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代表作古詩賞析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注釋:
樂游原:本秦時宜春苑,西漢時宣帝建樂游苑于此,故名。唐時在長安城內(nèi),為士女節(jié)日游賞勝地,在今陜西西安市南,大雁塔東北。
向晚:傍晚。向?qū)⒔⒔咏?/p>
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古原:即樂游原。
賞析:
本詩三四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詩人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余暉映照,晚霞滿期天,山凝胭脂,氣象萬千。詩中蘊(yùn)涵了這樣一個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正是因?yàn)樵诮咏S昏之時才顯得無限美好。
李商隱代表作古詩賞析精選篇2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dú)自歸。
遠(yuǎn)路應(yīng)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dá),萬里云羅一雁飛。
【作者】
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谿(xi)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因受牛李黨爭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長于律、絕,富于文采,風(fēng)格色彩濃麗,多用典,意旨比較隱晦,以《無題》組詩最為著名。有《李義山詩集》。
【注釋】:
白門:今江蘇省南京市。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泊:珠簾,此處比喻雨絲。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yùn)涵年復(fù)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玉珰:耳珠。
云羅:像羅紋般的云片。
【賞析】:
這是一首情詩。春雨瀟瀟,情絲繚繞。春雨中望著對方居住過的經(jīng)紅樓,對伊人思念之情宛若雨絲,飄飄裊裊。而引發(fā)出許多懷思的情愫,有追思、有夢境、有摯情、有畫意,極盡情思之苦,最后連情書都無法寄出,更可知這種思念的無奈而又無盡。
李商隱代表作古詩賞析精選篇3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賞析: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兩句是此詩的精華,艷絕千古,傳誦不衰。情人間心有靈犀相通之說,由來已久,而李商隱一語道破之。人生中能有一意相通的紅顏知已,該是何等慰藉和欣喜!無怪乎有人寧愛佳人不愛江山,雖有胸?zé)o大志之嫌,卻有情中圣哲之譽(yù)。
李商隱代表作古詩賞析精選篇4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云路幾層。
獨(dú)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注釋】:
崦:崦嵫,見《山海經(jīng)》:“鳥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處。”
寒云:高寒的秋云,引申為高寒、高峻。
一枝藤:指孤僧用的藤制成手杖。
微塵:比喻渺小之物。
【賞析】:
詩人過訪的是孤僧,全詩便在“孤”字與“僧”字上下功夫:“獨(dú)敲”、“一枝”、“人何在”,豈不孤乎?“夜磬”、“微塵”、“殘陽”、“落葉”、“寒云”、“世界”、“愛憎”等詞語豈不與僧人、寺院緊密相關(guān)乎?這既單純又多角度的紡一,便是本詩尤為鮮明之處。人們還可以從詩中深味那超然物外的清幽恬靜的生活——雖孤寂卻有情趣,雖為僧卻并不慘苦。
詩人領(lǐng)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塵”(《法華經(jīng)》),更襯出孤僧高潔的心靈。
李商隱代表作古詩賞析精選篇5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fèi)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注釋:
首聯(lián)意謂:既然棲高處,自當(dāng)飽腹難;盡管鳴不平,終究亦徒然。以:因?yàn)椤?/p>
頷聯(lián):疏落之聲到五更,幾近中斷,碧樹卻年自呈蒼翠,無情相憐。比喻世情冷漠,無人理解。沈德潛《唐詩別裁》譽(yù)頷聯(lián)為“取題之神”。
頸聯(lián)意謂:卑微之官職,如同桃梗泛泛乎不知所止;家園之荒蕪,已到了遮沒膝蓋的境地。頸聯(lián)意在自傷飄零淪落。
梗:桃梗,用桃樹梗刻成的木偶。
泛泛:漂浮貌。
尾聯(lián)意謂:煩勞你蟬君最能使我警醒,我全家也當(dāng)堅持操守,玉潔冰清。
賞析:
詩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詩中,終生不得志的李商隱,聞蟬之聲而興,以蟬之高潔自警,喟嘆身世之淪落飄零。
蘅塘退士評曰:“無求于世,不平則鳴;鳴則蕭然,止則寂然。上四句錯蟬喻己,以下直抒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