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辛棄疾的經典詩篇
著名詩人辛棄疾的經典詩篇
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愛國詩詞名句欣賞
公元1125年,女真貴族驅使大軍南侵,迫使趙宋政權播遷江左,自此中原大地慘遭蹂躪、荒涼滿目,辛棄疾對此非常痛心。
他用他的詞向世人展示了戰亂地的悲慘景象。他看到的是《滿江紅·過眼溪山》中的“吳楚地,東南坼”。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辛棄疾不僅通過詞來抒寫自己的報國熱情,他還把詞用來作為呼吁和抗戰的有力武器。如抗金戰役,如《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此詞是辛棄疾描寫宋金當時的采石之戰,虞允文指揮水軍,一舉擊敗完顏亮,贏得了南渡以來少有的軍事勝利。是他對抗金戰爭的由衷向往和贊頌。
辛棄疾更寫了《六州歌頭》,“千載傳忠獻,兩定策,紀元勛。孫又子,方談笑,整乾坤”,用詞直接去描寫和鼓動抗金戰爭。
他在《破陣子》里用“醉里挑燈看劍”表達渴望馳騁疆場,他在《永遇樂》里以“千古江山”自比老將廉頗,詞里行間無不沸騰著詩人的愛國熱血和激情。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生于金國,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擒殺叛徒張安國,回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制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由于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宰臣韓侂胄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謚號“忠敏”。
體現辛棄疾雄心壯志的詩句
鷓鴣天
壯嵗旌旗擁萬夫。錦韉突騎渡江初。燕兵夜捉銀胡彔,漢箭朝飛金仆姑。思往亊,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郊種樹書。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木蘭花慢(滁州送花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園。無情水都不管,共西北風,只管送歸船。秋晚莼魲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目斷秋宵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摸魚兒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怱忽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綱,盡曰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胍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辛棄疾的詩詞你最喜歡哪句
公元1125年,女真貴族驅使大軍南侵,迫使趙宋政權播遷江左,自此中原大地慘遭蹂躪、荒涼滿目,辛棄疾對此非常痛心。
他用他的詞向世人展示了戰亂地的悲慘景象。他看到的是《滿江紅·過眼溪山》中的“吳楚地,東南坼”。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云開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嘆夷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他為中原分裂感到惋惜,“南共北,正分裂”,六個字,沉痛地道出了當時廣大人民最痛心的現實。
辛棄疾不僅通過詞來抒寫自己的報國熱情,他還把詞用來作為呼吁和抗戰的有力武器。如抗金戰役,如《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此詞是辛棄疾描寫宋金當時的采石之戰,虞允文指揮水軍,一舉擊敗完顏亮,贏得了南渡以來少有的軍事勝利。是他對抗金戰爭的由衷向往和贊頌。
辛棄疾更寫了《六州歌頭》,“千載傳忠獻,兩定策,紀元勛。孫又子,方談笑,整乾坤”,用詞直接去描寫和鼓動抗金戰爭。
他在《破陣子》里用“醉里挑燈看劍”表達渴望馳騁疆場,他在《永遇樂》里以“千古江山”自比老將廉頗,詞里行間無不沸騰著詩人的愛國熱血和激情。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他在《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上片中寫道“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把青山引為知己,怡然自得于山林間。
然而下片便筆鋒一轉說:“江左沉醉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云飛風起”,辛棄疾高唱劉邦的《大風歌》,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建立功勛的雄心。
辛棄疾的詞多以洪鐘巨鼓的高亢之音,可以說是志士的絕唱、英雄的高歌。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稼軒詞仿佛魏武詩,自是有大本領、大作用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