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絕望的散文
人總會經歷迷茫和絕望的時候,只要保有那一點對生命的希望便不在可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迷茫絕望的散文篇,歡迎大家閱讀。
迷茫絕望的散文篇1:迷茫
如果站在云霧迷茫的山頂,迷茫中的風景隱約迷人,隨著日出陽光漸漸的照耀,隱約之中的風景清晰明朗。這需要我們耐心等待,這一過程,我們只需要用上耐力和陽光,迷障自會退去,那美麗的風景就豁然盡屬我們。
人生的成長,迷茫會不時的伴隨著降臨,致使我們的生命逐步推進著走向成熟。
如果我們給自己的人生設置一種風景,那么要擁有這個風景,我們就必須去努力著到達。這個努力的過程,就是我們走出人生成長迷茫階段的跨越。這個跨越,我們的信心如同撥開迷霧的陽光,我們的堅持如同這持久的耐力。
往往身處迷茫,我們看不清人生前方的路,即使看清了也恐懼不確定,以至于恍惚著我們的神志,制約著我們的內心平衡,蒙蔽著前進的動力,我們的努力也在這樣的迷茫中暗淡無力,消退。
人生就是在的迷茫中掙脫,又將迎來新的迷茫,要求我們繼續掙脫,像唐僧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讓我們的心志在不確定中確定,在懼怕中不再恐懼,逐漸的能抱有一顆與它爭鋒,戰勝它的心態面對未來,面對又將出現的新的不確定,新的恐懼。
迷茫的時候,需要我們認真仔細的解剖分析自己,用正確的辯證法辯證真偽,用矛盾論的思想觀點相對看待是非,用適合自己的科學方法解決困惑。
迷茫的時候,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書籍是我們的良師。它能給與我們困惑的答案,能增加我們走出困境的信心,而讀這樣書籍的過程本身就給予我們走出迷茫成長修煉的精神食糧。
迷茫的時候,多欣賞我們為人生設置的風景,這樣會刺激我們的思維去尋求跨越迷茫的路徑。慢慢的根據自身優越條件,我們借助個人真正的喜好去尋找到生活方向,并沿自己尋找到的生活方向,選擇一個能實現目標的事去專心努力著的去做,不管再接下來的努力中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動搖 ,而是克服困難,不斷修改,逐步完善,繼續鍥而不舍的堅持,修訂執行,漸漸地自會走出迷茫,達到新的人生奮進天地,實現我們人生風景的規劃。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頹廢自己。人的生命成長過程,生活紛雜,現實嚴峻,我們必須正視著面對迷茫,讓自己堅強,戰勝,超越。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逃避是自私的麻醉,狂縱的拋棄。逃避會在時光中吞噬靈魂,讓我們身體變為一個空殼。這樣,不要說去解脫迷茫,更會在迷茫中死掉一個鮮活的生命精靈。
迷茫就是讓我們的思想回歸單純,找到自己內心平衡的天平砝碼。迷茫就是磨練我們的心志,在人生旅程中,迷茫時堅守煎熬,適時勇退,積蓄能量,走出迷茫時精神倍增,深挖潛力,闊步前進。
迷茫就是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確定自己,創造自己,更新自己,促進自己走進我們為自己設置的風景區,做這個風景區的主人。
迷茫絕望的散文篇2:絕望
最近,一直關注著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每當在電視里看到地震的視頻時,那種驚恐與絕望的鏡頭讓人不會忘記。在那些期待能生存下來的人們的眼神里,讓我感覺到了災難中的人們的絕望。
絕望,一個人們多么不愿意提及的字眼。然而,絕望卻偏偏在我們身邊不停地發生。人生中充滿了希望的同時,又時時伴隨著絕望,如同死亡的陰影,對于每個人都一樣,誰也不會例外。我不知道,希望與絕望的距離有多遠,有時也許只是一步之遙,有時也許只在片刻之間。絕望,讓多少人在絕望中期待奇跡的出現,也有多少人在絕望中永遠地離開。都說絕望中是有希望存在的,也會有奇跡發生的,然而天災中人們的絕望是無法拯救的,在做了最后的堅持后還是于絕望中踏上了天堂之路。日本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遠去;汶川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不歸;唐山大地震中,多少人在絕望中走進了天堂……
絕望是初冬的開始,絕望是眺望漫長的蕭瑟,絕望是不禁驚慌失色。自然災害中,讓多少人在絕望中期待希望,而沒等希望的到來便匆匆而去。然而,現實中正常的生活里,也有人在人為的極度的絕望中,會想到死亡,雖然這是一種懦夫的表現。絕望與希望一樣,無處不在纏繞著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在絕望中,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這也許就是偉人與俗人的區別吧!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世界之大,偉人卻寥寥無幾,凡夫卻是眾生皆是。對于凡夫俗子的我來說,無所謂希望和絕望。我不希望明天會多好,只想平淡地過好生命里余下的未知的時間。我阻擋不住絕望的來臨,只想當絕望來臨的時候,我會對它一笑而過,走出這片荊棘。如果生命走到了盡頭,我會在充滿絕望的希望里微笑著閉上自己的雙眼。估計現在我還沒有到生命倒計時的時候,也許才會這樣坦然地面對死亡吧!
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我知道絕望是面對死亡的寧靜中的一次平靜的抉擇。人生中最令人絕望的事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死亡,對常人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當我們知道自己將面臨死亡的時候,心里會有一種恐慌或者絕望。然而,當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的時候,便死去了。也許是一種最好的死亡方式,不用為自己的死亡彩排。當一個人預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之間,會在最后的絕望中做一些能留給他人記憶的事情。父親去世前不久,曾拉著我的手說:“幾年沒見到你丁叔了,不知道他怎么樣了?”這不算是父親的遺囑,但我知道父親想這個人了。愛人開車去把住在省城的丁叔接了來。那時我想:不久于人世的人,心里總會有許多以前沒有完成的愿望要去做,于是會告訴自己的親人應該去做一些什么,這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遺囑”吧!
人到中年,經常去參加一些葬禮,也與朋友常說到關于遺囑的話題。這讓我想起了住在托老所里的母親。常去托老所看望臥床的母親,每當我看到這位曾經把我拋棄的母親的時候,我感覺她現在是生活在一種痛苦之中。說母親老無所依,她有五個女兒;說母親人無所依,她有托老所的護工照顧她。然而我看到的母親卻是在這病床上沒有病體痊愈的希望,只是在一天天向死亡邊緣滑行,心里便多了幾許沉重。多少次為母親擦去眼角的清淚,感覺是在拾取自己生命最后的眼淚,血濃于水的詮釋全在這輕輕的撫摸之中。此時,我會拉著母親消瘦的手,看著母親那滿臉的滄桑,靜心品味生命絕望的蒼涼。每當這樣的時候,我會想:今天我坐在母親的床邊,明天再來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能否再見互母親?也就在這樣的時候,我仿佛才明白:母親是我一生無法刻畫的臨摹!
迷茫絕望的散文篇3:心靈的迷茫
從踏入社會的那天,人生中的感悟就像夜空的繁星,雖然發出的光亮不同,但每一個亮度都是與眾不同的。現在有機會提筆寫感悟,卻頓生“最熟悉的陌生”之感。難道是時間的流失淡忘了記憶的光亮嗎?我有些迷惑。于是,才發覺自己是用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工作著,同樣也是用這種心態生活著。一直以來認為讀的書越多,受的教育越高,賺的錢也會頗豐,受人尊重的地位也高,生活質量也會更好。于是,終于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才意識其實自己一直以來忽略了每天的生活過程。想到這,我的思緒穿躍著時空記憶,搜索著那曾經屬于我,也將永遠屬于我的流金歲月。這時才發現,其實天空中每一顆星星都是那么的璀璨和耀眼。
曾經想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怎樣生活才有意義才會更美好。為此,我茫然過,迷失過。現在,我明白些:生活本身并無意義,只有熱愛生活的人去品味了、去領悟了,生活才會有它真正的意義。是呀,感激生活賜予我機會,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共享工作的樂趣、生活的雅趣。我感激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樂觀生活,珍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