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詩
一、《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二、《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三、《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五、《贈汪倫》
作者:李白 (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六、《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李白 (唐)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七、《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八、《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九、《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十、《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的這十首詩歌,每首都堪稱千古絕唱,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誦讀的篇章《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李白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語言輕快,想象豐富,是盛唐時期詩歌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有《李太白集》傳世。
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為什么被稱作詩仙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tǒng)一。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其絕句更是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據說他和幾位文人騷客經常聚在一起飲酒唱和,唐代詩人賀知章也是其中之一,他很嘆賞李白的詩。據說當他看了李白的《蜀道難》后,無比佩服地稱其為“謫仙子”,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于是后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稱李白為詩仙的原因主要有二點:一是他極富浪漫主義的詩風和豪放性格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超凡脫俗,二是同時代賀知章嘆賞他詩文時,尊稱李白為“謫仙”,后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