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月刊隨感
雜文月刊里出了哪些隨感呢?你們想看嗎?都是美文哦。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雜文月刊隨感篇,希望大家喜歡。
雜文月刊隨感篇1:舍得付出才會成就自己
好畫是因為舍棄了多余的色彩,好歌主要是舍去了多余的音符,好文來自于刪除了多余的廢話,成功得益于明白了舍得付出。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做事情往往為自己想得太多,過于在乎別人的議論,過于在乎事情的結果,過于在乎自身得失,過于在乎現在擁有的一切,更過于看重未來的期望。這樣,容易患得患失,導致背上重負,結果往往會南轅北轍,偏離了預定軌跡,離成功越走越遠。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哪怕您有一百年光景,其實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無論是誰,都逃不過世間萬物生老病死定律,最終回歸塵土。所以,擠不進的圈子就不要硬擠,否則就可能會為難了別人,同時作踐了自己;跨不過的坡坎不要強求,否則就可能會是爬上了坡,卻跨不過那道坎。
人學會舍得微笑,就可能獲得更多友誼;人自覺把控酒色,就可能獲得更多健康;人寬容善待他人,就可能獲得更多支持;人若能看淡虛名,就可能獲得更多逍遙;人可以能屈能伸,就可能獲得更多成功。在萬千世界中,能與一個人認識是靠緣分,能征服一個人不是靠武力而是用智慧。因此,要學會和睦與人相處,堅持與人為善,遇事都要順其自然,既不畏首畏尾,也不左顧右盼,只要懂得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機做該做的事,成全他人的同時不知不覺就成就了自己。
雜文月刊隨感篇2:改變自己 收獲友愛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同學關系中,我們也應該這樣。面對緊張的同學關愛,我們應學會審視自己,關愛他人,這樣才會收獲友情。
對于同學關系已經亮起了紅燈的同學來說,審視自己是很必要的。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就提到了“與朋友交而信”。我們應該相信別人,這樣才能收獲友情。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原則,如果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么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有什么樂趣可言?人人口蜜腹劍,“當面是笑臉,背后是刀子”,友情又怎會不亮起紅燈呢?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學會審視自己,建立與同學們的相互信任,相信你和你的同學們一定會成為一家人。
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腳上卻沾上了花香,這便是寬容。人與人之間同樣需要寬容。反思自己,我們做到寬容了嗎?當同學一不小心把水杯碰倒,“水漫書山”的時候,口中說著“沒關系”的你是否真正內心舒坦呢?當同學們一不小心碰掉了你心愛的東西,故作鎮定的你是否真正接受了他人的原諒呢?寬容是解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良藥。尤其是同學之間,一個自私狹隘的人是很難被集體接受的。試想,一個人是與寬宏大度的人交往輕松還是與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交往輕松呢?答案顯而易見。只要我們學會寬容,相信友愛的花兒一定會悄然綻放。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鑰匙。我們都沒有“讀心術”,無法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當有了矛盾,只有說出來,才會有被解決的可能。人類擁有可以發出各種聲音的嘴巴,有自然界獨有的語言,或許就是在告誡我們要學會溝通。如果不會溝通,有一天誤會的堅冰會越來越厚,友情徹底冰封,或者是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惡意傷人,直到有一天,有一方穿上了盔甲,再也不易被打動。溝通是破除堅冰的陽光,是打開心門的鑰匙。學會溝通,我們才會收獲一份完美的友情。
從現在開始,審視自己,改變自己,用自己的美好換回一份友愛!
雜文月刊隨感篇3: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朋友
或許你會在觥籌交錯,眾人皆醉之后喟然嘆息,真累,每次這樣的聚會后你總要休上一段日子;或許你會四處應酬,八面奔波時百感交集,真煩,每次勞累一天后你總想要是一個人呆上一天那有多好;或許你會頻頻約會,面面俱到時突然覺醒,真是,為什么見到的人在自己的心中偏偏并不顯得重要!
人在生活中,總會與人相處,總會結識很多人,總會把很多人都當成朋友。而人在生活中,又總是不斷尋找著朋友,有人說,人的一生中,就是尋找朋友的一個過程。是朋友太少了么?還是能夠稱為朋友的人太少?為什么,千百年來,還是會有人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于是,當漫漫長夜來臨的時候,當我們真正一個人的時候,或許,我們也會想,我有朋友么?誰是我真正的朋友?人的一生最多能有幾個朋友?
小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小朋友,那時,無論是是同性的,還是異性的,都會處的很開心,都會玩的很快樂,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但那時的朋友是我們所說的朋友么?當然不是,那只是小時候的玩伴,那時的我們又怎么會理解朋友的真正意義,正如現在在一起的少男少女們,性質是一樣的,只是概念不同。
在我們成長的時候,我們也會把很多人當成朋友,在這時,把同性的和異性的朋友區分開來,這是我們和小時候唯一的區別,我們會把這些名字排一個隊,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放在前面的就多想著一點兒,放在后面的就逐漸遺忘,直到不再記得。這個時候的朋友是我們所說的朋友么?我說也不是,這只是許多名詞的代言辭,或許是同桌,或許是鄰居,或許是同學,更或許是筆友和網友。
長大了,我們離開了學校,走上了社會,忙于工作,忙于應酬,這時候我們會結識方方面面的人,這時我們也會把一些人當成朋友,但這些朋友就是我們所說的朋友了么?還是不是,交這些朋友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只是把自己作為群居動物而無法避免的選擇,他們只能稱之為某種意義上的伙伴,工作上的伙伴,生活上的伙伴,學習上的伙伴,還有娛樂上的伙伴,一起掙錢的伙伴和一起花錢的伙伴。假使這個時候你沒有(男)女朋友的話。
但你戀愛了的時候,我們并沒有說就沒有別人可以當作朋友,但依然不能成為我們所說的朋友,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夠承認的朋友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的愛人,一個人你所追求的,認為可以一生相伴的人,一個你時刻掛念,為了他(她)你放棄一切其他人也覺得無所謂的人。對這個時候的男人來說是重色輕友,對這個時候的女人來說是冷血動物。除非你的愛人只是意義上的愛人,除非你認為自己還有選擇的余地。
當你結了婚以后,你就沒有朋友了,一個都沒有,無論是同性的,還是異性的,如果你要做一個稱職的好丈夫(妻子),好父親(母親)的話。一個稱職的好丈夫(妻子),好父親(母親)就要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家里,在這個時候,你沒有心思,也不會有心思把時間花費在外面,一想到,家里有愛人和孩子在焦急等待,你還會有心思在外面花天酒地?你還會有心思與別人約會?這時候你雖然失去了全部的朋友,可是,你是幸福的,因為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有多么難,多么疲憊,回到家的時候,都能看到這個世界上與你最親的人。那才是你最最希望的。
在這個時候,你也許會有一個兩個可以交心的同性異性朋友,苦惱的時候可以與人說說,但不會走的太近,你總會適當的掌握住自己與他們的距離。幸福的時候你也許會第一個告訴他們,然后你卻只愿意與你的愛人一起分享,一起在幸福中陶醉,這就是最愛與其他人的本質區別,這不能稱做是人的自私,但人總希望把好的事物加以區別是人的天性,人總希望自己認為的好與眾不同,無可替代,除非你最愛的不是你的愛人,或者你還沒有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