景,在導游的講解和游覽中,我領略大概。 我情不自禁地取出了背包中的杯子,裝滿了一杯西湖水,讓它在今后歲月里,不斷講述西湖的美景和西湖流傳不朽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