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篇1
剛開始讀草房子時,我覺得這本書就像白開水一樣,很無趣,一點兒也不好看。可是隨著對草房子的深入理解,我慢慢地發覺,曹文軒筆下的草房子是那么形象、那么生動、那么精彩。
草房子這部作品寫了男孩桑桑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在這六年里,他看到了一串串看似平常但又催人淚下、震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慘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以及大人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的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最令我敬佩的人就是艾地這篇故事的主人公秦大奶奶。秦大奶奶是一位極其負責人的老人,從草房子里的艾地文章中可以看到秦大奶奶自從第一次落水后,就把自己所有的 鵝、鴨全賣了,還驅趕別的來偷吃得鴨,但最后秦大奶奶因救學校里的一個南瓜而與世長辭了。每當我讀這一段,我就會禁不住哭起來。
曹文軒把草房子里的所有人都寫活了,把鄉村孩子的純潔心靈一一展現給了我們。我想,作者寫草房子時絕不僅僅是寫草房子那樣簡單,他寫的是一段段純潔的友誼,反映出的是鄉村孩子們最質樸最純真的心靈。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篇2
暑假老師推薦我們去看曹文軒的一一《草房子》。初看題目頓覺奇怪,“草房子”是用草蓋的嗎,現在還有用草蓋的房子嗎,結不結實呀! 下雨天會不會漏水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原來曹文軒筆下的草房子它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麥桔蓋成的,而是從三百里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這種茅草蓋成的草房子,是經久不朽的。
《草房子》講訴著大約是我們爺爺兒時那會兒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禿鶴、紙月、細馬、桑桑、杜小康,他們都有自己的苦難。被人嘲笑禿頂的陸鶴、家中貧困的細馬、被病魔纏身的桑桑。在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杜小康。
杜小康原來是一戶雜貨店老板的兒子,因爸摻假后,失去了信用。又去做生意,因船翻而破產。所以不得不和爸爸一起去放鴨子,起初還算順利,后帶著五百多只鴨子來到三百里外的大蘆蕩去,但卻遇上了暴風雨,把鴨欄吹開,五百多只鴨子幾乎都走散了,杜雍幾乎暈倒在地上,杜曉康去追鴨子。他用手不停的撥著眼前的蘆葦,即使這樣,臉還是一次一次的被蘆葦葉割破了。他費了很大的力氣,彩將鴨子趕回鴨群。還剩幾十只鴨沒被回來。后來杜雍也不想找了,但杜小康堅持去找,最終找到了。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為自己遇到一丁點困難就放棄感到臉紅。為杜小康的執著堅持豎起了大拇指。
后來杜小康在學校門口擺攤。起初沒有一點生意。桑桑都替他感到失望。但杜小康堅信會有生意的。那時,杜小康想起了那次尋找幾十只鴨子的情形。他相信生意就像找鴨子,一樣會好起來的。結果生意真的慢慢的有了。
看見這樣的杜小康,我感動了,看見《草房子》里的孩子,我敬佩起來。也許某一天,我也會經歷一些苦難,但是,想想他們,我內心充滿了力量。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篇3
最近,魏老師推薦我們閱讀《草房子》,書中很多有趣的故事引起了我的興趣,我用了一天時間走馬觀花看完了它,后來我又仔細的看了一遍,覺得書中蘊含的意義很深刻。
這本書不是一部連篇小說,而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講,或講一個個人的故事。其中《禿鶴》這一章里講的是:禿鶴是油麻地小學的禿子,是個又高又瘦的人,油麻地小學的同學都愛摸他的頭,很多人嘲笑他侮辱他,他非常苦惱非常生氣;在片區小學會操時,油麻地小學比賽剛進入高潮,他突然扔掉帽子,讓全校師生和他一起出丑失去了榮譽,結果大家都對他變得冷淡了。在油麻地的春節晚會上,有一個節目的連長是禿子,本來是讓柳三下演的,但他怕羞,不想演,其他人也不想演;禿鶴鼓起勇氣請求老師讓他演這個角色,他演得很好,深受大家的喜愛。
當然,這本書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但是《禿鶴》這個故事讓我想到自己,我平時比較貪玩,但是我總是希望多參加班級活動。扮演課本劇《綠野仙蹤》里的小矮人,在班級體育往返跑比賽中得了第二名。在平時,我們通常都以貌取人,但俗話說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像我班同學郭春廷,長得胖乎乎,但是在校運動會實心球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別人身上有缺陷,我們要學會包容,要相互尊重。
《草房子》告訴我很多真善美和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不要貪心貪玩、不要計較小事、要跟同學團結友愛、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等。這些都是故事里的內在含義,讓我覺得讀這本書很有意義,讀后獲益不淺。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篇4
在讀了曹文軒老師的,《草房子》中,我結實了許多好朋友:桑桑、杜小康、禿鶴、紙月等,其中我最敬佩、最喜歡的人那就是是杜小康。
桑桑是多么的調皮、可愛、善良,當然也少不了一點----懦弱,杜小康是多么的慷慨、大方、仗義,其中也包含這一點傲慢,禿鶴是多么重視尊嚴,紙月是多么的大方、美麗、善良。
杜小康的傲慢,是因為他有這個資本,別的同學只能用羨慕、嫉妒的目光來看杜小康,別的同學也學不成他的傲慢。因為杜小康家很富裕,家中開了一個雜貨鋪,我喜歡杜小康的原因是因為杜小康很仗義。有時候,班里缺什么東西了,杜小康總是會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班集體。我從杜小康的慷慨、堅持、勇敢中,體會到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能因為自己自私,而無聊班級體的榮譽。我們不能因為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
隨著家庭的變故,杜小康的父親在一次進貨的途中,不幸與一只大船撞了頭,船上的貨物全部流進了水里,這是全家的期望,就在這一瞬間破滅了。父親也調入了河里,但在那只船上的援助下,他的父親被救活了。他的父親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杜家因此而敗落,杜小康又隨著父親去野外放鴨子,最終還是失敗,但杜小康在這次鍛煉中,他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那就是----堅持、自力更生。
草房子讀后感600字左右篇5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著作,他以輕松愉快的的筆調細膩地刻畫出了幾個純樸善良、聰明頑皮的鄉下孩子的形象,很受廣大的兒童和家長的歡迎。
文中的主角是桑桑,一個調皮、好動,卻非常樂于助人的男孩子,作者成功的塑造了桑桑旁邊的幾個人物:美麗乖巧的紙月,有些自卑的禿鶴,牛氣十足的杜小康,活潑自然的細馬等,同時為桑桑這個可愛男孩做了更為深刻的描寫。
桑桑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男孩,但他保持了頑皮的天性,讓人覺得十分可愛。細細審閱文中的人物,哪一個都是有缺點的,這種寫作手法更貼切現實,也更加吸引讀者。
現在許多作家都喜歡把筆下的人物寫得更完美一些,其實這樣只會讓人覺得太不真實了,現在的孩子并不完美,他們有煩有歡樂,也有思想,那就要看作者怎樣把握文章了,這就是《草房子》這本書成功的原因。
《草房子》這本書很多大人也百看不厭,因為長大以后,必須硬著頭皮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生活,既要掙錢養家,還要保衛尊嚴,他們也許忘了自己也曾度過一段難忘的童年,這本書喚起了人們對兒時美好生活的回憶,心情頓覺開朗。
不論現實還是虛構,人們總能一片美好的回憶,因為我們的回憶是美好的,有歡笑、淚水、苦惱和純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