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天的古詩詞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春天的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春天的古詩詞16篇
1、《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唐朝·白居易
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
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2、《春寒》
宋朝·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3、《零陵早春》
唐朝·柳宗元
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
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4、《早春寄王漢陽》
唐朝·李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5、《春興》
唐朝·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6、《春行即興》
唐朝·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7、《春日二首·陰陰溪曲綠交加》
宋朝·晁沖之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8、《春游南亭》
唐朝·韋應物
川明氣已變,巖寒云尚擁。
南亭草心綠,春塘泉脈動。
景煦聽禽響,雨余看柳重。
逍遙池館華,益愧專城寵。
9、《春遠》
唐朝·杜甫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數有關中亂,何曾劍外清。
故鄉歸不得,地入亞夫營。
9、《春暮西園》
明朝·高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10、《判春》
唐朝·李商隱
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
笑處如臨鏡,窺時不隱墻。
敢言西子短,誰覺宓妃長。
珠玉終相類,同名作夜光。
11、《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唐朝·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12、《南園十三首·其一》
唐朝·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13、《長安春》
唐朝·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
14、《送春》
宋朝·朱弁
風煙節物眼中稀,三月人猶戀褚衣。
結就客愁云片段,喚回鄉夢云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見,弱柳沙頭絮未飛。
把酒送春無別語,羨君才到便成歸。
15、《立春偶成》
宋朝·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16、《送春》
宋朝·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春天基本簡介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多)步(走)于庭,被發緩形(意喻不受束縛),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天天文
地球赤道與其公轉軌道交角是四季更迭的根本原因。春季太陽直射點從南回歸線逐漸北移,春分之后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北半球。在春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近漸遠。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距離太陽最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于寶瓶座、雙魚座、白羊座的背景上。
春天氣象
由于熱空氣開始北移,而冷空氣還往往依然徘徊,此外土地、水域與空氣溫度上升的速度不同,春季在地球上許多地方是最多雨的季節。在中國江南地區有著名的黃梅天氣,在歐洲時常有很強的風暴,在北美洲往往出現龍卷風,而北方多數會出現大風天氣。
春天主要節日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節氣是按照太陽回歸年制定的。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