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作品經典書籍20本
再談速度,你必須明白你到底想在書本上獲得什么知識,必須帶著重度的目標感看書,這樣看書精力集中了,速度提起來了,也不會乏味,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書也看完了,而且你會有所印象和感受,盡管這種印象不是很深刻,但好像能為你所用了,如果對于核心想關注的知識,再去看相關知識的精準頁。
外國文學作品經典書籍20本精選篇2
1.《好兵帥克歷險記》[捷克]
2.《月亮與六便士》[英國]
3.《伊索寓言》[古希臘]
4.《格林童話》[德國]
5.《安徒生童話》[丹麥]
6.《一千零一夜》[阿拉伯]
7.《草葉集》[美國]
8.《飛鳥集》[印度]
9.《培根隨筆集》[英國]
10.《名人傳》[法國]
11.《哈姆雷特》[英國]
12.《羅密歐與朱麗葉》[英國]
13.《堂吉訶德》[西班牙]
14.《巴黎圣母院》[法國]
15.《悲慘世界》[法國]
16.《基督山伯爵》[法國]
17.《老人與海》[美國]
18.《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瑞典]
19.《愛麗絲漫游奇境記》[英國]
20.《人類群星閃耀時》[奧地利]
外國文學作品經典書籍20本精選篇3
略讀法。當閱讀一本小說或者是課文中的選修篇目時,可以不必咬文嚼字,只需要大致讀一遍就可以,了解一下文章大概講了什么內容或故事,主要在于培養語感與閱讀能力。略讀法適用于不太重要的文章。
精讀法。主要適用于那些考試要考的科目,這些課文即使在考試中不會原文復現,也需要去精讀,去認真學習,因為在精讀的過程中,能掌握很多有用的知識點,學到很多實用的分析句子以及篇章結構的竅門,學會一篇就能夠舉一反三,所以要好好學,尤其適用于語文科目。
做筆記。在讀書時,可以邊讀書邊整理筆記,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寫下來,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養成一個很好的讀書習慣。做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理解與感悟,當時的讀書心情也是不一樣的,再回過頭看書的時候,也會感觸頗多。
看梗概再讀書。有時候讀書,我們第一遍去讀很難理解一本小說講了什么故事或者想表達什么意思,如果能在讀之前先看一下小說簡介,知道人物之間的關系,再讀起來就會很流暢,不會有太多障礙,而且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要表達的觀點,但是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容易被看到的觀點所左右,缺乏自己的主見。
誦讀法。對于一些篇幅短小的文章,或者是要求背誦的文章,可以一遍遍去朗讀,最后達到背誦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誦讀法。古人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話沒錯,但是也不能一味的靠讀去感悟作品內涵,最主要的還是要主動去思考,去理解每個重點字、每個詞的含義,才能更有助于我們了解文章主旨。另外,多了解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對理解課文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