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
像一輪初生的太陽普照著大地,在天際邊我們看到了新的曙光,踏著腳步,我們展開了新的征程。
“啊,中國,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聽著這首熟悉的歌曲,我心中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感慨。自從1978年鄧小平爺爺提出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一步步的走進了小康社會。
在我家隔壁的房子里,住著一位姓張的大爺。他是一位已有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高高的個子,一臉黝黑的皮膚,粗濃的眉毛下,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笑著時露出了那潔白的牙齒,咋一看,透著鄉村百姓的那種樸實與厚道。在村里,張大爺可算是半個文化人。年輕時他曾在村里當干部,負責村里的財務管理,所以打起算盤來堪稱“神手”。退休之后,張大爺有了更多的休閑時間。每天天剛亮,他就會在街道上晨運。他常說生命在于運動,身體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即使金錢和權力再多么的顯赫,也難敵健康二字。也許這樣,老人家的身體一直很硬朗。
不久前,張大爺迎來了他七十五歲大壽,他的子女們都特意回來為老人慶壽。一整天都見他笑得樂呵呵的。爸爸有趣的對他說:“大爺,你這回可是‘守得云開見月明’啊!”張大爺也興悅的答:“這算是‘苦后甘來’吧。”“現在時代不同啦,以前在舊社會中,過生日就不過煮個紅雞蛋,哪有現在這般隆重。”爸爸嚴肅的說道。張大爺沉思了一會,語重心長的說:“確實是年代不同了。看看現在的孩子,那可比我們當時幸福快樂多了。想當年,我們那會七八歲就得下鄉耕田,喂豬飼鴨,省吃儉用,一日三餐哪有溫飽。要不是改革開放,人們現在又怎能安居樂業,三餐不愁溫飽?我們的國家確是在進步著啊!”
張大爺的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際,久久難以消失。
毋庸置疑,如今的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向全世界展示著他的風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我們永遠銘記著1949年10月1日這天,我們的心里永遠響徹著毛主席那莊嚴的宣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篇2
歐陽修曾坐詩云:“羨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生。”華夏復興夢華彩綻放,古老大地叢生嶄新神話。新時代新征程,新青年同心掬得庭芳!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人們高昂民主科學兩面旗幟,五四風雷,浩浩蕩蕩,彼莘莘學子,基于愛國熱忱奔走呼號,前赴后繼,以卵擊石,以草擊鐘,其心可憫,其志可嘉!
回望五四,不是重溫傷痛,而是從歷史中汲取養料,重振前行的力量。百年興濤,七十年逐浪。這渙渙千年的歷史長河啊,跨過歲月的險灘,經過時光的淘洗,將時代的薪火遞向了我們。經濟全球化浪潮交織激蕩,國際競爭又將科學強國的使命推到青年人面前,何去何從?崢嶸歲月,當為中流砥柱,看吾輩于世界,浪遏飛舟!
五四之花,當以科技為肥,進取為霖,盛于絕崖。知識經濟時代,世界摒棄了戰火紛飛的熱戰,迎來了以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之戰。你看那黃旭華,三十年隱姓埋名,“花甲老翁,智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南仁東,數十年走遍貴州拜窩山,只為天眼昭昭,燭照碧落;王澤山院士的“一生只做一件事,這是祖國給我的使命”的拳拳赤子言,如來重千鈞。科技奉獻,光耀千秋!
五四之花,當以愛國為魂,進步圖存,滋養其絕美盛放。“歲月悠悠,衰頹只及肌膚”塞寥爾一語言不盡陳寅恪太多的不易。戰火紛飛,“容不下一張課桌”的中華,開著如米小的“苔花”。雙目失明,阻不了愛國心。“國不可亡,史不可斷!”十三年游學只為華夏復興,國家進步。“不覓封侯,但覓詩”,這便是真正的文人,傾其一生,為祖國而堅守。五四之花,注以國魂,定能于險處綻放,黑暗亦可鑄芳華!
馬克思曾言:“一個民族的精神,是他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民族的性格,是他青年代表的性格。”既在風華,應當潮而立。時光昭昭,東方的呼號已然吹響,中國已脫下桎梏,卸下枷鎖,啼破夜闌,迸發生機,中國的未來,由我們譜寫,吾輩當許黨報國,不騖于虛聲,不篤于空行,將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
魯迅曾作《吶喊》一文,“聊以慰藉那些在黑暗中奔跑的勇士,使他們不懼前行。”而我,愿做這樣一名勇士。
一池清水,容得萬千星光。以五四為船,以科技為光,華夏定能如鵬飛萬里,直至遠方!
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篇3
青年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段時期,它就像是無邊無際的大海,廣闊無垠的天空,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時間在日月交替中不斷流走,人不能輕易的浪費自己的大好青年時光,在這個時期都是可以出現黑馬的。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青年所多的是生力,是遇見沙漠,可以開掘挖井的,當然青年時期是具有無限力量的。
人在青年時期,最重要的是靠自己,要有堅持不懈,奮發努力的精神,可以面對一切困難,不斷去克服,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堅定可以把山搬走的信念。這個世界的不斷發展,都是青年人的不斷努力付出的。
青年是國家的靈魂,是民族的希望,青年不僅要有堅定的精神,更應該有擔當。如習總對青年一代的寄語中所說的一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在步入成人的道路上,前方的路不好走,所以更要管好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些人進入工作需要承擔起工作上的責任,有些人還在學習,需要承擔起學習上的責任。所有的人都把青年看的很重,因為祖國的未來全靠他們。在娛樂圈中的青年紅星,也要承擔不少責任。被曝在公共場合吸煙的青年成功登上微博熱搜,引來了許多人的謾罵和指責,對于這件事,本人發表了道歉信,承擔了這一事件所有的責任,這是有擔當的青年。
青年時期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些激蕩的浪花和零落的礁石,阻擋你成功的風帆。一位女星在歌手事業的上升期中,被自己的父母舉報假唱,有些不好的行為。這一事件過后,使本處于事業上升期的他一下落入了低谷,很長一段時間不見人影,在此期間沒人知道她是怎么生活的,但經歷過重重困難后,如今的她又光鮮亮麗的站在了舞臺上,迎接著屬于她的歡呼和掌聲。困難和挫折對于強者來說是墊腳石,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因為他們不懼挫折和困難,直面面對,所以我們都應該努力成為強者!
青年就是一個未知數,就像兀的小數點后有許多數字一樣,但每個人的青年經歷中都會有擔當磨難和精神的出現來增添青年時期的色彩!
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篇4
青年是民族的脊梁。新時代新青年定當有頑強拼搏之精神。賽場上頑強拼博的女排隊員用她們的堅持與勇氣,為祖國帶來了榮譽;職場上頑強拼搏的“香港羅拉”朱芊佩,用她的堅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與內心的滿足;生活中頑強拼搏的95后人大代表徐萍,用自己前汗水換來藝術知識的普及,被你我熟知。青年強,則中國強。在物質生活充足的時代中成長的我們,對精神上的自立自強則更加渴求,一個擁有頑強拼搏精神的民族,是不會落后于他人的。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新時代新青年必需要有銳意創新的探索精神。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潘建偉和他的團隊開發量子通信,為國家信息安全筑起了屏障;美女科學家顏寧攻破膜蛋白課題,以智慧定義美麗;90后青年龔華超讓筆記本觸摸板變成了九宮格數字小鍵盤,連扎克伯格都在使用,創造了完完全全由中國人創造的產品。正如法拉第所說,沒有誰能預估一個嬰兒的將來。而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沒有人能預估我們的將來,富于想象的我們,敢于實踐的我們,定將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愈加強大。
吾輩青年定將成為祖國的驕傲,亞運會賽場上捷報一個個傳來,無不振奮人心:孫楊、徐嘉余、蘇炳添……他們的成功,成為了中國的驕傲。當世人都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乎快樂多于在乎榮譽的時代時,我們用實際證明,我們為國而奮斗的決心從未弱化。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的大旗早已傳入你我手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中成為現實。
宋代大儒張載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告別幼稚與青澀的我們已經做好了難備,18歲后的青春,定是一段不甘于平凡、拼搏向上的歲月。
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篇5
夢想是風,吹動文明的帆;夢想是水,灌溉創造的田;夢想是火,點燃希望的火炬。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盡情拼搏,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同時也應牢記應有的原則擔當,踏實學好愛國、愛民、愛崗的“必修課”。
逐夢青春,永懷“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愛國情。就像浪花離不開大海,細枝離不開大樹,個人與國家的命運是深深融合在一起的,只有真正熱愛國家這個“大我”,“小我”追求的理想才是有意義的。應該唾棄抨擊那些為了個人私利,不顧國家利益,徒有所謂“精英姿態”的利己主義者,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的岑參等愛國之士,將個人理想深埋進國家這片“土壤”,頑強拼搏,奮勇向前。
逐夢青春,永懷“但愿蒼生俱飽暖”的愛民情。“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做軍裝。”在建黨初期,人民給予了最大的支持與幫助。現在社會穩定繁榮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能忘。“一枝一葉總關情”,新時代的青年干部不能總是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指點江山”,應該走出機關,深入基層一線,做魯迅筆下“為民請命的人”,呼吸基層的空氣、腳踏一線的土壤,把身心都投入到群眾的所需所盼上。
逐夢青春,永懷“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愛崗情。敬業奉獻是對一名青年干部的基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基層一線崗位往往面臨任務重、時間緊、環境苦的情況,這時要及時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享受”崗位所帶來的成就與愉悅。做真心愛崗、全力敬業的“工蜂”,把握青春時光,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成為崗位的能手、行業領域的專家,以過硬的能力水平,推動事業不斷提檔升級。
青春因夢想閃耀,青春因“三情”偉大。面對時代呼喚,廣大青年干部要仰望星空、追逐夢想,腳踏實地、圓夢當下。
有關新時代青年的800字作文篇6
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責任的大旗正向我們遞來,我們應不負韶華,共同振興國家。
歷史上,對青春年華的贊美從不缺乏,同時,有志的青年對同胞的呼號也從不缺乏。周恩來發出“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的呼聲,燕園學子提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無不是在向當世青年呼吁:莫負韶華,與我同振國家。
青年人為何要擔此重任?因為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最具活力、創造力、沖勁的時期,易被時代感染,易無懼邁上征程,能扛時代大旗,能“教日月換新天”。有能力者若不發揮其能力會終生懊悔,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
現如今,中國仍不乏勇扛國家大任的青年。“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嫦娥團隊中那些90后的年輕人,同先輩合作將中國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幾歲的青年,成功在軌搶救回了“龍江二號”并拍下了被世界稱贊的“最棒的地月合照”……這些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振興國家,不負韶華”。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擔當的。近來竟有青年網紅宣稱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生他養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見社會與國家!這哪里是青年人該有的樣子?整日沉迷聲色犬馬,只想“娛樂至死”“佛系度日”,從未想過對他人和社會做一點貢獻,這是多么令人震驚和絕望的自墮心態。而這種人竟成為“網紅”,此理論一旦擴展傳播,將污染多少青年的心靈!誠應誡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青年人應胸懷祖國,奮發圖強,像魯迅曾言的那樣:“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們應拋開塵俗浮華,勇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辜負韶華,敢于于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