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語寓言故事大全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1: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伙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jié)操。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2:敗軍之將
楚漢戰(zhàn)爭的時候,漢軍大將韓信打垮了魏王豹后,繼續(xù)攻打投靠楚軍的趙王歇。但是他們必須經過一個叫井徑的狹窄山口。趙王的謀臣李左車向趙王獻計說:井徑道路狹窄,漢軍輜重一定拉在后面。我?guī)б徊糠周婈牐÷啡ソ財嗨麄兊妮w重,就會使他們因失去給養(yǎng)而敗走。可惜趙王沒有采納他的計策。韓信攻克趙后,向作為俘虜?shù)睦钭筌囌埥桃恍﹩栴}。李左車謙虛地推辭說:作為敗軍之將,我怎么可以教導你呢?這個成語意指打了敗仗的。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3:傍人門戶
古時候,中國民間有一種風俗:過年時,用兩塊桃木板寫上神仙的名字掛在門旁,以便壓邪,這木板稱作“桃符”;五月初五那天,將艾蒿扎成人形懸掛門戶上方,用來驅趕毒氣,稱為“艾人”。
有一天,桃符和艾人在一家的門上爭吵起來。桃符抬頭望著艾人罵道:“你這下賤的東西,怎么總是在我的頭頂上!”艾人彎下身子說:“你的半截身子已經埋在土里了,還跟我爭什么高低呢?”桃符聽后,氣得火冒三丈,同艾人爭吵不休。這時,門神聽得實在不耐煩了,出來調解說:“別吵了,我們都是沒用的東西,正靠著別人的門戶過日子,哪里還有閑工夫鬧這種意氣呢?”桃符和艾人聽了門神的話,羞愧地垂下了頭,不再爭辯了。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4:半途而廢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去拜師學藝。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織布,樂羊子突然回來了。他的妻子覺得奇怪,便問:你這么快就學完了?樂羊子說:沒有,我在外面想家了,所以回來看看。他的妻子聽了以后,拿起剪刀把一塊已經織好的布剪成兩段,然后對他說:這布是我辛辛苦苦、一點一點織出來的,現(xiàn)在我把它剪斷了,就等于以前的時間和辛苦都白費了。你拜師求學,和我紡線織布是一樣的!于是樂羊子離開家繼續(xù)拜師求學去了。
廢:廢止,停止。這個成語比喻事情做到一半停止不做了,不能堅持到底。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5:抱薪救火
戰(zhàn)國末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并吞鄰近的國家,好擴大自己的領土。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占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
有一回,秦國又派乒攻打魏國,魏國于是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還是被打敗。大將段干子提議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戰(zhàn)略家蘇代卻持反對的意見,他說:秦國想并吞魏國,只割讓土地是無法滿足秦國的野心,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柴沒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可是魏王不聽蘇代的勸阻,還是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蘇代說的一樣,秦國根本不滿足,仍然繼續(xù)攻打魏國,掠奪了魏國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國就被秦國消滅了。
小學成語寓言故事篇6:背水一戰(zhàn)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后東渡黃河,打敗并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于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yōu)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zhàn)。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fā)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xiàn)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么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zhàn),多用于軍事行動,也可用于比哺有決戰(zhàn)性質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