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詩鑒賞
海子的詩歌的“魔力”是依靠他制造的恐怖氣氛震動你的心靈,然后海子精神的無數“觸須”便伸進許許多多震裂的縫隙,爬進你的心靈。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海子的詩鑒賞,希望大家喜歡。
海子的詩鑒賞篇1:寂寞讓我如此美麗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鑒賞
海子把“愛情”當作自己苦難的根源,反復吟唱,不過,他的愛情詩還是很優秀的,值得細讀。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看吧,多么煽情的詩句,溫情而浪漫,哪個女孩子聽了不感動呢?可海子說,這是日記,私人日記,言下之意也就是說這些東西是真實的可信的,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的產物,而是自己內心隱秘情懷的展現。也許是吧,在此,我們暫時理解海子,原諒海子吧!
海子坐著火車路過德令哈,在這草原的盡頭,他兩手空空,悲痛時也握不住一滴眼淚;在這荒涼的小城里,風雨纏綿,除了路過的和居住的,海子的思念成了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草原亦是。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讓勝利的勝利”,海子祝福他人、成全他人,“今夜”“一切都在成長”,“青稞也只屬于她自己”,屬于她自己的美麗和自在;可是海子呢,海子只有美麗的戈壁,尚且空空。
空空啊,一無所有啊,但并不是一無所有,“我”還在想著“姐姐”,比思念人類更急切的思念著“姐姐”。
這是當代著名詩人海子的詩。僅僅兩句,用文本說話可稱之為交待了時間地點和人物。那么,這樣一個地方會有些什么呢?一幕黑夜里的孤獨,一處戈壁灘的荒涼,一個人的悲音不絕。除了死亡般的空寂,沒有任何可以言說的東西。也許詩人故意要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這樣一種洗滌靈魂情感的鬼域。
當一個人恣肆汪洋的情感無處宣泄,只能在內心掀起狂潮的時候,這種折磨,于其留存于生命中燃起熊熊大火,煎熬原本就寂寞如秋的靈魂,不如讓另一種境界取而代之,這種境界就是空寂。這是一種近乎自虐般的自我意識行為,讓空寂完全占領身體,進而,從每一個毛孔滲透內心,達到靈與肉的完美統一。也在這個時候,生與死達成和諧。或者說,這正是生命進程中情感發揮到極致時,生對死亡的肯定和召示。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這四句,已充分的說明了海子內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這簡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著一切。人生百味在這里不停的流失:幸福、失落、悲傷,愛情、親情、友情等等,痛苦的時候,我連握住一滴淚水的力量都沒有,在強大的自然和人類整體的愚昧面前,我一無所為,我發不出任何聲音。這便是詩人想要告訴人們的真實意圖。
今夜的德令哈,在詩人內心深處,無疑正制造著無上的絕望,這座荒涼的城,這座讓詩人真切體會了生不如死的境界的地方。每一秒鐘都在吞噬著詩人的善良和博大的情懷。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 最后的, 抒情。
這是唯一的, 最后的, 草原。
唯一的,最后的,這是極端的表達,是人類目前所能發出的最絕望的呼聲,是一切詞語的盡頭。在詩歌上,在生命中,在宇宙間,最后的,唯一的就是死亡的。
也許詩人還沒有把肉體和靈魂交給上帝,但這一夜悲音不止的吟唱,就決定了唯一的結局,海子將會在這一天,失去一切,失去詩歌、失去情感、也失去創作的才華。
當然,這不是永久的失去,但是,這種空洞的彌展,侵蝕了詩人的靈魂。如同原本水草豐盛的濕地,突然在一片火海中枯竭全部的美。
詩人就是這樣的一種資源,而寂寞和人與人之間因隔閡而產生的冷漠與不理解是絞殺詩人的極端的匕首,沒日沒夜的插在詩人心中最敏感的區域,無論是誰,也不可能長時間忍受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是的,能夠寫出《日記》這樣詩歌的詩人,只有死亡,這篇看似充滿性情的詩歌,事實上,才是詩人真正走向死亡的絕望。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
詩人在物質上是富有的嗎?不是,詩人是貧窮的,但是詩人也是堅強的,詩人的手里握著石頭,詩人的品質也象石頭。品質不等于情感,全詩由一種極為細膩的情感織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詩人除了對抗著死亡之外,除了堅守自己石頭般的信仰之外,詩人還能做什么呢?
“讓勝利的勝利,今夜的青稞只屬于他自己”,這是詩人的不徹底,之所以不徹底。我們不能責怪詩人。海子也是人,生活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固執的意識形態下,海子就不可能完全脫離漢族人的氣息,而獨立于詩歌之上,所以,這句話,無疑是一種有氣無力的陳述,以中國人特有的良心,在詩歌中完成最后一口呼吸。
一切都在生長,包括詩人內心的黑洞也在擴大著、擴大著,開始還是壓迫思想和情感,最后就是完全的虛脫,甚至包括肉體本身的坍塌。詩人在僅有的意識下,游走于生死的幻境中無力自撥。姐姐,這個泛指,是一個無限溫暖的稱謂,當詩人內心呼喚著姐姐的時候,今夜,德令哈,唯一能夠替詩人抵擋無邊無際的寒冷的,這僅僅是這個詞匯的模糊的意識......
海子的詩鑒賞篇2:《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愛人有關
你在中午飲馬
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關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 不動
還是與她有關
你不要不承認
巨日消隱,泥沙相合,狂風奔起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
而愛情房屋溫情地坐著
遮蔽母親也遮蔽兒子
遮蔽你也遮蔽我
鑒賞
接觸海子的第一首詩,是《房屋》,象磁石一樣吸引了我,親切熟悉,迷惘溫情,但又耳目一新,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在畫著自己的感覺和生活。
記得海子將很多詩寄給一位老詩人,得到公開的嚴厲批評:這個海子倒是很勤奮,寫了不少,可惜基本看不懂!老詩人是真誠的,也許,海子的詩是寫給年輕一代,甚至更年輕的一代又一代。而當他寫著別人看不懂的詩時,又是多么孤獨的一種燃燒。
也許正回為如此,能從中聞出歲月的花香,默默開放,淡淡孤獨。這首詩中的愛人與愛情,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為象征意義上廣義的愛,愛是生命的源泉和意義所在,是靈魂棲息的房屋,永遠的家,溫暖和遮蔽著每一個人。
最令我心折的,是他采來的意象: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中午青丫下飲馬靜立,暮色中坐在屋里不動,3個時段都是休息的時間,萬簌俱寂,一個人的行走與沉思,而每個字所引發的聯想都意味深長。按照現代詩學的觀點,每個意象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露水,屬于童年,屬于清晨,屬于鄉野,飲馬屬于水邊,屬于鄉村,屬于傳說和武俠,青丫則意味著春天,屬于水墨畫,屬于疏朗的天空和少女,暮色,霧靄蒼茫,心靈沉靜、意味著回歸與放松,獨坐屋中則安全而深沉,與萬物溶為一體。短短幾個字的組合,太多往昔歲月的美麗涌上心頭。
很靜,仿佛能聽到風聲,這時一個溫和的聲音出現了,你不要不承認。一段只有這6個字,仿佛作者自言自語,又仿佛在對你講話。心靈在回味,在反思,在堅持。沒有說教,沒有表白,依然是淡淡的,溫和的,如畫外音,將思緒拉了回來。
接下的象征意義是多解的,巨日消隱泥沙相合狂風奔起,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可以聯想為政治與社會的某些現象,也可以比喻為每個人的個人境遇,知道海子生平與寫作風格的,也可以特指他的死亡或不幸。最妙的,是這句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讀來簡單,寫來不易,口語,形象,可擬人可戲劇,如泣如訴,仿佛能看到情景聽到雨聲,但哀而不傷,溫情善良,加上意義多解,別有一番滋味。
所有的幸與不幸,美麗與痛苦,都指向下面這兩句:而愛情的房屋溫情地坐著,遮蔽母親也遮蔽兒子。是的,所有的歲月,所有的風雨,所有的情意,都走向這一個歸宿:愛的房屋,遮蔽母親也遮蔽兒子,是生命的來處,也是去處。
最后一段無限擴伸,意味深長:遮蔽你也遮蔽我。愛,是每一個人的房屋。
這就是《房屋》,接觸的第一首海子的詩,很靜,很美,很溫馨,帶著淡淡的暖意與憂傷。一再重讀,回味不盡。
海子的詩鑒賞篇3:《歷史》
我們的嘴唇第一次擁有
藍色的水
盛滿陶罐
還有十幾只南方的星辰
火種 最初憂傷的別離
歲月呵
你是穿黑色衣服的人
在野地里發現第一枝植物
腳插進土地
再也拔不出
那些寂寞的花朵
是春天遺失的嘴唇
歲月呵,歲月
公元前我們太小
公元后我們太老
沒有人見到那一次真正美麗的微笑
但我還是舉手敲門
帶來的象形文字
撒落一地
歲月呵,歲月
到家了
我緩緩摘下帽子
靠著愛我的人
合上眼睛
一座古老的銅像坐在墻壁中間
青銅浸透了淚水
歲月呵
鑒賞
和詩評家不同,海子詩歌中最打動我的,不是《亞洲銅》,而是《歷史》。一個人時默誦詩歌,海子的詩里,能背出的,也是這首。
一直不知道它為什么吸引我,也沒有看到一篇解析的文字,如同一個美麗的謎沒有謎底,每個人所能奉獻的,也許只是自己的閱讀經驗。
在海子身上,有著強烈的文化沖突、民族悲情和心靈孤獨。葦岸曾說,海子最恨中國文人的氣質,說他們把一切都變成了趣味,獨獨缺少與天地共榮辱的靈魂。
最初讀這首詩,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的,公元元年,耶穌誕生的日子,西方宗教中全人類的救世主。面對強勢的西方文化,之前我們太小,后來我們太老,不無悲涼。但我還是舉手敲門,帶來的象形文字,撒落一地。為什么撒落?因為撞擊,悲情、努力、抗爭,都在言外。
到家了,回歸到愛中,不再漂泊。墻壁中間的銅像,是整個民族,是作者,也是每一個人,浸透了辛酸的淚水,這就是我們的歷史。帽子,在他的意象中是漂泊,我戴著水浪的帽子,我戴著漂泊的屋頂。
歷史的開端則是穿黑色衣服的人發現第一枝植物,黑色衣服,黑暗,黑夜,原始的蒙昧狀態,也意味著孕育和開端,發現第一枝植物,進入農耕社會,腳就此插入土地,再也拔不出,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花朵,意味著女人,藝術,詩歌,愛,是嘴唇,也是歌頌春天的嗓子,但被忽略和遺失了,寂寞的嘴唇渴望親吻和歌唱。
最難解的是第一段,我們的嘴唇,第一次擁有藍色的水,盛滿陶罐,還有十幾只南方的星辰,火種,最初憂傷的別離。
是否指兩種文化的最初相遇呢?嘴唇,是浪漫的,用來親吻的,也是每個人身體的代指。藍色的水,一般概念里的藍色海洋,代指西方文明,也可引伸為夢想。陶罐,中國的象征,或者物質文明的開端。南方的星辰,是最初點燃思想火花的啟蒙運動者,或者理想的天空指明方向的神祉?點燃火種照亮天空,也照著最初憂傷的別離,是指我們與自己文化的告別嗎?
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是,如果這樣解詩,這首詩完全可以從其它領域解通,例如愛情,例如游子的漂泊,例如一個人的成長。從愛情的角度來解,嘴唇擁有,意味著相愛,星辰,是理想的召喚,理想的火種燃起后,發生了最初憂傷的別離。黑色的蒙昧中發現植物,扎根土地實現理想,遺忘了春天,那寂寞的嘴唇與花朵。當愛覺醒時,發現真正的美麗已經錯過,但還是頑強地舉手敲門,一任自己的過去灑落。終于,到家了,與愛人相依,合上眼睛安息,而那過去的歲月如悲憫的銅像,浸透了辛酸與淚水……
同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擁有眾多的解讀。從這個角度來講,海子與李商隱的詩歌風格不同,但都到達了一種神秘多解的美學境界,也許正因為多解,才會觸動不同的通感與聯想,才會有回味不盡的神秘之美。就我個人而言,每次讀《歷史》這首詩,各種紛至沓來的感受會如電流一般,在心中匯成安靜的湖泊。重溫,是與這些感受約會,與文化、愛情,成長的辛酸與苦痛,還有太多的過去和未來。因為他寫出的,不僅僅是一種歷史。
常讀泰戈爾,也常讀海子,前者讀后心情會陽光平和,而每次放下海子,卻有著說不清的復雜與悲涼,但還是會讀,如同不斷出發尋找自己,尋找久違的感受,被遺忘的精神血管。
最令我心折的,是他采來的意象: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中午青丫下飲馬靜立,暮色中坐在屋里不動,3個時段都是休息的時間,萬簌俱寂,一個人的行走與沉思,而每個字所引發的聯想都意味深長。按照現代詩學的觀點,每個意象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露水,屬于童年,屬于清晨,屬于鄉野,飲馬屬于水邊,屬于鄉村,屬于傳說和武俠,青丫則意味著春天,屬于水墨畫,屬于疏朗的天空和少女,暮色,霧靄蒼茫,心靈沉靜、意味著回歸與放松,獨坐屋中則安全而深沉,與萬物溶為一體。短短幾個字的組合,太多往昔歲月的美麗涌上心頭。
很靜,仿佛能聽到風聲,這時一個溫和的聲音出現了,你不要不承認。一段只有這6個字,仿佛作者自言自語,又仿佛在對你講話。心靈在回味,在反思,在堅持。沒有說教,沒有表白,依然是淡淡的,溫和的,如畫外音,將思緒拉了回來。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海子的詩鑒賞,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過“海子的詩鑒賞”