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曹操的詩句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下面是小編帶來關于曹操的詩句內容,歡迎閱讀!
關于曹操的詩句精選: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 曹操《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 曹操《蒿里行》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 曹操《薤露》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 曹操《薤露》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 曹操《觀滄海 》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 曹操《冬十月》
錢镈停置,農收積場。 —— 曹操《冬十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觀滄海 》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 曹操《冬十月》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 曹操《龜雖壽》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觀滄海 》
曹操歷史: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后,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三國志·武帝紀》中說曹嵩“莫能審其本末”,而在裴松之注《三國志》接引用三國吳人所著《曹瞞傳》中稱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說法可信度不高。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喬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颙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此據《后漢書·許劭傳》 ,《三國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小說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曾經潛入張讓家,被張讓發覺后,手舞著戟越墻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這些活動為他后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于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碩等一些當朝權貴,礙于其父曹嵩的關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調至遠離洛陽的頓丘(今河南清豐)。任頓丘令。這一年,曹操二十三歲。多年后曹操給其子曹植的一封書信《戒子植》寫道:“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歟!”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后,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鄉譙縣閑居。
關于曹操的詩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