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
寫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文筆和思維能力,通過發表自己的感受、心得、思考、議論、評價等。接下來給大家分享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希望對大家寫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有所幫助。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篇1
很快就讀完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這本書對于經常讀書的人來說簡直是太短了,故事情節也是簡單到了極點,但是通過這個短的驚人的故事,所傳達的信息確是讓人思考萬千。到底是什么精神讓羅文完成了那種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把一封信送到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具體位置的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在當時那個戰亂的國家,在被要求送到一個無法確定位置的人手里的這種艱巨任務,軍人羅文竟然沒有質疑自己是否能完成,也沒有疑問上司這個任務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甚至都沒有提出如果不能完成這封信該如何處置。天啊,他是多么的堅信自己,多么的支持領導,都不給自己留一點點退路的一往直前。這就是敬業,這就是執著,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這就是這本書暢銷不衰,風靡世界的原因。
當今社會,有這種敬業精神,對工作忠誠與執著的人太少了。有的時候領導下達一個任務,大家七嘴八舌的說“我還有許多事呢”“人手不夠”“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要不讓別人做”等等理由,也許提出這些理由后,可以讓領導對這個任務的要求降低,或是在沒有很好完成之后,讓領導不會為此大發脾氣。可是在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敬業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領導們,其實更有益于我們自己,只有公司發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做很困難的工作的過程是痛苦的,我則認為通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只會把我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能力,我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那他只有失敗,當然不光有信心還要需要不懈的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的發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己!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什么到時候都是一個對社會,對公司,對自己有價值的人。
當然一個像羅文一樣有敬業精神執著的員工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像瓦格納的知人 善任的領導,如同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的團體,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這些人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公司,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學習的楷模。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篇2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羅文的英雄傳奇故事,他以絕對的忠誠和職責感把一封決定戰爭命運的信送給加西亞將軍,完成了這件“不可能的任務”。“羅文”精神就是忠誠、敬業、勤奮、堅持。經過學習感悟頗多,收獲如下:
1、忠于職守、勇于奉獻。忠誠就是對自我所從事的工作、所服務的對象一心一意,忠于職守,決不懈怠,直到使命的最終完成。對于我們來說,忠誠就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主義以及對教育事業無比的熱誠和無私的愛。忠誠產生職責、毅力、勇氣與奉獻,產生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念,勇于奉獻是完成任務的另外一個必要條件,沒有忘我的奉獻精神,事事計較個人得失,怎樣可能有一往無前的氣勢,怎樣可能有戰勝一切的動力與勇氣,而執行中一旦沒有這些做支持,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不會服從就不會命令,不懂奉獻就沒有回報。僅有無條件服從命令,為完成任務而勇于奉獻的人,才是具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人。
2、鎖定目標、勇往直前。對事業的忠誠,是對自我人生的負責。很多人對成就事業的忠誠和敬業精神都在逐漸消散,變得心浮氣躁,凡事淺嘗輒止,遇難而退,這山望著那山高,空有遠大夢想,無心執著追求,這就是人生的悲哀。工作中敢于擔當的人,目標清晰,力量在心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而作為教師,必須目標明確,勤奮好學,不怕苦累,不怕犧牲,不畏艱難去探索。
3、斗志昂揚、堅持到底。人隨時都要應對困難和經受打擊,沒有勇氣何以戰勝困難,沒有活力何以昂揚斗志,充滿活力的人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意志消沉,富有勇氣的人不會因為暫時的困難就畏縮不前。“堅持”是一種執著,一份頑強,一個挑戰。堅持,是對夢想的追求過程中的汗水與拼搏;堅持是對自我的愛人呵護一生的承諾;堅持,是莘莘學子為了自我的目標每一天在題海中的奮斗。
我們的時代需要羅文精神,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篇3
《致加西亞的信》講述的是羅文中尉是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故事。他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希望。這個送信的傳奇故事已在全世界廣為流傳100多年,主要是他倡導了對工作的勤勉敬業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推動單位和社會的發展。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明白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行為法則,那就是:“只有投入才有回報,只有忠誠才有信任,只有主動才能有創新,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這本書以一種足以讓所有人信服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一種極為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我深刻感悟到“羅文”的重要性,認識到工作的態度直接體現了工作的質量,要看一個人做事的效率,就要看他的工作精神和態度。
書中羅文中尉是在孤身一人,不知道加西亞將軍具體在哪,長什么樣,又沒有任何護衛的情況下,從美國出發秘密登陸當時已被西班牙軍隊控制的古巴島,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亞將軍手中并帶回了非常寶貴的資料。整個送信過程充滿了艱辛和危險,但在羅文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務的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試想,如果羅文一味抱怨領導交給的工作難度大,對領導的決定似是而非,沒有敬業精神,他就不會積極主動去把信送給加西亞。
自信是戰勝一切困難,達到成功彼岸的源泉。如果羅文沒有足夠的信心,他根本沒有勇氣接受麥金萊總統交給他的重托。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這個年輕的上尉也許在送信的路途中就放棄了信念,最終也不成完成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偉大使命。正是憑著這種英勇自信、沉著機智才使他完成任務。
自信是做事業最重、最可靠的資本。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各種阻礙,排除各種艱難,最終抵達勝利的終點。有人說“即使我只是一塊泥土,那么,我也只準備留給勇敢者踐踏”。這是多么自信呀!“破釜沉舟”這個成語同樣也是自信的表現,永不退卻的信念。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樹立信心,都要勇往直前,努力克服任何困難和障礙,永不后退,做到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工作的信心,更加明確了工作的目的,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堅信了熱愛工作,工作需要我的信念。讓我們一起把信送給加西亞吧!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篇4
在寶坻片區實習半年有余,此刻的自己在拜讀《致加西亞的信》后,寫的可能不僅僅是一篇有如學生時代的讀后感,其可能是足以讓我人生得以升華的潛望鏡。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也恰好是本部作品的靈感來源,“戰爭中真正的英雄并不是加西亞將軍,而是羅文中尉,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的人。”簡短,卻發人深省……
這部簡短的作品可以風靡全球,我想并不是故事情節有多么跌宕起伏,抑或是文字有多么令人著迷,而是像主人公羅文中尉這樣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忠于自己的職業,忠于責任,行動果決,集中精力的去做好一件事——把信送給加西亞。在企業中又何嘗不是如此,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干的領導和員工,正是他們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進步。企業需要能“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忠誠與信念是企業和個人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正如我身邊好多值得學習的領導和同事們,并不會因為下班的時間到了,或是今天是非工作日而停止了工作,這是其對企業賦予自身的職責和對職業充滿信仰的體現,他們對企業的苦心經營,值得我們尊敬。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團隊中堅毅、正直,不需要他人過多監督的人才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羅文中尉不畏路途之遙遠,面對各種危險的情形,善用智慧去化解難題,巧妙的闖過重重難關,而且他并沒有因為艱難險阻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記得在青年交流會上,納軍書記說過“要做一個有超前意識的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要引領變革”。我想這也正是書中所要傳遞的思想——求變與定力,作為剛入職的我來說,在做被要求的工作并在做好的前提之下,永遠不要忘記求變的意識是很重要的,這個不僅對企業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是對自己負責的行為。如果你選擇過的是一種卓越的生活,請走出所謂的“對自己的高要求有違本性”的論調吧。
最后,特別感謝公司給青年們一次橫向交流的學習機會,感謝公司充滿智慧的領航人們,因為有你們,我們成長不孤單!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00字篇5
這周讀了一本書,叫做《致加西亞的信》。這是一本借一個故事講述企業經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小冊子,只有短短130頁,很好讀,一兩個小時就能看完。我先介紹一下書里面的小故事。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戰爭爆發,美國需要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合作,要聯手打擊西班牙軍隊。然而加西亞將軍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無法取得聯系,但是美國又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于是美國總統寫了一封要與加西亞合作的信,找到一個叫羅文的人,讓羅文去完成這個任務。
羅文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布制的袋里,吊在胸口,劃著一艘小船從美國出發,四天后的夜里在古巴上岸,然后鉆進叢林中。羅文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將軍。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沒人知道加西亞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找到他,而且那時候的古巴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羅文就是在這么一種條件下完成了任務。
在這本書里,作者熱情歌頌了他認為的英雄。作者說真正的英雄,是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人,即把信送給了加西亞的人。
作者借這個故事講述了關于勤奮、敬業、忠誠、誠信、自我管理等一系列職場之道。然而從這本書中我也看到了咱們中審亞太的企業文化的影子。咱們中審亞太的企業文化八個字:客戶、創新、結果、忠誠。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觀感就是結果導向。因為這本書講的就是羅文在結果導向的牽引下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最終的結果是對羅文工作的輝煌標注,如果沒有最終把信送給加西亞,那么羅文的名字肯定就消失在歷史的煙塵里了。我們或許可以反思什么是結果導向?我大概總結了一下,就是:不盲目,有追求,有定位,有動機,杜絕紙上談兵。當接受一項任務時,所要做的是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完成它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推脫找借口。
書里有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就是“滿街都是有才華的窮人”。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在當下的生存環境里,工作質量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高質量的完成工作目標,才能指引我們取得自己的成就。由于我們審計工作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每個困難也都擺著兩條路:推脫或是克服,對困難的選擇路徑的不同,導致每個員工的職業前景也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