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
一些外國人有獨立生活的傳統和價值觀,所以,在他們成年后,都紛紛和父母告別,因為這是他們認為十分對的傳統。而我們中國人,也應該把孝敬父母的孝心傳承下去,而不是讓他們的父母隨風而逝。
其實,“孝”字不光可以用在父母上,對于少年時代給予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的老師,用“孝”字也適用:曾在不懂事的孩提時代,老師,就是我們除了父母的第二任“行走的書”,是老師教會我們復雜而又明了的母語:漢字;是老師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機會,讓我們把漢字發揚光大;是老師在我們青年時反復的指引著我們;也是老師,成就了我們的今天!所以,孝敬老師,也是為了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恩惠。
中國的傳統博大精深:團結、節約、誠實。也許,孝順,承載著更多的道理,它指引著我們,像黑暗中的明燈,永遠潔凈,永遠明亮……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2
大家好!
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沒有父母的養育就沒有我們的成長。
李密在陳情表里說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孝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我想說,孝以早為好,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時光,莫到懺悔時,未報父母恩。
2014年10月27日,在嘉興煙雨社區菱香坊的小區里,一對空巢老夫婦被發現雙雙在家離世。
發現他們去世的,是二老在上海工作的兒子——兒子打不通家里的電話連續3個星期,才覺得不對勁,匆忙趕回家中,發現悲劇已無法挽回,一切已經來不及。
那一幕,令人椎心泣血,悔恨終生。
從牙牙學語到今天的伶牙俐齒,從嗷嗷待哺到今天自力更生,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今天成為一個高中生,父母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啊。
夜不能寐,只因為我們生病,爸爸媽媽細心照顧,終年勞苦,只為我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時間有限,歲月無情,什么時候,媽媽額頭添了皺紋,爸爸頭上長了白發?
請允許我在這里跟大家算一筆賬吧。
如今的我們都是高中生了,今后我們會畢業、上大學、工作。我們每年就只有3次機會回家,每次只能休息5天,除去見老朋友、逛街、吃飯、睡覺,每天僅有短短的2個小時可以讓我們留在父母身邊盡孝。
那么我們留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258個小時,我們還那么年輕,我們還沒有工作,我們才剛剛站在美好人生的起跑線上,可我們卻只剩短短的58天來陪那對用盡了心血和精力養育我們的父母啊!
我怕來不及,我怕這短短的58天像海市蜃樓般飄渺。
是啊,當我們長大了,都要到遠方漂泊,如長翅的鳥兒,離巢騰飛,然而當我們飛走了,離巢了,那滿滿的空虛就無情的留給了我們的親人。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悔恨嘆息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多少人在親人離世后懊悔不已,留下了對已逝親人還未盡孝的遺憾。千萬不要讓失去教會我們如何珍惜!
真的,盡孝,不在于錢的多少,而在于趁早。在我們今后人生奮斗的路上,一定不能忘了愛我們,養我們,教我們,在家日日盼望著我們回家的父母親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期望、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100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向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姥爺因為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照顧姥爺的職責。住院期間,媽媽每一天要去醫院照顧姥爺,幫姥爺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一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姥爺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姥爺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向照顧姥爺到出院。每一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姥爺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放學回家,我不用爸爸說就先寫作業,寫完后自我認真檢查,收拾好書包;晚上吃完飯,自我洗漱完后上床睡覺。因為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還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我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著,我們貪婪的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必須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此刻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能夠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提高,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p>
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就讓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提高,努力地向前沖,在生活中盡我們所能的去孝順父母、親人,尊敬師長,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4
《孝心不能等待》這本書雖然我沒有從頭讀到尾,但是我有很認真的節選了一兩部分來閱讀,并且也從網上查閱了一些有關這本書的介紹,這本書分為三部分,是由89篇以日記的形式組成的紀實性圖書,書中記錄了作者母親去世前25天悉心守護。
讀完這本書之后,讓我心潮澎湃,諸多感懷;深深地被書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對母親的無私的愛所感動。人世間的感情有很多種,唯有父母的愛是最純潔最無私最永恒,是不計一切代價的。父母常說“我們不需要你們養老,我們自己都有退休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你們只要能照顧好自己就行。”我感覺現在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和上一代的父母還是有很多觀念是不一樣,以前人的思想是養兒防老,可是現在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幾乎很少有這種想法,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能多給子女留下點什么,讓他們能少奮斗幾年,不用那么辛苦,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我們。
相信每個人讀到這本書的時候,都會聯想到自己的父母,都會有愧對父母的深深的自責,這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小時候的很多事,在記憶中已經變得模糊,卻有那么幾件事,在腦海里沉淀了下來,讓我永遠不能忘懷。記得我初中的一年暑假,爸爸帶我去北京玩,爸爸平時最疼愛我,不管去哪兒出差都會找機會帶上我,因此這次去北京也不例外。平時父母都非常節儉,但是這次去北京,只要有小孩參與的娛樂項目,爸爸一項也不會讓我錯過,小孩愛吃的零食,他都會買來讓我嘗嘗,我感覺非常的開心和幸福。當時在火車上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當時我記得很清楚,爸爸給我泡了一碗泡面,然后他看著我把滿滿的一大碗泡面吃的精光,最后他拿起我吃剩下的泡面,喝了幾口湯,當時我還嫌棄他說趕緊倒掉吧,幾口湯還喝。后來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很慚愧,自己沒舍得吃一碗面,一路上餓著肚子,而我吃的時候連讓都沒讓爸爸一下,居然還嫌他丟人,太不孝了。
有時候我們經常把孝順掛到嘴邊,可是我們真正為父母做過什么,現在想想好像真沒做過什么,現在還花著父母的錢,自己有時候真的感覺很是慚愧。中國人的表達都是屬于含蓄的那種,我們很少會對自己的父母說“我愛你們”,很多感情都深埋于內心,可是放在心里誰會知道,“孝盡父母的事情永遠不能等”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所以說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現在我們都在學校住校,離家遠一點的同學一年也就回家一次,等到我們工作了之后就更沒有時間回家了,所以說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沒有多長,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有人說,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應該好好珍惜相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從你離開家上大學起直至步入職場,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不要等到有一天父母離去的時候你猜恍然大悟,喊著爸爸媽媽對不起,那已經來不及了。
世界上不求回報的就是父母,我們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百善孝當先。就像書中提醒的那樣:“別忘了時間的殘酷,別忘了人生的短暫,別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別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否則你將永遠無法盡孝,因為孝心不能等待!”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5
“天下無雙,孝子黃香”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更是每一個孩子應當做到的。這不,這個暑假我家每天午餐的鍋碗我承擔了,給媽媽分擔家務。
"左擦擦,右擦擦......”我一邊哼著自編的小調兒,一邊勤快地洗著碗兒。總之,我對洗碗這種小菜一碟的事情是充滿興趣的。不信,你瞧我這般架勢:左手拿碗,右手抓著抹布,有模有樣地洗著。可沒想到是,我在中途遇到了一只“攔路虎”:小花碗和我開玩笑,調皮地從我手里溜到了水池里,自個兒跳起了“水上迪斯科”。我生氣了,表情由晴轉陰,皺起眉頭,毫不客氣地拿起油油的小花碗,對它氣呼呼地說:“你不仁我也不義!"也許它害怕我了,便不再也不敢調皮地玩滑滑梯了。
接下來,我就得接受媽媽的檢查了。原本我還以為可以得到一枚“洗碗勛章”??蓩寢尩脑捜缤缣炫Z:“哦,這個米粒兒是怎么回事?”我一下“囧”了,臉瞬間像魔術般紅成了大蘋果。我立刻拿起碗重新洗,這次,我比剛剛認真了許多,因為我想得到媽媽的認可。
“哦,我終于再次洗完了!”我長舒了一口氣,轉過身去剛想叫媽媽,卻只見媽媽倚在在廚房門旁,欣慰地看著我,給了我一個愛的擁抱。
“百善孝為先”讓我們用語言、用行動從小事情做起,向父母傳遞一份愛,表達一份孝心。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6
我們幾乎都認為,只要成績好,就是對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話不假,但是,父母何嘗不想在忙碌一天后,接過孩子的一杯熱茶;或者在自我生日那天,在枕邊發現一張孩子留的溫馨字條;再或者為孩子削個蘋果后,聽到一聲真誠的“多謝”……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無論是偉人,名人他們都是盡守孝道,深懷孝心的。從朱德總司令的《母親的回憶》到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都無不證明了這一點。他們之所以成為偉人,名人,最基本的是他們首先具有孝心。只有具備起碼的孝心;才可能有愛心,才可能有感恩之情。一個人具備了愛心和感恩之情,才可能有博大的胸懷;才可能有努力奮斗的動力。這樣才有最起碼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
各位同學,當一個人具備了孝心也就有了職責心,他就會謹言慎行?!兜茏右帯分姓f: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父母、老師所期望的,比如學業好、品行好、身體好,努力去做到,父母、老師不期望有壞習慣,盡快把它去掉,這就是盡孝;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努力不使自我的身體受到傷害,不叫父母擔憂;不干違法亂紀、傷風敗俗的事,不使父母蒙羞,這就是盡孝;努力學習掌握一技之長,找到一份好工作,盡快自強自立,這就是盡孝,……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里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著不注重品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后,我自我學著媽媽的樣貌把?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夸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抽煙,喝酒,談戀愛,上網吧……”這些成年人的行為出此刻了15歲的青少年身上。是社會的誘惑,還是自我的內心受到了影響?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孝心都沒有,連自我的父母都不愛,就不可能愛人、愛家、愛國,就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仁愛之心,這種人就會連狗都不如!這種人心中只會有自我,只會為自我而想;為自我而為。這樣的人是沒有立身之本的,一個連立身之本的潛力都沒有的人,是不可能成器大事的。如果他想有所為,必然是唯利是圖,損人利己,不擇手段。即使是小有成就,偶有成功,那也是暫時的。最終必然失敗,分文不名,以致成為人渣,被社會所唾棄。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自古至今,孝成為了衡量一個人善良與否的首要標志。
孝是什么?
孝是我們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后的豐厚報答,孝是父母重病臥床時的細心照管。
孝是心靈里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恒、持久地散發著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東漢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替父親溫暖冰冷的被窩,晉代王祥“臥冰求鯉”,明代朱沖秋“割股為羹”。
古人的孝感天動地,今人的孝同樣為人稱道。
河南小伙張尚昀家境貧寒,考入長春稅務學院不久,因母親患重度腦部殘疾,生活陷入困頓。20__年7月,張尚昀申請休學,他把患病的母親從農村老家背到長春,白天背著母親外出打工掙錢,為老母治病,晚上守著母親挑燈夜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在六個學期中五次拿到獎學金,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在數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錄用為河南省稅務系統公務員。
張尚昀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孝子”!他在盡孝母親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成功!
講到這里,張尚昀背著母親艱難行走的場面,和他邊打工掙錢,邊學習,邊為母親治病的情景,仿佛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從張尚昀的身上,我們讀懂了孝的含義,這金光閃閃的“孝”字,激勵、感召了我們當代的每一位青年!
我們的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身為兒女,我們毫無理由地應該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孝敬父母。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會,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做一名有善心,有愛心的出色學生!
謝謝大家!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8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是一名大學生村官,2016走進我的村子,我發現,里邊滿滿的,都是愛和感動。
一、斷翼的翅膀
我下村的路上,碰見一位中年婦女,她的肩膀上跳著扁擔,兩個籮筐里,一個里邊是草,一個里邊是玉米棒子。我停住摩托車向她打招呼,她憨憨地笑。我很難將她與她的壯舉聯系在一起。
她叫王會珍,一個很“爺們”女人。2016年的秋雨季節,我第一次和村支書一起走進她們家的院子,3間窯洞,一間廈房,錯落有致,院子收拾的干干凈凈。聽村支書說,我才知道,原來,在2016年,她的家庭突遭變故,她的丈夫——家中的頂梁柱撒手而去。上有六旬公婆,下有兩個為成年的孩子,其中,大兒子還患有智障。大多數人都以為她會改嫁或者是選擇離開,但她沒有,她用一個女人瘦弱的肩膀撐起來了這個殘缺的家。后來,她給大兒子結了婚,支持二兒子上了隴東中學。2016年臘月,她的婆婆與世長辭,她披麻戴孝,辦理喪事,送老人上山。村里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良母,但沒有人知道,為了這個家,她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留了多少淚。每次從他家門前走過,我的眼眶都
浸滿淚水。
二、69歲與91歲的老年人
69歲,本該是兒孫滿堂、子女孝敬,享受天倫之樂的年齡??墒窃谖业拇遄樱瑓s仍然還有這樣一位老人每天照顧著已經91歲高齡的老父親,這位老人就是戶喜奎。在防汛期間,我走進他的院子,一起走進他和老父親住的窯洞,他飽經風霜的臉上,是書寫不盡的滄桑。但屋內,東西擺放,井然有序,墻邊的炕頭上是老人疊得整整齊齊的被褥,炕邊的小木柜子也被老人擦得沒有一點兒灰塵。91歲的老爺爺戶明禮說:“我兒把我照顧得很好。早上起來就給我燒開水、泡茶、給吃給喝,燒炕、收拾屋子,沒他我活不到這么大歲數?!笨墒牵液茈y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持著,讓一個將近年過七旬需要別人來照顧的老人,去照顧他人?是的,兒孫常年有家不歸,老伴先他而去,照顧老父親的責任就意無旁貸地落到了他的身上。
三、19歲的肩膀
19歲的肩膀能承受多少壓力?十九歲,花一樣的年華,詩一樣的季節。十九歲,本該是懷著美好的夢想,無憂無慮的生長,十九歲,本該是守著電視,在神話與現實之間遨游;但他卻不能。奶奶年年過七旬,父親患有智障,母親精神失常。走進任廣明的家中,幾乎看不到任何一件像樣的家具,甚至連一臺最普通的彩色電視機都沒有;沒有摩托車、自行
車。屋子里出現最多的就是各種治療疾病的藥。我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寫暑假作業,眼睛淡然無光。我們出來的時候,他提著籮筐去撿杏子。我和他邊走邊談。他說,奶奶年齡大了,媽媽情緒失常不太好,爸爸干不了多少活,他自己每周都得回來一次照顧這個家。我很難想象,一個19歲的孩子,是怎樣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這個家的?
她們的故事,讓我感動,使我羞愧。
走在村子里,每一天都是感動。走進村子,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讓他(她)們這樣堅持?我想,是愛、是信念;是純真憨厚的山區人民,在生活重擔的壓力下,依然堅持弘揚良風正氣,傳承民族美德。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主動深入村組農戶,關注關心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深入困難農戶開展慰問活動,幫助他們農業生產及脫貧致富出謀劃策。黨員干部工作作風轉變了、服務態度轉好了、服務水平提高了。我和我的村子,正沐浴在建設美好新農村的春風里跑步前進。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9
在生活中我們一天天長大,懂得了許多道理。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我也懂得了要孝敬父母。
記得小時候,我很調皮,結果弄傷了手。在醫院里,我號啕大哭,怎么哄也哄不乖。沒辦法,媽媽只好來到商場買起了我最愛吃的草莓蛋糕??吹矫牢兜牟葺案?,我這個小饞貓立刻就被誘人的食物吸引住了,很快便不哭了。
可是,因為我的手受傷了,沒法吃東西,于是可憐巴巴的望著媽媽,說:“媽媽,我的手好疼,你喂我吃,好不好?”說著,我還抬起手無助的看著媽媽。媽媽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笑了笑,然后坐到我的床邊,開始給我拆蛋糕的包裝盒,又拿起小勺子,先勺起最上層的一個草莓,喂我吃。草莓酸酸甜甜的,一咬下去,酸甜可口的汁就涌了出來,充斥著整個口腔。草莓真好吃啊!我舔了舔嘴唇,回味的咂咂嘴。媽媽又勺起上面白色的奶油,送到我的嘴里,一股甜甜的味道,和冰淇淋上層的奶油一樣的好吃美味,啊,真是人間極品!
這時,媽媽又勺了滿滿一勺的蛋糕,我正準備吃,突然,一旁一直一言不發的爸爸說起了話來:“星穎啊,不知道我們老了之后還能不能享到清福呀?”我頓時愣住了,是呀,這些日子,一直都是爸爸媽媽在為我奔波勞碌,而我卻什么也沒做,就只光顧著享受,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想著,我把蛋糕推到媽媽身邊,媽媽欣慰的笑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10
古人云“百行孝為先?!彼^的孝,就是一個老字的上面,下面一個子。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做子女的,當然要把父母捧在手心啦!
孝心在我們生活中常常出現,就拿我的鄰居李伯伯一家來說吧。李伯伯年事以高,兒女事業有成,可李伯伯在誰家安度晚年還是個問題呀。湊巧,這一天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不約而同地來到李伯伯家。大女兒說:“我是老大,父母理應住我家,你們都要聽大姐的?!倍霾环猓骸拔壹曳孔訉挸?,孩子也大了,老人住方便?!比齼鹤诱f:“既然我們誰也說服不了,那就捉閹吧……”
在角落里,我曾看見過這一幕:一只老貓的腿受傷了,鮮血不停地留著。一只大概一個月大的小貓不停地用自己的舌頭舔著老貓。幾分鐘后,小貓走了。我并沒有跟去,而是好奇地看著老貓。幾分鐘后,小貓嘴里叼著一條瘦小的魚,然后飛快地跑到老貓身邊,把魚放在老貓面前……我小小的心被小貓這種孝心點染了。
若有一口飯,先給父母吃;若有一張床,先給父母睡;若有一件衣,先給父母穿;若有一間房,先給父母住……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三姐第為父爭孝。朋友,請用你累積的愛回報父母,哪怕是一點點,一點點……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1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周文王從小就以孝順出名。每天日出之時向父親請安,日落之后向父親稟告一天里發生的趣事。倘若父親身體健康,他就回喜形于色;倘若父親身體欠安,他就回憂心忡忡,晚上多次起床探視,直至父親病好之后才回去睡個安穩覺。
逐個素來以禮儀稱著于世,相信大家聽說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其中就以“孝”為首。中國既為“禮儀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們身為華夏子孫,則更不能忘記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母親十月懷胎十分辛苦,其實父親這段時間里是非常辛苦的。他得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和那寄存在母體內的小生命,連覺也睡得不安穩。到了分娩時,那就更急了,在產房外轉來轉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親的身影。人們說母親生兒女比得癌癥還痛苦,想想就覺得可怕,可是母親還是生下我們來,那她就得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個生命的代價!這你我可曾想過?
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父母為了滿足我們的物質要求,他們一天到晚為著工作忙碌著;為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他們寧愿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我們。倘若碰上我們身體不適,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徹夜難眠,守在我們的床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又可曾感恩過?
做為一個有情有感的人,面對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能熟視無睹嗎?難道那還不足以令我們做到孝嗎?父母不想我們為這個家做多大的貢獻,當是我們輕輕的一聲問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個吻……卻都能令他們欣喜、安慰。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愿做到,那與衣冠禽獸又有何區別?甚至連禽獸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啊!
有人說兒女學習好就是對父母的報答,其余都不用理會。你說這對嗎?錯,大錯特錯!“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稱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學歷,又有誰敢把祖國這位偉大的母親交給他呢?――他連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孝順。那更難以談得上振興中華,承擔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的重任。我們的先賢文王早已用行動表現給我們看了:“萬事孝為先”!
最后,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孝道的演講稿3分鐘篇12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的事跡往往另人震撼和感動。
但有些人就是不孝,但還說自己很孝順,天天說孝順的話,卻沒有行動。
看了這幅漫畫,許多人會想:“這兩人住在豪華的房子里,唱著《燭光里的媽媽》,可自己的母親卻在家躺在燭光照映的床上,他們置之不理,這還能稱得上孝順嗎?唱《燭光里的媽媽》還有意思嗎?”這的確沒意思,這和其他人成了鮮明的對比。
說起孝,人們不得不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特別是《臥冰求鯉》的故事:
晉朝時,有一個人叫王祥,小時候親身母親就去世了,繼母不喜歡他,在父親面前常說他壞話,使父親也不喜歡他了。但是他還是和愛父母。后來父母患病,繼母想吃鮮鯉魚,可是冬天的河都結了冰,王祥只好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來化冰,可是冰突然自己融化了,躍出兩條鯉魚。王祥把鯉魚拿回家做給繼母吃,繼母的病竟然好了。
王祥孝順父母的這種品質是非常好的,繼母對他這樣不好,他卻像對待自己的生母一樣來對待自己的繼母,這種的品質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說是這樣說,但這都是“愚孝”。
真正的孝順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報答,并從行動上落實。
假孝雖然從外表上看則和真孝無異,但其內心若是只為了別人的評議,實際上并不想這樣去做,但為了不遭到眾人的指責而偽做孝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臺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我們都應該懂得孝順,但我們也不能做“愚孝”的事。我們應該努力起來,讓孝印在人們的心上,讓孝永不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