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代表作
林清玄是臺灣當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豐富的思想內容,濃厚的佛教意識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濃郁的鄉土情結是其散文的基調,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林清玄代表作,希望大家喜歡。
林清玄代表作:平常的水果
朋友從美國回來,我問他:“這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能吃到楊桃、蓮霧、釋迦、甘蔗、柿子、批把就心滿意足了。”我說:“這簡單,但現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蓮霧和枇杷了。”
接下來的許多天,我們開著車在臺北尋找水果,當我們買到楊桃的時候,朋友迫不及待就在街邊吃了起來,他的臉皺成一團,顯然楊桃是很酸的,可是他臉上的喜悅滿足卻令人感動。
朋友說:“我在國外時,做夢都幾次夢見自己是在吃楊桃,醒來時才知道那就是鄉愁呀!”
后來,我們一起吃了釋迦和甘蔗,又在夜市買到許久未見的紅蓮霧,每次看朋友陶醉的樣子,我就想到這些只是平常的水果,但卻象征了故鄉最可貴的部分,仿佛飽含了叫作“故鄉”的汁液,可以治思鄉的疾病。
朋友出國以后,我時常去市場買這些平常的水果,吃著吃著,就會思想起朋友那喜悅滿足的表情,那些平常的水果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美好的滋味。
林清玄代表作:海邊的白蝴蝶
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去海邊拍照、寫生,朋友中一位是攝影家,一位是畫家,他們同時為海邊的荒村、廢船,枯枝的美驚嘆而感動了,白凈綿長的沙灘反而被忽視,我看到他們拿出相機和素描簿,坐在廢船頭工作,那樣深情而專注,我想到,通常我們都為有生機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機早已斷喪,為什么還會覺得美呢?恐怕我們感受到的是時間,以及無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個結論:一個人如果愿意時常保有尋覓美好感覺的心,那么在事物的變遷之中,不論是生機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見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靈、感覺,乃至眼睛。
正在思維的時候,攝影家驚呼起來:“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邊叫著,一邊立刻跳起來,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灘上追逐,這也使我感到訝異,海邊哪來的蝴蝶呢?既沒有植物,也沒有花,風勢又如此狂亂。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轉的飛舞,確實是紛常美的,怪不得攝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張白蝴蝶在海浪上飛的照片,就不枉此行了。
我看到攝影家站在白蝴蝶邊凝視,并未舉起相機,他撲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畫面仿佛是默片里,無聲、慢動作的剪影。
接著,攝影家用慢動作走回來了,海邊的白蝴蝶還在他的后面飛。
“拍到了沒?”我問他。
他頹然地張開右手,是他剛剛抓到的蝴蝶。我們三人同時大笑起來,原來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紙片。紙片原是沙灘上的垃圾,被海風吹舞,遠遠看,就像一群白蝴蝶在海面飛。
真相往往是這樣無情的。
我對攝影家說:“你如果不跑過去看,到現在我們都還以為是白蝴蝶呢!”
確實,在視覺上,垃圾紙片與白蝴蝶是一模一樣,無法分別的,我們的美的感應,與其說來自視覺,還不如說來自想像,當我們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飛”和“垃圾紙在海上飛”,不論畫面或視覺是等同的,差異的是我們的想像。
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黨受原是非實的,我們許多時候是受著感官的蒙騙。
其實在生活里,把紙片看成白蝴蝶也是常有的事呀!
結婚前,女朋友都是白蝴蝶,結婚后,發現不過是一張紙片。
好朋友原來都是白蝴蝶,在斷交反目時,才看清是紙片。
未寫完的詩、沒有結局的戀情、被驚醒的夢、在對山看不清楚的莊園、緣盡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邊飛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達了,有結局了,不再流動思慕了,那時便立刻停格,成為紙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書房遠望著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還坐在北海的海岸吹海風,看到白色的蝴蝶——喔,不!白色的紙片——隨風飛舞,現在,這些好像真實經驗過的,都隨風成為幻影。或者,會在某一個夢里飛來,或者,在某一個海邊,在某一世,也會有蝴蝶的感覺。
唉唉!一只真的白蝴蝶,現在就在我種的一盆紫茉莉上吸花蜜哩!你信不信?
你信!恭喜你,你是有美感的人,在人生的大海邊,你會時常看見白蝴蝶飛進飛出。
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實際的人,在人生的大海邊,你會時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紙片與蝴蝶的真相。
林清玄代表作:百合
很久很久以前的女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不知道為什么就談起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其實,那時候,我離開你的時候還是很愛你的,連我自己到現在都弄不清為什么要離開你。”她說。
我拿著話筒,沉默無言,苦笑,正如我到現在都找不出被背叛的原因。聽著那段話,非常的陌生,好像來自異域。
她又說:“改天,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喝咖啡,談談以前的事。”
“我看不必了吧!”我聽到自己非常冷漠的聲音,我因為這冷漠而心痛,因為我平常從不冷漠的。
掛了電話,我孤獨地坐在燈下,看著桌上一朵非常孤單的百合花,百合花如此純凈、優美、芬芳,有著近乎透明的細膩質地。心情竟有如潮水,洶涌起伏。
這世界,能愛百合花的人很多,能珍惜那純凈、優美、芬芳的品質的人很稀有,這是百合花顯得如此孤單的原因。
口里說出相愛的話語是何其容易,心里真正相知與疼惜是多么艱難呀!
人要“一合”都不易,何況是“百合”呢!
看過“林清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