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收的散文 刻畫秋收的散文
描寫秋收的散文篇1:春種不等于秋收
春種秋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這是眾知的。但是,在收獲的季節里不是每個人都有滿意的收獲。因為除了春天的播種,還有澆水、追肥、鋤草、治蟲等等管理工作,還有旱災、澇災、蟲災等等自然因素。如何實現收獲也是一門學問。
當然,種莊稼勤奮無疑是第一位的。如果整天游手好閑胡吃海喝,根本不在土地上費心思,就是再肥沃的土地也會荒蕪。
但是,春種秋收僅僅是農時規律,種子并不代表果實,春種和秋收是兩個概念。如果春天撒下種子,沒有任何管理措施,也不理會天災,那你要到秋天就去收獲,這就要靠運氣。運氣好,也許你不必付出其他勞動就會倉溢囤滿;運氣不好,可能就顆粒無收。辛勤耕耘是一回事,能不能豐收是一回事,更何況我們現在面對的是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當然是有區別的。傳統農業雖然也講究精耕細作,但靠天吃飯的成分要大些。而現代農業除了保持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外,還有其它重要的因素。市場經濟不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不僅要在土地上投入,也有土地之外的投入,既有人力,更要有物力,說白一點,你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做后盾。優良品種,地膜覆蓋,除草劑,農藥,都需要錢,這還是產前和產中,產后開拓市場,甚至拉關系,做廣告,等等,哪個不需要投入?所以,種好莊稼要有一定的蓄積和實力。
有同行沒同利,同樣是種莊稼,為什么有的人既豐產又豐收,而有的人汗水流的不少,既不豐產又不豐收。在此,觀念是一個主要問題。過去種莊稼信奉的是“肥多水勤,不用求人”,現在不一樣,訂單農業,你得看行情,你得會經營,如果悶著頭按自己的老一套去搞,說不定你就勞而無功。
也許有人要問:我的經濟實力不行,可我又想有個好收成,該怎么辦?怎么辦?先涼拌!冷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長處在哪里,自己的農產品與市場上的農產品相比有什么區別,如果是大路貨沒區別,你就另辟蹊徑,你要有自己的絕活或特色的東西,這樣去市場競爭才有可能勝出。一招鮮,吃遍天。
種莊稼如此,為文也如此。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是沒有的。
描寫秋收的散文篇2:又到一年秋收時
秋收的季節就到了,腦海里又呈現出爸爸疽瘺的背影在田里插秧的情景。爸爸的腰病快一年了,還是沒有完全好,醫生說都是早年干苦力落下的病根。今年又該是個豐收年吧?豐收的喜悅或許掩蓋了你腰的疼痛,但掩蓋不了你心里的擔憂,因為今年您再也不能像往年那樣肩挑背扛了。老家地處丘陵,不能依靠現代農業機械收割。住在哪兒的人們世世代代都靠一雙勤勞的雙手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記得小時候到了秋收時節,鄰里鄉親就自發組織起一個個的小團隊相互收割的情景。在哪個相對落后的時代,讓我深刻體會到鄉情,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
我長大后,到城里打工的浪潮就像微風吹過金黃的稻田此起彼伏。老家年輕力壯的人都隨著微風被吹到了全國各地,去尋找屬于他們的稻穗!留在老家的仿佛就只有尚失勞動力的老人和小孩。您的兒子也不例外,跟隨著經濟改革的步伐毅然邁進了進城打工的潮流里。如今,10年過去了,我也在城里買了房,買了車,置了業,除了愚蠢的把自己弄得更像是個城里人以外,就再也沒什么讓我真正幸福過。甚至忘記了生我養我的地方,忘了我是誰。直到您的腰病越發嚴重,家里的稻谷無人收割時。我才意識到曾經力大如牛的父親卻只能讓我把畫面定格在那個年代,而耳邊只是多了一聲嘆息......
多么輕狂的80后啊!差點在一聲聲的阿諛中漸漸失去了自我,差點就在一道道的贊揚中慢慢忘記了責任。是生活給予了我太多,也讓我失去的太多。它讓我差點失去了親人信任,差點讓我失去了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當我決定回家收割稻谷時,我立刻背起行囊回到了久違了的稻田邊,看著沉甸甸的稻穗閃著金色的陽光,隨著微風泛起的稻浪。閉上眼睛深深的呼吸著空氣里散發出的稻香,那一刻我心醉了!也明了!原來讓您不再嘆息的是有親人的陪伴,原來家人的健康才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財富!
描寫秋收的散文篇3:秋收
秋天是最美的季節,像濃妝艷抹的美女,把最光鮮一面裸露在貪婪的眼眸里。因而文人墨客的清詞麗句,就把秋天賦得雍雅而高貴,華麗而端莊,物華而殷實,娉婷而崢嶸,叢林而侵染,適宜的筆調氤氳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多美!秋的神韻濃縮在平平仄仄的詩行里,還有碩果累累,田野上稻谷金黃,空氣里彌漫豐收的芬香。
到處都是秋的色彩,到處都是秋的味道。
天空純白的云朵,似一朵朵碩大的棉花朵兒悠然的綻放在深邃的天穹;太陽失去了夏日的炎熱,有著秋日的清爽,照射著淡淡的光芒,如同田野上一穗穗彎成鐮的稻子,鍍上熟稔的金黃,柔和太陽的光芒,熠熠閃光,更加凸顯沉甸甸的谷粒燦爛的澄黃,耀眼了一片片無垠的田野。
此刻,我分明聽到了發動機的轟鳴聲,那是收割機在忙著收割稻谷。收割機引吭高歌,唱著秋收的贊歌,唱著秋收的喜悅,唱著秋收的豐收。
抑久不住心底的狂喜,邁步走進無邊的田野,分享豐收的喜悅。
看,無邊的田野上,一臺臺收割機沿著一塊塊田地來來回回的跑,收割著燦爛金黃的谷子;聽,發動機“吐~吐”的歡呼,似萬馬奔騰般的激揚,奏響一年一季的秋收大合唱。
收割機張開大口,快速的將稻子吞下,就像一個餓急了的人,狼吞虎咽的吞吃。收割機把吞到肚里的稻谷從稻稈上脫落,再用強大的風力把稻稈稻葉從尾部吹出,一排排稻稈稻葉如釋重負般靜靜的躺在田野上。收割機的側面有一個漏斗,專門有一個師傅,拿著編織袋接住從漏斗里奔流而下金黃飽滿的谷子。一會,編制袋就鼓得滿滿的,師傅麻利用線繩扎好編織袋口,往田里一滾,又趕忙拿另一個編織袋接著漏斗,裝著黃燦燦的谷子。如此的機械收割,一畝田不過就是幾十分鐘。
眼見收割稻谷的快速,讓我記起孩時秋收的繁忙和疲憊。那時是沒有收割機的,全靠著勞力收割,首先得用鐮刀一蔸蔸把稻子割下,一手手放在一起,抱到一處,堆成一大堆。用打谷機脫谷子。大人用腳狠命的蹬著打谷機的踩板,打谷機的圓盤就開始旋轉,越轉越快,發出了“隆~隆”的鳴叫聲,同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樣,只是沒有那樣的響亮。打谷機的“隆~隆”的喜悅,我想跟發動機“吐~吐”的歡呼也是一樣的。我們就從一大堆稻子里,細心的分出一小手稻子遞給大人,大人接過稻子輕輕的放到旋轉的圓盤上,來回的翻轉,谷子就在旋轉的圓盤上脫落了。我們一手手遞著稻子,大人們一手手接過放在打谷機里脫落著谷粒,好不容易才把一大堆稻子打完。打谷機的桶里也就盛滿了金燦燦的谷子和碾碎的稻葉,大人急急的把碎屑的稻葉攏到一起,仔細的把一粒粒谷子從碎碎的稻葉里擇出,然后把稻葉抓起來扔掉,用撮箕撮滿黃澄澄的谷子倒到籮筐里。而我們也不能閑著,仍要拿著鐮刀繼續割稻子。往往一畝田,一家四五個人,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還累得精疲力盡。
如今,機械收割,農人們只需從田里把一袋袋谷子搬到馬路邊,用機動車或板車拉回家,省去了不少的勞力。田野上只有收割機穿梭著忙碌,看不到農人們的繁忙了,少了秋收熱火朝天喧鬧的景象了。
看過“描寫秋收的散文”的人還看:
1.秋收經典散文
2.描寫秋天的散文
3.關于農忙的散文
4.贊美秋天散文
5.描寫秋天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