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必讀課外書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晉·陳壽
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 《清詩鐸·讀書》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禮
外韌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鬃?/p>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赫爾岑
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智慧是勤勞的結(jié)晶,成就是勞動的化身。——卡萊爾
沒有求知欲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薩迪
我們愈是學習,愈覺得自己的貧乏。——雪萊
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史美爾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朱熹
中小學必讀課外書籍(精選篇2)
《魯濱遜漂流記》
[英]笛福
這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三百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讀者中廣泛流傳,歷久不衰。該書是以17__年一名蘇格蘭水手航海遇險,最后漂流到一個荒島上,并且單獨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這一真實故事作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說的主人公魯濱遜出身于一個英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魯濱遜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jīng)過了整整28個年頭,才有一艘英國船路過該島,魯濱遜得以返回故鄉(xiāng)。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理想的資產(chǎn)階級所應具備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勞、堅強,也告訴人們不論遇到何種困難,都要頑強地生存,上帝也許會拋棄你,但自己永遠不要拋棄自己!
《格列佛游記》:
[英] 斯威夫特
這是英國作家斯威夫特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本書是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的口吻展開敘述的,這部作品共分為四卷,主要敘述了格列佛一生經(jīng)歷的四次航海生活,第一次是在一艘名叫“羚羊號”的遠航太平洋的船上,后來船在途中觸礁沉沒而漂流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國。第二次格列佛乘坐一艘名叫“冒險號”的船只要再次出海,又意外地來到了另一個國度——布羅丁奈大人國。格列佛的第三次航行乘坐的是“好望號”,這次航行他先后游歷了“飛島國”、“巫人島”等地。格列佛第四次航行是受聘為“冒險號”的船長,這次他來到的國度是“慧骃智馬國”,在這里馬是一種高貴而有理性的動物。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張的手段、寓言的筆法,不留情面地對十八世紀前半期的英國社會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尤其是對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無能、無聊、毒辣、荒淫、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蘇]奧斯特洛夫斯基
本書是一部在蘇聯(lián)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深受我國讀者喜愛的、影響了幾代人的世界名著。小說并非出自大文豪之手筆,它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生活經(jīng)歷為基本素材撰寫的小說,可以說是一個普通人講述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小說由當時已經(jīng)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作者口述,與作者同樣普通的親朋好友進行筆錄而成。本書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無論在戰(zhàn)爭的炮火中,還是在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保爾都表現(xiàn)出大無畏精神、鋼鐵一般的意志、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由于在戰(zhàn)爭中多次負傷以及勞累過度,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戰(zhàn)勝了精神與肉體的打擊,拿起筆來歌頌為建立、捍衛(wèi)和鞏固蘇維埃政權(quán)而奮斗的英雄。作品的取勝之處不在于語言的優(yōu)美,不在于情節(jié)的曲折,而在于真實的記述所體現(xiàn)出來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和人生價值。
其中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
《童年》
[蘇]高爾基
這是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之一。寫于1912~19__年間,全書約20萬字。這部自傳體小說,真實地描述了高爾基苦難的童年和寄人籬下痛苦、沉重的生活感受,把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丑事層層剝開,令人一覽無余,,描繪出一幅真實生動的俄國小市民階層的風俗人情畫。同時借阿廖沙那稚嫩而敏感的孩童的眼睛,描繪了許多可親可敬的普通人,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國文學女性畫廊中極富詩意和感染力的形象之一,她不僅是小阿廖沙民間文學和童話故事的啟蒙老師,而且對他堅強、善良、樂觀的個性形成起了關鍵作用。這部作品發(fā)表后獲得國內(nèi)外一致好評,今天其教育意義和藝術魅力仍為讀者所稱道。
中小學必讀課外書籍(精選篇3)
從書中獲得的智慧,雨不能濯其色,風不能掠其番,月不能采其光,任憑誰都無法攫取,那便是你最大的財富。栽種于心,明朗于貌,豁然于情。連寂寞的時光,都退變成清歡的盛宴。
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書是多么有滋養(yǎng),它能開闊人的眼界,陶冶人的心靈。
書是人類靈魂走向純潔的階梯,書是不汲的精神營養(yǎng)。書是蜂蜜,人們品味它;書是糧食,人們?nèi)辈涣怂?書是清泉,人們吮吸它。書是偉大的東西,人們靠著它,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