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圣泉宴
《滕王閣序》是一首記敘出游歡宴的詩。下面請欣賞小編帶來的王勃《滕王閣序》的內容。
王勃 《滕王閣序》原文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王勃 《滕王閣序》譯文
山路很陡,一路敞著衣襟登山,終于抵達山頂;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過的圣泉。
美酒香味醇厚,如蘭氣般彌漫山間,飲著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耳邊松濤陣陣,仿佛大自然奏響了旋律,為人們伴奏助興。
樹葉從枝頭飄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隨之忽高忽低,飄飄悠悠,好像要飄起來;落花悄然而下,沒入土中,它的香氣卻彌漫在空氣中,久久不散。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而興猶未盡;環顧四周,只見云煙四起,遠方重巒疊嶂被籠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詩人介紹
王勃的詩文集原有30卷,現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詩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滕王閣序》。關于〈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憤然離席,至配室更衣,專會人伺其下筆。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臺隍枕夷夏之郊,賓主盡東南之美”,公聞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于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王勃還寫有許多學術著作,見于著錄的有《周易發揮》 5卷、《次論語》 5卷(一作10卷)、《千歲歷》、《顏氏〈漢書〉指瑕》、《平臺鈔略》(一作《平臺秘略》) 10篇、《合論》10篇、《黃帝八十一難經注》、《元經傳》、《舟中纂序》 5卷、《醫書纂要》1卷等。這些著作除個別篇章如《黃帝八十一難經序》、《平臺秘略論贊》被收入《文苑英華》,余皆亡佚。
王勃 《滕王閣序》寫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總章三年(670)春。王勃總章二年(669)春天因戲作《檄雞文》被高宗逐出沛王府,五月開始蜀中之游。這年秋冬直到第二年春,王勃一直在梓州游覽。圣泉在中江縣的玄武山中,詩人少長同游,共寫高情,留下此詩。
王勃 《滕王閣序》賞析
這是一首記敘出游歡宴的詩。詩人詳略得當,取舍適宜,重點放在歡宴卜,切合題目。首聯就直接點題。三、四句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寫美酒沁人心脾,用“熏”點出香味醇正濃厚,彌漫不散;寫松濤陣陣,用“韻野弦”,形容純乎天籟,美妙絕倫。雖雕琢但恰到好處,而且充滿浩大的氣勢,這正是王勃詩歌的特點。五、六句從細處落筆,描寫“垂葉”、“落花”的動態之美,寫得逼真細膩,情趣盎然,自有其可取之處。尾聯,詩人的目光定格在云霧中的山巒上,迷蒙而又含蓄,仿佛此次歡宴并沒有結束,也不會結束,意味深長。
這首詩起合相關,轉承自然,前后勾連,布局合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