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上墳帶什么祭品
1、香燭
祭拜祖先自然少不了香燭,既然選擇祭祀祖先,那就肯定需要購買香燭,然后給自己額祖先上香。并且購買香燭一定要買那種質量好的,因為至少要保證香燭能夠持續的燃燒完。
2、點心水果供品
在中國大多數地方上墳的供品都離不開點心和水果,把點心和水果用碗裝起來放到墓地前面,而且這些點心和水果的數量還是有要求的。一般都是三的倍數,而擺盤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
3、飯食供品
上墳的供品除了點心和水果之外,一些地方也會選擇做好飯食帶到祖先的目的前進行祭祀,這些飯食被稱之為清明美飯。其寓意也是為了讓祖先在天上吃好喝好,然后保佑自己的后人。
中元節的民間禁忌
夜晚十二點以后不要出門。因為中元節這一天鬼門大開,鬼魂回家探親。十二點以后,陰氣最盛,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會尋找夜行的人,趁陰氣最盛陽氣最衰的時候勾走他們的魂魄,以達到重新投胎轉世的目的,所以這一天晚上午夜之后一定避免出門。
不要隨便拍別人的肩膀和頭部。從民間靈學的角度來講,陽間的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兩個肩膀和頭頂上,這是三昧真火,用來保護自己不受陰邪之氣之害。所以鬼節這一天千萬不要隨便拍別人的肩膀和頭部,以免把火拍滅而招來"不干凈”的東西。
別亂踩冥紙。路邊往往有燒紙的人,散落的冥紙不要亂踩,那是燒給鬼魂的錢財,往往會有鬼魂在幫撿拾,如果你踩到他們的東西,他們不高興也是很容易聯想到的。
什么叫中元節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于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
舊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佛教徒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也叫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會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間,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有條件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歷年此時都有"追悼陣亡將士法會"。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三臺經,供著一個"海陸空軍陣亡將士"的牌位,進行公祭。
中元節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制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景戲"等活動。
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么區別
一、時間和起源不同
中元節又叫“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梁武帝時代,其歷史應淵源于佛教,起源于佛教中 “目連救母”的故事,中元節由佛教盂蘭盆會發展而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按陽歷來說,清明節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二、祭拜對象不同
中元節:從古至今中元節祭拜對象,從祭田、祭祖發展到超渡“無主孤鬼”。所以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稱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變成“送鬼節”。佛教徒每都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道教也在這一天舉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
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活動為掃墓。清明節是后人用來懷念先祖,祭祀先人的日子,大多數孝子賢孫都會到墳地、火化廠或骨灰庵施行祭拜儀式,以寄托對列祖列宗的一片哀思、紀念和緬懷之情。
中元節傳說
漢人于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于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并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