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雨的散文有那些值得欣賞
描寫雨的散文值得欣賞篇1:淋雨
也許,我討厭淋雨。
但是,我一直淋雨。
早晨被一陣雜亂無章吵鬧惡人的鬧鈴震醒,一個人,渾渾噩噩。窗外的天,灰蒙蒙的,就像變質的蛋清令人作嘔。
跨上我的單肩背包。明知外面在下雨,只是不知道是密是疏。猶豫了幾秒是否帶傘后,我清脆地撞上門再也沒有回頭,沒吃早飯。
一路上,有所見所聞,有所思所想。
路旁的樹木,hey、你口渴了么?公園的小湖,hey、你心亂了么?臨行的人們,hey、你帶傘了么?
雨,一直靜靜地下著,很無所謂。它不知道,由于它的到來農民們笑逐顏開。同樣,它也不知道,伴隨它的陰霾為那些內心本來就落寞的人蒙上了又一重黑暗。小學作文書中,有的把雨比作珠簾,很貼切;有的把雨比作珍珠,很美好;有的,把雨比作上帝的眼淚,很悲涼。
也許,我喜歡淋雨。因為我覺得淋薄雨很浪漫,淋暴雨很刺激。當然,這只局限于夏。如果早春或者晚秋去淋雨,我自己都會懷疑自己的頭部近期是否和門框有過一次或幾次的親密接觸。
其實,我討厭淋雨。當我一個人站在天與地的罅隙,天然的花灑噴出天然的雨水,這聽起來確實不錯。但,有時的雨水真的很涼,涼意,由我的每根毛細血管、我的每個神經細胞傳入我的心臟,在身體的每個角落肆意穿越。Cross。一個人淋雨,終究是孤獨的。孤寂,喜愛又恐懼。恩,我很矛盾。(在這里插一句,天然的東西就一定都好么?酸雨還是天然的呢,是呢么回事兒么?)
但是,我一直淋雨。一直一直淋。也許是從初三吧,我把帶傘這個習慣像戒煙一樣給戒了。有時候即使帶了也會借給別人,我對她們說,我不需要。想吧,淋雨也沒啥不好,草木淋雨長大個兒,小河淋雨嘩啦啦,麥田淋雨長麥穗,我呢?怎么著我淋一次雨也能給皮膚做一次水分保養啊,在美容院不少錢呢吧。還是天然的。
得嘞,天兒都晴了,還真快。
成熟,要學會在風雨中成長,逆風而上,激流勇進。當然,量力而行。沒有金箍棒、您就甭攬瓷器活兒。一些朋友吧,您甭跟我比,您也不想想咱這啥身體?您淋雨您受的了嗎、甭跟我學,啊,我這是超人金剛不壞之身~
感謝在風雨中陪伴的朋友,時光會將你們印刻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里,就像刻在甲骨上的碑文,萬年不更。
描寫雨的散文值得欣賞篇2:淋雨
最初的他,并不喜歡淋雨,尤其是什么遮擋都沒有的時候,后來愛上淋雨,是因為一個偶然,一個很美麗的偶然。
那年,因為學校人員調動較大,他們在宿舍樓下不期而遇了,后來又調到了一個班?;蛟S,這就是上天給予他們的緣分,丟也丟不掉的緣分,兩個只見過一面的陌生人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班上流言四起,他們都沒有在意,而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表現。他總是毫不在意的拉著她的手跑去食堂,總是在大家問他們是不是男女朋友時,摟過她來,說只是朋友而已,他哪有那福份。而她在大家問起時,卻總是低著頭,像是害羞,又像是在期待著什么,可當他說不是時,頭卻更低了。
老師找他們談話了,意思要他們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他爽快的回答,還說兩人只是朋友,知己。而這天去食堂的路上,她卻耍了小孩子脾氣,走的很快。他緊緊地跟著,突然他來下她的手,說:“雨,你怎么了?”,她轉過身朝他大吼到:“林季雨,我喜歡你!”,他愣住了,剛要開口說什么,卻被她打斷了,她神色認真道:“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快樂!”她轉過身,背對著他,仰頭望向天空,不再說話,他默默跟著。
那天,空中飄起了小雨,像心碎的眼淚。他拉過她的手,說:“下雨了,我們走快點,別感冒了。”,而她卻輕輕拉下他的手,低頭說到:“能陪我在雨中走走嗎?”他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不冷嗎?”他關心的問到,這里雖是暖地,但雨還是冰涼刺骨。“季雨,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淋雨嗎?因為雨既能心中的痛意,還能帶給人們心靈的啟示”她抬起頭看向他,臉上不知是雨跡還是淚痕,“還有一個原因,我叫林雨。”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但還是在嘴角努力勾起一道漂亮的弧線,低頭小聲說到:“你要記住哦!”。
那頓飯吃的很安靜,而他卻沒再看見她。
每當下雨天,他總會想起她,她在淋雨嗎?會冷嗎?會有人陪她嗎?
的確,他就這樣愛上淋雨的,愛上她那天的話,或許也愛上了……
雨停了嗎?他抬起頭卻看到了一把淡綠色的雨傘,“傻瓜,不怕感冒嗎?”她笑著說。“雨?林雨……你跑哪去了?”她還沒來及的回答,就被他緊緊抱在懷里,“以后不會離開你了,傻瓜。”
描寫雨的散文值得欣賞篇3:五月淋雨
古今文人墨客雅興所致,喜歡聽雨。為此聽雨的佳作不勝枚舉,如: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還有專門聽雨的地方叫“聽雨軒”,一般指可以聽雨、觀雨的涼亭或茶館。據記載有一亭叫《聽雨軒》。在巫山頂,有一亭,名曰聽雨軒。腳下有湖,謂之聽雨湖,歷代名人游覽于此,遺詩文若干,有詩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為證。山行崎嶇而婉轉,景色突兀而現,柳暗花明。暮色尤甚。驚之,異之。見者,流連忘返,未見,朝思暮想。多有驚嘆大地造化,不知歸途者。暮至黃昏,山下賞荷。風起,雨點點。沿路上。覽美景,雨洗塵積,心曠而神怡。登頂入軒,薄雨蒙蒙。而后止,云驟去,滿天星光,塘水汪汪。始覺,登高境,近則遠,遠則近。隨著時光飛逝,世事難料。雨軒的原意是下雨是用于躲雨的亭廊?,F在經常有人將“聽雨軒”用作“女廁所”的比喻意思,同樣“男廁所”稱為“觀瀑亭”。哈哈,真是啼笑皆非。
五月的北方,陰雨綿綿,淋濕了笑臉淋濕了夢想淋濕了希望。我不同意這樣說法,因為晨練我被五月的雨澆了個透心涼,反而感覺很享受。這緣于應驗了被雨淋的夢,夜有所夢早被雨淋,好靈啊。有一則解釋:夢見淋雨,并自己已經被淋濕,意味著自己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財富。夢見撐著傘在雨中步行——最近,將有快樂的事發生。好嘛。不過又一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才就不要想了,可是快樂還是要的。想到這,身體暖乎乎的、麻舒舒,好不愜意。江南五月的春雨充滿了纏綿,纏綿的令甜蜜的日子也有點酸酸。北方五月的春雨,有時電閃雷鳴,有時狂風相伴滂沱,卻憎添了幾分激情,多了幾分沖動。五月的風風雨雨讓世人徹悟——輕飄在云端的坦然,永遠無法抵達心靈的彼岸;敢于在泥濘中倔強的跋涉,才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形形色色的挫折。
走進北方淋雨的五月,山林蔥郁神采矍爍,田野里躁動著一個個不安的情節,草綠魚肥的江河湖泊,微笑的唇蕩漾著縷縷清波……。雨下大了,雨水打在臉上,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天下著雨,心同樣也下著雨。人們都說雨是消愁劑,只要逢上下雨,就什么都忘了,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浸潤成一種氛圍,鐫刻成一種記憶。一對戀人走在雨天里,那情景再尋常不過。但下雨天手中多了一把淡藍色的傘,身上多了件米黃色的雨衣,那情境就截然不同了。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輕人是一副耐讀的圖畫……,渴望,幻想……。
我喜歡淋雨,孩童時代每逢看到下大雨時就幾個小伙伴光溜溜的向河邊跑去,趁著傾盤大雨在河中嬉戲。那感覺啊有趣得難以表達,越大的雨就玩得越興奮,水面上隨著雨線沾出點點小浪花。特別是夏天,東邊日出西邊雨,透過雨簾不經意間就會看到,煙雨莫測海市蜃樓般的奇觀。因這樣的往事深深感化了我的一生,到了下大雨的時侯就有去淋雨的沖動,享受這被雨淋的滋味。誰知這久違了的滋味,竟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降臨到我的頭上。我放肆的笑,對著天,對著地,對著雨,對著樹,對著草,對著石頭。我盡情地享受自然之趣,體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分超然物外之情。雨,喚醒了潛在我腦中的一現靈光。
世上有不絕的風景,人有不老的心情,熱愛生活,哪怕是欣逢生活中一些平凡而微小的情景,也能從中品出別樣的滋味。
看過“描寫雨的散文值得欣賞”的人還看:
1.關于描寫雨的散文
2.關于寫雨的散文
3.有關雨的散文
4.有關雨的散文
5.寫雨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