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劉禹錫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詞作(有人認為是詩)。作品描寫的是八月十八的錢塘江大潮漲落的壯觀景象。前二句描寫漲潮情形,后二句描寫退潮情形,寫漲潮固然寫出其勢,寫退潮實亦寫出其力,顯得形象生動、豐滿多姿。
詩詞鑒賞劉禹錫(精選篇2)
鸚鵡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注釋
①鸚鵡洲:洲名,在湖北漢陽縣西南江中。
②飐:音zhǎn。
詩詞鑒賞劉禹錫(精選篇3)
詞牌名:憶江南|朝代:唐朝|作者:劉禹錫
其一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顰。
其二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憶江南·春去也》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著作,此詞共27個字唐文宗開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時。題下原有作者自注:“和樂天(即白居易)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第一首詞寫的是一位洛陽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邊惋惜春天的歸去,一邊又覺得春天對她也有無限依戀之情。詩人通過
詩詞鑒賞劉禹錫(精選篇4)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砂。
無端岸上狂風疾,驚起鴛鴦出浪花。
詩詞鑒賞劉禹錫(精選篇5)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此詩通過人們在玄都觀看花的事,含蓄地諷刺了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新官僚。第一、二句寫人們去玄都觀看花的情景,展示出大道上人歡馬叫、川流不息的熱鬧場面,看花回來的人們“無人不道”花的艷麗,呈現出心滿意足的神態;第三、四句表面上寫玄都觀里如此眾多艷麗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長安的時候還根本沒有,離別長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樹長大開花了,實則是諷刺當時權貴的。此篇詩語譏忿,觸怒當權者,作者因此又遭貶逐。
詩詞鑒賞劉禹錫(精選篇6)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浪淘沙”是唐代民間歌曲之一,后來變成了詞牌名稱。劉禹錫被貶夔州期間,學習民歌體,寫了《浪淘沙九首》,內容多是寫蜀地的淘金勞動。它與《竹枝詞》等詩,在詩人集中歸在樂府類。這是第六首。
詩的開頭兩句“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描繪了一群婦女淘金勞動的情景:清晨,霧氣籠罩大江,不一會,太陽出來了,霧散天開,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澄澈江水中的小洲。這時,三五成群的淘金婦女結伴而來,她們捋起衣袖,赤著雙腳,擠滿在“江隈”,開始了一天的勞動。“江隈”,江邊彎曲的地方。江中金沙,往往夾雜在泥沙當中,江岸彎曲處水流緩慢,容易沉積,所以淘金的婦女便擠滿在那些地方。一個“滿”字,寫出了淘金婦女眾多。后兩句即景抒情。詩人看到淘金婦女這種艱苦的淘金場景,不禁感嘆起來:“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原來美人頭上的首飾和王侯手中的印璽所用的金子都是這些淘金婦女辛辛苦苦地從“沙中浪底”淘洗出來的。這里詩人只是就事喟嘆,并沒有生發議論,然而從這兩句喟嘆中,不難看出詩人的態度,他對那些在“沙中浪底”的淘金婦女表示了關切和同情,對那些不勞而獲、養尊處優、生活奢華的富貴者予以鄙視諷刺。詩的結論很清楚:富貴人家男女所享用的以表明自己權勢的物件,都是從勞動人民身上榨取來的。
唐詩題材很廣,反映勞動人民疾苦之作也不少,但所寫的多是男子的勞動,寫婦女的極少。此詩寫淘金婦女的艱苦勞動,在題材上當屬少見。
此詩內容較豐富深刻,但用語簡約。頭兩句寥寥十四字,就描繪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淘金婦女江中淘沙揀金的畫面,表現出了她們勞動的艱辛。后兩句就事直書,并不議論,而議論自見。筆墨不多,卻言簡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