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讀后感
抗日戰爭的讀后感篇1
通過閱讀《抗日戰爭》這篇文章,我知道淪陷區就有26個省,500余縣市,面積有600余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從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我還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在《抗日戰爭》這本書中,我了解了許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如:左權、楊靖宇、張自忠……他們有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視死如歸,保家衛國,是戰斗模范,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在《抗日戰爭》中,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建設祖國,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抗日戰爭的讀后感篇2
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常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后,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涌向租界避難。最后,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余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圣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后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20__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進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戰爭,而日本則進行的是一次國民戰。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20__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20__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同學們,
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抗日戰爭的讀后感篇3
20__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以及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一邊是承前的歷史,一邊是啟后的未來。作為中華兒女倍感振奮,同時深深領悟到國力強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持續8年之久。
紀念大會和閱兵式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據了解,抗戰勝利日閱兵是新中國歷史上第15次大閱兵,閱兵的意義主要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以及前輩們的奮戰精神。作為中華兒女更不能忘記歷史,就拿圓明園來說吧,圓明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去參觀的人自然是被震撼極深。人群中有憤怒,有痛心,憤怒當年英法聯軍禽獸般的暴行,痛心這被燒毀掠奪的絕世園林。然而,大多數人恐怕是一時的感情沖動,離開園林后便將一切拋之腦后,照樣我行我素。若是這樣,那圓明園只能又徒添一聲嘆息。如今我們要想在世界強國有一席之地便只能崇尚科學,廣納百川,以傷疤作為警鐘,不斷進取,開拓創新。雖然現今中國已有些成就,而要趕上發達國家,還必須得靠新時代的我們發奮圖強,繼續努力,確保國力強盛。
中國夢,是屬于我們的夢,我們的夢,一定是跌宕起伏卻又精彩滿程。
抗日戰爭的讀后感篇4
把《抗日戰爭》啃完,終于把零散記憶串連起來,對這段歷史有了比較連貫的認識,感覺像在替國家教育給自己補課、還債。為什么不讓每一名中國人從少年時代起就系統的重點的學習這段歷史?以至于如今網絡上動輒喧囂著“抗日戰爭是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打的”“沒有蘇聯出兵東北,日本不會投降”“國民黨在前線抗戰,黨在后方撿漏”等等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言論,還有更多的中國人,選擇渾噩麻木的忘卻、回避,或是不明就里的盲從,還有那些讓人無語的“哈日族”……
我認為,國家至少應該給“下一代”澄清這兩點:
一、沒有一個列強是中國真正的同盟。美國用錢買中國人的命,蘇聯在原子彈爆了以后便迫不及待進場搶錢圈地,英國人在中緬戰場上惡心懦弱無恥的無以復加……雅爾塔會議足以說明一切。
二、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都為最后勝利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正面戰場固然很慘烈,但是戰術僵硬、擁兵自保、軍紀廢弛白白害死了太多太多忠勇的將士,遵令固守城池的部隊永遠都盼不來增援友軍……在日本投降前,蔣介石也就剩下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和一個腐敗透頂的政府,已經準備遷都西昌,美國對蔣介石失望至極,開始試圖與黨磋商進攻日本本土的計劃。
我們的先輩用生命阻擋侵略者一步步向國土縱深推進,可是中國人民的抗戰業績和巨大犧牲,長期以來被世界嚴重忽視,西方輿論宣稱是美國和蘇聯聯合打敗了日本,何其痛哉!
一寸山河一寸血,血沃山河祭國殤。
畸鄰倭冢尸猶在,豈可失節媚東洋。
抗日戰爭的讀后感篇5
今天,我讀了《抗日戰爭與民-主精神》這本書。這本書以弘揚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主。
第一部分寫了民族危難,主要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第二部分突出反映了中國黨以民族為重,在領導和組織全民抗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寫了全民抗戰,主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反對外敵入侵進行全民抗戰中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第四部分寫了愛我中華,繼承傳統,為振興中環而努力奮斗。
這本書讓我們不忘歷史、牢記革命傳統、珍惜美好生活,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而努力奮斗。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常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后,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涌向租界避難。最后,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余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圣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后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20__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國進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戰爭,而日本則進行的是一次國民戰。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20__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20__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