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送魏萬之京
時間:
寧靜2
唐詩
作者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 三臺 )人(有爭議),唐代詩人。 少年 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jìn)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fēng)格豪放,慷慨悲涼, 七言 歌行尤具特色。
送魏萬之京
朝代:唐代 作者: 李頎 類型:送別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砣。
譯文
清晨聽到游子高唱離別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過黃河。
懷愁之人最怕聽到鴻雁鳴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過客。
潼關(guān)晨曦催促寒氣臨近京城,京城深秋搗衣聲到晚上更多。
請不要以為長安是行樂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寶貴時光消磨。
注釋
?、盼喝f:又名顥。上元(唐高宗年號,674—676)初進(jìn)士。曾隱居王屋山,自號王屋山人。
?、朴巫樱褐肝喝f。離歌:離別的歌。
?、浅醵珊樱簞倓偠蛇^黃河。魏萬家住王屋山,在黃河北岸,去長安必須渡河。
?、?ldquo;鴻雁”二句:設(shè)想魏萬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申P(guān)城:指潼關(guān)。樹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氣越來越重,一路上天氣愈來愈冷。
?、视罚夯蕦m的庭苑。這里借指京城。砧聲:搗衣聲。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見”句:勉勵魏萬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年華。蹉跎:此指虛度年華。說文新附:“蹉跎,失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