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獸中考題
《河中石獸》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在說一件趣聞異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河中石獸中考題,歡迎閱讀參考。
河中石獸中考題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河中石獸中考題譯文
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里,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經歷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和尚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劃著幾只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任何石獸的蹤跡。
一位學者在寺廟里設立了學館講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浮動,石獸埋沒于沙上,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顛倒錯亂了嗎?”大家都很佩服,認為是正確的結論。
一個年老的河兵聽說了這個觀點,又笑著說:“凡是丟失在河里的石頭,都應當到河的上游尋找。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松軟浮動,水流不能沖走石頭,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陷坑。越沖越深,沖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倒在坑洞里。像這樣又沖擊,石頭又會再次轉動,這樣不停地轉動,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顛倒錯亂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顛倒錯亂了嗎?”
按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嗎?
河中石獸中考題題目
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A.聞之笑曰B.當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D.其反激之力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1)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河中石獸中考題答案
1.D
2.
(1)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沖走呢?
(2)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3.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